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力和运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425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力和运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425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力和运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425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力和运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力和运动(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牛顿定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规律发现力和运动仍然是中考压轴题的主力军预计2022年可能会考察力: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测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重力:大小;方向;重心;重力的示意图。弹力:形变;弹性;大小;方向;基本特征。弹簧测力计:用途;构造;原理;测量范围;使用方法。摩擦力:产生条件;方向;分类;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的利用与危害。
压轴题要领
1牛顿定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现象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牛顿定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二者的联系是: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存在惯性。二者的区别是: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运动规律,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惯性力”,只能说物体“由于惯性”、“具有惯性”等。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等大,反向,同体,直线)
2.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求力的大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的大小:当接触面粗燥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粗燥程度: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燥,滑动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快慢、运动方向等无关。
5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④使接触面分离,如加润滑油等。
6.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
1.明确该定律成立的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应用范围:一切(宏观)物体。正确理解“或”字:二者只能居其一,不可能两者同时存在。
2.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3.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要注意采用的是“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因为在实际中,找不到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存在,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正确实验结论基础之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获得结论。
在实验中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三同),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控制这个变量。
压轴题速练
1.(2021嘉兴)用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
A. 向左下运动 B. 向右上运动 C. 仍静止不动 D. 转过一定角度
【答案】C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图中位置虽然二力看起来是斜的,但依然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故松手后保持静止。选C。
2.(2021菏泽)在无风的雨天,雨滴着地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匀速下落的,并且体积较大的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也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较大的雨滴下落的高度一定较大
B. 体积较大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较长
C. 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D. 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体积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
【答案】 C
【解析】A.雨滴是在同一高度下落,雨滴下落的高度与雨滴的体积无关,A错。
B.由题意知,体积较大的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也较大,平均速度越大,相同的高度,速度越大,时间越短,B错。
CD.体积较大的雨滴的重力也较大,雨滴做匀速直线下落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等于阻力,所以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D错,C正确。选C。
3.(2021菏泽)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练习滑板运动时,单脚蹬地,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脚向后蹬地,人和车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和地对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会向后倾倒
D. 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 A
【解析】A.脚向后蹬地时,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地面给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A正确。
B.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对脚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脚,根据平衡力的概念,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和地对脚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
C.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人会向前倾倒,C错。
D.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错。选A。
4.(2021贺州)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选D。
5.(2021张家界)下列关于轮滑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轮滑要向前运动必须要受到向前的力
B. 匀速转弯时运动员受到的几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C. 运动员所受重力和轮滑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轮滑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A.当人停止蹬地后,轮滑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此时没有受到向前的力,A错。
B.匀速转弯时运动员的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受到的几个力是非平衡力,B错。
C.运动员所受重力和轮滑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错。
D.轮滑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轮滑停下来主要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D正确。选D。
6.(2021通辽)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三级跳远比赛时,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推力等于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
D.踢球时,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但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快速助跑不能增大惯性,A错。
B.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处于平衡状态,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阻力,B错。
C.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的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人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正确。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D错。选C。
7.(2021云南)如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用力握紧球拍B.滚动轴承
C.车轴加润滑油D.鞋底有花纹
【答案】A
【解析】A.用力握紧球拍,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A正确。
B.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B错。
C.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C错。
D.鞋底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D错。选A。
8.(2021天津)在平直的路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20N,向西 B. 20N,向东
C. 150N,向西 D. 150N,向东
【答案】 B
【解析】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受向西的推力和向东的摩擦力阻力,二力平衡,所以f=F=20N。选B。
9.(2021丽水)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如图是环卫工人驾驶洒水车洒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
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
洒水时,洒水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保持不变
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洒水时洒水车一直具有惯性,A正确。
B.洒水时,洒水车的质量在不断减小、重力减小,因此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B正确。
C.洒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变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在变小,C错。
D.洒水车刹车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选C。
10.(2021枣庄)如图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 )
A.凳子 B.手 C.锤柄 D.锤头
【答案】 D
【解析】当锤柄下端撞击到凳子的时候,锤柄受到阻力立即停止运动,但是锤头因为具有惯性,不会马上停止,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且锤头的质量一般较大,惯性也就越大,因此很容易利用这种方法套紧锤头。选D。
11.(2021贵港)以下对四个体育运动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 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 打排球——大力扣球,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 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答案】 D
【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A错。
B.一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动能,惯性只与质量有关,B错。
