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好)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403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图片课件ppt
展开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城镇化的意义;2、结合实例或图表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和区域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4、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树立人地协调观;5、结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缜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尽管才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城镇人口增加,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
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区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城镇化的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的动力: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差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人口推拉力
本质:城乡之间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水平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拉动社会内需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可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效率。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基础设施、加强绿化等措施改善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完善;随着城镇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减小、价值观逐渐趋同等。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示意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开始时间:工业革命后进程: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减慢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但增速快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城镇集中,世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探究活动:读世界城镇化过程示意图,思考世界城镇化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何特点?
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人、企业外迁,出现郊区化现象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较为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及主要特点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 城镇人口增长,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
居民燃烧煤炭做饭、取暖工厂排放的烟气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粉尘、s2、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
工厂排放废气、居民烧煤取暖、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造成大气污染等。
大城市人口和规模过度膨胀,导致道路和交通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机动车辆的过快增长加剧交通拥堵和大气、噪声污染等。
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
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所谓过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城市化,甚至是无工业的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
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市化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出行通过手机软件,输入要查询的公交线路,即可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1、2题。
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3、4题。1.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2.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思维导引,2空间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背景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奥地利古典建筑,·雕塑,·立柱,·历史沧桑感,美国现代化城市,·摩天大楼,·发达的交通,·绿地,中国丽江古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