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习题
展开3.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 核心素养目标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 |
【基础知识梳理】
一、区域产业转移
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
二、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产品的市场条件变化
2.软环境生产要素
3. 生产要素成本变化
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软环境是指生产销售以外影响企业收益的因素,包括区域的优惠政策、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
1.1978~1994年的探索起飞阶段,通过承接香港、台湾的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新的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2.1994~2003年的快速提升阶段,人才多、技术高、设备先进、管理能力强的优势使得产业优化成为可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电子信息制造等高科技制造业迅猛发展,工业经济素质和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2003年以来的调整、转型阶段,受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制约,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高端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习题巩固】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问题。
1.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
2.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①均搬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引导人园企业快速融人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A.政策协调机制 B.信息和资源共享 C.投资软硬环境 D.集聚经济效应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4.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海域在春末夏初多台风
B.C海域航行的轮船在冬季是顺风逆水
C.B海域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线
D.夏季是A海域周边地区旅游旺季
5.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读图,完成各题。
6.“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在产业结构转型、用工成本上升等宏观背景下,部分跨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据此,回答下列题。
8.最有可能从我国转移出去的产业是( )
A.纺织业与高级服装设计 B.瓶装饮料与石油加工工业
C.陶瓷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9.部分跨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非洲,主要是由于承接地( )
A.优惠的税收政策 B.市场需求大 C.原料、能源丰富 D.劳动力价格低
10.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对于新建项目进行价格管制、紧缩信贷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 年末,北京人口数为 2151万。2015 年 3 月,北京公布了“严控人口数量”的新目标:2025年人口数量控制在 2300万以内,该人口数量主要是根据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力计算出来的。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2020 年的人口数量 2300万是北京的
A.户籍人口数量 B.外来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2.北京市为控制人口规模需要调整移出的产业为
①普通服装业 ②高新技术产业 ③文化创意产业 ④小商品批发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A.亚洲 B.北美 C.欧洲 D.非洲
14.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科技发达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突破芯片产业困境的关键是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B.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
C.大力发展芯片下游产业链 D.注重芯片设计,寻找代工厂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下图为新疆浙江两省区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别说出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3)新疆天然气资源丰富,为缓解我国东部能源紧张,我国“十五”计划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新疆地区的影响?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
材料二: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
(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
(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
(3)指出为缓解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措施。
(4)近年来,北京市重工业企业大量转移到邻近的天津和河北。这种产业转移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共9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课时训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