C.大力扣球,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
D.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满足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人也处于静止状态,故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D正确。选D。
12.(2021十堰)如图所示,“和谐号”高铁满载旅客从十堰东站缓缓驶出前往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增大了
B. 列车加速前进时,列车的动能一直增加
C.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和谐号”高铁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对地面压力提高行驶稳定性
【答案】B
【解析】A.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A错。
B.列车加速前进时,列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一直增加,B正确。
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
D.高铁外形设计成流线型一是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二是利用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力,减小摩擦力,D错。选B。
13.如图是一个小朋友玩滑板车时的情景,若滑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他们的惯性越大;
C.若滑板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滑板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会滑行更远,故A正确;
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没有关系,所以,速度越快时,他们的惯性不变,故B错误;
C、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若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人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B。
14.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斧头松了,把把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斧头紧套在把柄上;
D.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答案】A。
【解析】A、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故A符合题意;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起跳后由于惯性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合题意;C、斧头松了,将斧柄向下撞击地面时,斧柄静止,斧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结果就可以使斧头套紧在斧柄上,是利用惯性;故C不合题意;D、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D不合题意。选A。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具有惯性;
B. 掷出去的铅球沿抛物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C.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D. 狗拉雪橇在雪地上加速前进过程中,雪橇对狗的拉力和雪橇受到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BC。
【解析】A、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受到重力的作用,A说法错误;
B:掷出去的铅球沿抛物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石块的运动状态,B说法正确;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C说法正确;
D:狗拉雪橇在雪地上加速前进过程中,雪橇对狗的拉力大于雪橇受到的拉力,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C。
16.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脚踢的过程中,只受到人脚的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A、球被脚踢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人脚的作用力和重力,故A项错误;
B、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B项正确;
C、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项错误;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不一定是水平方向。故D项错误。选B。
17.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能够直接通过实验验证;
B. 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仍能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C. 用力使锯条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答案】B。
【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而不是通过实验直接验证的,故A错误;
B、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然向前滚动,故B正确;
C、用力使锯条变弯,锯条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这个例子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汽车刹车后,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B。
18.如图所示是学校春季运动会上的一些场景,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小红百米赛跑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刚做引体向上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勇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
【答案】D。
【解析】A、小明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地面对球的阻力作用,A错误;
B、小红百米赛跑冲线后,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B错误;
C、小刚对单杠的拉力是单杠受到的力,小刚的重力是小刚受到的力,两个力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
D、小勇腾跃到最高点时,高度最大,所以重力势能最大,D正确。选D。
19.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
A.一定改变B.一定不变
C.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如果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如果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故选C。
20.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B.F3=F4C.F3>F4D.F 2>F3
【答案】B。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A、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图中,
因为mp<mQ,所以Gp<GQ,
所以F1<F2,故A错误;
BC、丙、丁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乙、丙两图中,GQ<GQ+Gp,
所以F2<F3,故D错误;故选B。
21.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水平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
【答案】D。
【解析】A、箱子没有运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假如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状态。故D正确。选D。
22.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大
【答案】B。
【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但它总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运动前助跑,跳远运动员在腾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跳得更远,利用了身体的惯性,故B正确;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即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阻力,故C错误;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动能和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为零,速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B。
23.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是皮带运动的阻力; B. 人相对于“跑步机”是运动的;
C. ɑ角增大,人跑得更费力;D. 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脚蹬皮带时,脚和皮带之间产生了摩擦力,皮带受到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即f是皮带运动的动力,故A错误;
B、人相对于“跑步机”整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皮带的位置相当于斜面,在斜面的长度一定时,斜面越陡越费力,因此,ɑ角增大,人跑得会更费力,故C正确;
D、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皮带向上,皮带和水平面之间有夹角,所以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
24.如图所示,木块 A、B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和木块A的重力;
B.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和木块B对木块A的支持力;
C.地面对木块B的支持力和木块B的重力;
D.木块B对木块A支持力和木块A的重力
【答案】D。
【解析】A、在水平面上,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和木块A的重力,二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和木块B对木块A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面对木块B的支持力等于两木块的总重力,所以,地面对木块B的支持力和木块B的重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木块B对木块A支持力和木块A的重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 )。
A.F1一定大于F2;B.F1一定等于F2;C.F1可能大于F2;D.F1可能小于F2
【答案】B。
【解析】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相等,故拉力F相等,即F1=F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6.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铅球空中飞行是由于惯性,只有距离,没有力。故这种情况没有做功。
B快速运动的运动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停不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使足球运动的速度变慢,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二力平衡需要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而这两个力不共物,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此题答案为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冲刺压轴题训练三(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专题8力和运动综合问题[回归课本+易错压轴]——2022中考物理三轮冲刺,文件包含专题8力和运动综合问题解析版docx、专题8力和运动综合问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冲刺训练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凸透镜的应用,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透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