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9章 第2节 血液循环(15)(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512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北师大版第2节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2节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能概述心脏
生理特征。了解心脏的工作机理,解释心脏瓣膜与血液流动方向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哺乳动物心脏的观察,理解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问题的创设联系实际,学会关爱生命,形成热爱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
重点难点[来源:学。科。网]
1.重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
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解释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教学用具
心脏模型,新鲜猪心,解剖盘,解剖器材,塑料盆,红墨水,塑料瓶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 讨论
学情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一下学期也进入了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逐步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是本节课仍然对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要求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回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之一:血管,各血管的功能。教师演示抽血,想一想,为什么在皮带下方抽血呢?为学习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做好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
师:血液循环系统的另一个组成器官是心脏。大家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吗?(引导学生手放胸口,初步感受心跳。)
板书: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
师:你能感觉到它的跳动吗?怎么跳动的呢?看动画前请学生注意心脏怎样跳动。
师出示动画,生讨论
生:心脏在收缩和舒张。
师:收缩和舒张让我们想到心脏由肌肉组织构成,你发现心脏中有血液吗?在心脏收缩舒张的过程中血液发生了流动吗?
生:心脏舒张时,血液流进心脏,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出心脏。
师:心脏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就推动了血液循环流动。(展示课件)
板书: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师:心脏的功能与它的结构有重要的联系,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心脏的结构吧。
生:阅读书本38页,观察心脏的结构图。填写导学案(一看心脏)
师总结:①画出心脏简图
②明确心脏的上下左右
③规律:上房下室
左右颠倒
房静室动
同侧相通
板书:心脏的结构,画出心脏简图。
过渡:立体的心脏模型你还能认出它的各个结构吗?
师:出示心脏模型,指出心尖朝左为正面。学生代表上讲台指认心脏的结构(二看心脏)
师:请一组学生练一练。(展示课件)
师:打开心脏模型,观察一下心脏的内部,我们发现了什么?(瓣膜)瓣膜可以防止心脏中血液的倒流。(简图上标出血流箭头,并在一边板书:房室瓣,动脉瓣)
师:我们发现肺动脉蓝色,肺静脉红色,说明什么?
生:肺动脉里流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脉血。
生:填写导学案。
师:展示课件,请学生代表回答。总结:心脏左半边流动脉血,右半边流静脉血。
过渡:大家想不想亲手摸一摸心脏,看看它的结构呢?
师:解剖观察猪心,注意思考相应的问题.(三看心脏)
师:怎样放正心脏的位置?(学生思考)出示课件,生分组实验5~10分钟。
1:用手捏一捏,(心脏壁由心肌组成)感受心脏壁的厚薄,思考为什么?
(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2:找到房室沟和室间沟,指出左右的心房和心室,左右上下是否相通。
3:找到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4:找到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注意方向)
教师播放视频。请学生代表说一说实验步骤2、3、4.
思考:步骤1,比较心脏壁的厚薄。
过渡:心室的挤压可以推动血液流动的距离更远,那么,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血管中血液的流向是怎样的?
板书:三: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生:在黑板心脏简图上用箭头标出血流方向。
师:展示课件。
师:怎么循环流动呢?(与全身毛细血管相连,教师补充简图)
用文字表述: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展示课件)
师:出示心脏中血流动画。
思考:心脏是否会休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心脏?
生讨论
板书设计
一、心脏的大小和位置
二、心脏的功能—动力器官
三、心脏的结构
四、心脏中血液的流动: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动手实验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依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主动探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观察和讨论中解决问题。学生总结,使学生明确总结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培养经常总结的习惯,不仅要有个人的总结,还要有集体的总结,达到相互交流促进的目的。
本课以观察为主,即“提问—观察—讨论——操作—总结”教学模式。我始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学、勤于思,引导学生,一环连一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探求类推概括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展示重点,突破难点,然后通过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掌握观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自我学习和观察的能力。
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学生还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较难以动态的形式想象出心脏的跳动与血液流动的过程。适时利用媒体展示,辅助学生完成想象。
本课还以多种形式,从多层次,多方面来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比如,现场解剖新鲜的猪心脏;用空塑料瓶模拟心脏的跳动;用相关录像进行观摩、小结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相互感觉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血液循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1.2.4;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