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1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及答案
展开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1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主席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初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回忆你在实验室进行过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B.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400倍
C.观察图象由甲到乙时,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d→c→b→a
3.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种子、酵母和果蝇等生物,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叶肉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是酵母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B.棉花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系统层次
D.棉花的种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4.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而一旦滚落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吸水后枝叶舒展,翠绿可人。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C.葫芦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卷柏和里白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5.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玉米种子相比,图二中结构4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6.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变蓝,B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7.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系错误的是( )
A.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
B.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8.青春期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时期,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B.受精卵形成及分裂形成胚泡的部位分别是2输卵管和3子宫
C.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表现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都很迅速
9.题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B.胰腺分泌的胰液无法送入小肠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10.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3支试管做了如表所示的处理,并将3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培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A.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2号中的A处条件为清水,1与2就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的是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1与3对照,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11.如图1、2分别表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膈肌的状态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e段曲线对应的膈肌状态是收缩,如图2中B所示
B.当膈肌由A向B变化时,膈肌舒张
C.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
D.ab段曲线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12.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该同学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血液由左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根据该同学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左图中③有细胞核,可以用于亲子鉴定
D.左图中②能吞噬病菌,该同学有炎症,是因为白细胞测定值高于红细胞
1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体内复杂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四肢的动脉血管、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14.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①中液体相比,④中液体尿素的浓度增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②出球小动脉相比,①入球小动脉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5.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短道速滑赛是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之一,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短道速滑说法错误的是( )
A.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大脑的调节
B.发令声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神经冲动
C.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属于复杂反射
D.运动员夺冠时,观众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6.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④白化病——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辛丑年》特种邮票表现了“开拓进取、勤劳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动物世界丰富多彩,使生物圈充满生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牛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牛和鸡都是常见家畜家禽,它们均属于恒温动物
C.蝙蝠的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呼吸,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
18.生物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能源、食品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下列实例中运用转基因技术的一组是( )
①克隆动物及其器官用于医学研究
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③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④创造“超级菌”分解海洋的石油
⑤导入杀虫毒素基因的抗虫棉
⑥利用甘蔗和玉米渣生产酒精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19.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B.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有的甚至形成等级
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全班统计时,每小组提供的数据应是第十次数据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每只水蚤可先在酒精中测然后再测清水中10秒内的心跳次数
D.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细胞核和淀粉粒
22.生物通过生殖发育使得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生物的发育特点属于变态发育
B.图4鸟卵的结构中,②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C.图3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与果蝇相同,都经历4个阶段
D.图2所示生殖方式产生的新植物的性状与接穗有关
23.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②是DNA,一个DNA分子上有无数个基因
D.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24.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长颈鹿的颈长是因为长期啃食高处的树叶反复伸长所致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D.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25.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健康饮食,健康生活,运动是良药,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从伤口缓慢连续不断的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可指压远心端进行止血处理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现代文明病”指的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艾滋病
二、非选择题,共7道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29题7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6分,共50分。
26.(7分)现在国家级汤河湿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修复生态优势明显。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如表Ⅰ~Ⅳ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图中乙 (填数字)过程实现的。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丙能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
(2)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 组。
(3)如表中的生物构成了如图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Ⅱ对应的生物为 。
类别
土壤
I
Ⅱ
Ⅲ
Ⅳ
农药含量(毫克/100克)
0.0012
0.045
0.024
0.003
0.009
(4)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
27.(9分)蓝莓果实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蓝莓生产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组的同学们利用蓝莓幼苗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图中A处应滴加等量的 。若探究过程顺利成功,则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
(2)蓝莓果实大小、颜色因种类而异。多数品种成熟时果实呈深蓝色或紫罗兰色,蓝莓的种子是由雌蕊的 发育而来的。
(二)为探究蓝莓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在温室大棚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 ;后将装置移至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成蓝色的是 (填字母“A”或“B”)。
(三)同学们探究大棚内蓝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如图乙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蓝莓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Ⅰ、Ⅱ)。
(1)分析图乙的变化曲线,请写出生理过程Ⅰ的表达式 。
(2)图乙中蓝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 (填图中字母)。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 关闭。
(3)为了提高蓝莓的品质和产量,请你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为大棚种植户提一条建议,从而提高其产量: 。
28.(9分)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循环、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图一消化系统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 ;小肠适于图五1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
