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6课 雨和雪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能说出人工降雨的形成过程
每当天空乌云密布时,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或下雪了,雨和雪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天空中没有大水库为什么经常降雨或降雪呢?
思考:雨来自哪里?下雨时天上的云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下雨时,天上的云不再是白云,而是厚厚的灰色的乌云。
假设:我认为雨的可能和 有关。
白云遇冷后,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继续碰撞、凝结,云层增厚,就形成了乌云。
随着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被加热,塑料罩上开始出现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落下后形成了雨。
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地表水,金属桶模拟冷空气。
思考:实验中的各要素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
空气中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便形成雨。
根据下图模拟自然界中雨的成因,并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下雨和下雪时的天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根据雨的成因,推想雪是怎样形成的。
相同点:天空出现厚厚的乌云层;气温降低。不同点:下雨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 下雪时,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科学家发现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降低6摄氏度。
空气中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便形成雪。
夏季或春夏交替之际,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的水蒸汽随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滴凝结成冰粒,在空中继续凝结,体积增大,形成兵团。当空气不能承受兵团的重量时,兵团落到地面就是冰。
查阅资料,了解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夏季或春夏交替之际,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的水蒸汽随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滴凝结成冰粒,在空中继续凝结,体积增大,形成兵团。当空气不能承受兵团的重量时,兵团落到地面就是冰雹。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6课 雨和雪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133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雨和雪获奖ppt课件</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探索与发现,实验验证,认识人工降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6课 雨和雪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6课 雨和雪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3雨和雪课件pptx、04冀人版五下二单元2-6-1雨和雪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10 雨和雪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第三单元 天气的成因10 雨和雪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雾和云,单元前测,《雨和雪》,下雨前,探究雨的成因,遇冷凝结,实验材料,实验探究雨的成因,雨的成因,雪的成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