![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51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517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517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2)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2),共7页。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反家暴法》规定: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学校、幼儿园等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体现了( )①未成年人不能受到家庭责罚②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③国家在构筑保护未成年人有效机制④未成年人不适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单设一章,其中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下列与题意相符的新闻事件是( )A.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B.国务院近日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l一2035年)》C.《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D.《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C.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D.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权益4.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设置“网络保护”专章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②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③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④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A.厉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国B.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忽视老年人C.树立法治意识D.增强生命意识,以自我安全为中心6.下列属于社会保护的是( )①禁止在学校周围开设网吧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场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④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行为属于对未成年人实施学校保护的是( )A.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B.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辅导C.博物馆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D.家长制止未成年子女吸烟8.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9.在防疫部门排查时,王某刻意隐瞒到过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事实,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由此可见( )①不讲诚信都要受行政处罚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会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 B.②③ C.①③10.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律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律11.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每个人应该( )①尊崇和遵守法律 ②用尽一切办法维护自身利益 ③捍卫法律尊严 ④依法办事,合法表达诉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 )①《刑法》②《教育法》③《未成年人保护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1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增设了“网络保护”这一章节,对网络环境管理、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这是为了( )A.便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进行社交活动B.保障未成年人过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C.方便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收集信息D.让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活动14.目前,全国共有2300多个少年法庭,7400多名专职法官,检察机关也任用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案件。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15.2021年12月20日上午,某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学习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邪教,我们要( )①牢固构筑起防范邪教的思想防线②相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弘扬科学精神③提高反邪教的法律意识,发现邪教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④坚决不相信邪教的宣传,绝不参与任何邪教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③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④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脚步愈发铿锵有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全方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是因为( )①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②法治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③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④法治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8.某校在深化法治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骑自行车时遵守交通规则 B.打听同学秘密并到处传播C.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D.破坏路灯座椅等公共设施19.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近日依刑法修正案对一起高考舞弊案一审宣判:以朱玉全为首的5名被告人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至有期徒刑9个月不等的刑罚。材料表明法律( )①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③只是体现我国少数人的意志 ④在我国仍然是可有可无的社会规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但日常生活中,仍存在垃圾不分类随意丢的现象。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们的习惯,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还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持。这是因为( )①道德跟法律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②法治时代也需重视道德的重要性,法治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③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人们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④有道德的人必定会遵守法律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二、简答题21.[与法律同行健康成长]材料一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新增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材料二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与法律同行。(1)谈谈我国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2)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3)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公民依法办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2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停,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此外,法律还有哪些特征?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法是一种规范,一种规则,知道规则的人,才会生活。知道法律,就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不允许做的事,做了会有什么后果,等等。接照法律做事,就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按法律做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甚至要受到法律的制裁。(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3)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4)依法办事的要求有哪些?24.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被称为未成年人“小宪法”的法律,针对实践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全方位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制度体系。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2)我国全方位构筑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分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1.C 2.A 3.D 4.B 5.C 6.A 7.B 8.A 9.B 10.A 11.B 12.B 13.B 14.D 15.D 16.D 17.C 18.A 19.A 20.D21.(1)①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3.(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4)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24.(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等等。(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