(2)在图二心脏的结构中,心脏中有 (填结构名称)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图三表示人体内部分气体交换过程,图三中的cd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图六中是“人工肺”的氧合器部分,可以帮助实现 (填气体交换过程)使血液获得氧气。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过图二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填数字),到达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图四中的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形成尿液排出。人体中尿素排泄的另一条途径是 (填器官名称)。
(5)循环系统运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 (填结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
29.(7分)2021年“十四五”会议期间,“建设体育强国”首次出现在国家五年规划中。习总书记指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重要性。如图是人体的运动及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属于肌肉组织。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关节腔内的滑液和 (填序号)。
(2)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用相关序号排序)。
(3)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 (填字母)。观看比赛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4)他起身时手不小心碰到尖锐的物体,立即缩回,此反射传导的过程是 (填数字和箭头)。
(5)看到中国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 共同作用的结果。
30.(6分)自然界中的生物丰富多样,虽然结构千差万别,但都能有序的进行生命活动,生命真是神奇!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生物吧。
(1)A、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B体内有 。A在分类上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
(2)D与C相比较,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3)同学们喜欢吃的腐乳是利用毛霉的发酵作用制成的,毛霉与C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 生殖。
(4)在观察生物F的实验中,应从其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原因是 ,放在载玻片上,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5)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如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其结构特点是 。
31.(6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俗称“罐子”),密封的“罐子”内搭载了经典的遗传学动物果蝇。如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如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如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 表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2)图二中,根据果蝇的发育过程,你判断果蝇的发育方式为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3)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显性性状为 ,图三中的亲代再次杂交,再生子代果蝇中雌性残翅的几率是 。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 ;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2020年春节以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9﹣nCoV”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人体细胞中,所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是指新冠病毒穿过图2中的[ ] 进入细胞内部。病毒就是靠图一中[ ]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
(2)资料二中,目前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肺部CT检查等都是新冠肺炎确认的重要依据,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上述检测中针对人体被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机制是 检测。
(3)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刺激 产生抗体,通过注射疫苗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截至2021年3月29日,中国接种新冠疫苗总数突破1.1亿剂次。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主席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1)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①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②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③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2)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①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②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①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是长期吹单一定向风形成的,体现了非生物因素(风)对生物的影响。
【解答】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A正确;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B正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初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回忆你在实验室进行过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B.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400倍
C.观察图象由甲到乙时,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d→c→b→a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解答】解:A、图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A正确;
B、物体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16×10=160(倍),B错误;
C、显微镜下呈的倒像,观察图由甲到乙时,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错误;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滴清水→d取材料→b将表皮展平→a盖盖玻片。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3.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种子、酵母和果蝇等生物,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叶肉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是酵母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B.棉花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系统层次
D.棉花的种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据此解答。
【解答】解:A、棉花是植物体,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酵母菌细胞是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但是没有叶绿体,A正确;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正确。
C、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棉花相比,人体多了系统,C正确。
D、棉花的种子是器官,种皮具有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D错误。
故选:D。
【点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4.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而一旦滚落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吸水后枝叶舒展,翠绿可人。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C.葫芦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卷柏和里白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分析】根据植物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如裸子植物和被植物。
【解答】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错误。
B、种子的生命力强,更适于陆地生活,孢子是一个细胞,生命力很弱,正确。
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茎、叶内虽然没有输导组织,但是叶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适宜生活在阴湿的陆地。错误。
D、卷柏和里白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错误。
故选:B。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各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解答。
5.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玉米种子相比,图二中结构4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分析】图一中1柱头,花柱,3子房,4胚珠,5花药,6花丝,图一二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种皮,图三中a叶,b茎,c根,图四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解答】解:A、图二中4是子叶,有2片,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玉米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正确。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图二所示器官是种子由图一中的4胚珠发育而来,正确。
C、图三中的a叶和b茎是由图二中的3发育而来胚芽发育而成,1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错误。
D、一朵花只有经过传粉、受精后,3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花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变蓝,B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不透光瓶子和乙透光瓶子,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丁装置中的叶片切断叶脉,水分不能到达A处,因此A、B部分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水分,据此解答。
【解答】解:A、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选做实验的植物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天竺葵叶片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乙组装置与丙组装置的区别是乙里面是清水,丙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因此乙、丙两装置中的叶片所处的环境,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B正确。
C、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甲装置中叶片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丙内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C正确。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缺少水分,不能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染色后A不变蓝;B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染色后B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二氧化碳这些条件的实验。正确地分析出对照组与唯一变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7.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系错误的是( )
A.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
B.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据此答题。
【解答】解:A、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目的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利于植物成活,不是降低呼吸作用,A错误;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B正确;
C、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C正确;
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8.青春期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时期,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盘是胎儿在子宫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B.受精卵形成及分裂形成胚泡的部位分别是2输卵管和3子宫
C.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表现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都很迅速
【分析】图中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阴道。
【解答】解: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A正确;
B、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精子在2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
C、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C正确;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表现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都很迅速,D正确。
故选:B。
【点评】人体生殖发育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熟练掌握。
9.题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B.胰腺分泌的胰液无法送入小肠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分析】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即可。
【解答】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注入十二指肠,因此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选:D。
【点评】掌握胆汁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3支试管做了如表所示的处理,并将3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培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A.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2号中的A处条件为清水,1与2就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的是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1与3对照,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
【解答】解:A、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开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即便在1号试管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馒头碎屑中的淀粉也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因为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小肠,还需要消化成葡萄糖的相关酶,A错误;
B、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A处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B错误;
C、1与3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C正确;
D、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与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1.如图1、2分别表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膈肌的状态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e段曲线对应的膈肌状态是收缩,如图2中B所示
B.当膈肌由A向B变化时,膈肌舒张
C.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
D.ab段曲线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分析】1、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膈肌收缩时,膈的顶端下降。
【解答】解:A、ab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变大,对应的膈肌状态是收缩,膈肌收缩时,膈的顶端下降,如图2中B所示。A错误;
B、膈肌由A向B变化时,膈的顶端下降,表示膈肌收缩。B错误;
C、ab段和cd段曲线都是肺容积变大,都表示吸气过程。C正确;
D、ab段肺容量增大,表示吸气,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D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2.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该同学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血液由左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根据该同学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左图中③有细胞核,可以用于亲子鉴定
D.左图中②能吞噬病菌,该同学有炎症,是因为白细胞测定值高于红细胞
【分析】如图所示: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错误。
B、该同学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偏少可能患有贫血,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正确。
C、图中③是血小板,无细胞核,不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错误。
D、图中②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该同学有炎症,是因为白细胞测定值高于正常值,错误。
故选:B。
【点评】学会查看血常规化验单各项检查数值即是解题关键。熟记血常规化验单各项检查数值出现异常所代表的症状。
1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体内复杂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四肢的动脉血管、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解答】解:A、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所以“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里的‘切’指的是‘切脉’”。这里的脉指的是桡动脉。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蟹柳速度快,适于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A正确;
B、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正确;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四肢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C错误;
D、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和功能。
14.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①中液体相比,④中液体尿素的浓度增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②出球小动脉相比,①入球小动脉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
【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①内液体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④中液体尿素的浓度增加。B正确;
C、③内的液体是原尿,所以由③刚流入④肾小管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C正确;
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只对血液起滤过作用,没有发生物质交换,所以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是动脉血,没有发生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短道速滑赛是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之一,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短道速滑说法错误的是( )
A.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大脑的调节
B.发令声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神经冲动
C.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属于复杂反射
D.运动员夺冠时,观众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解: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A错误;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正确;
C、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运动员夺冠时,观众兴奋地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
16.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④白化病——缺少维生素B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①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①正确;
②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②错误;
③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③正确;
④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
17.“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辛丑年》特种邮票表现了“开拓进取、勤劳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动物世界丰富多彩,使生物圈充满生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牛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牛和鸡都是常见家畜家禽,它们均属于恒温动物
C.蝙蝠的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呼吸,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解:A、牛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A正确;
B、牛和鸡都是常见家畜家禽,它们均属于恒温动物,B正确;
C、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没有气囊辅助呼吸,C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C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生物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能源、食品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下列实例中运用转基因技术的一组是( )
①克隆动物及其器官用于医学研究
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③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④创造“超级菌”分解海洋的石油
⑤导入杀虫毒素基因的抗虫棉
⑥利用甘蔗和玉米渣生产酒精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解答】解: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生物技术。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④创造“超级菌”分解海洋的石油、⑤导入杀虫毒素基因的抗虫棉都属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而①克隆动物及其器官用于医学研究克隆技术,③青霉菌能够产生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⑥利用甘蔗和玉米渣生产酒精属于发酵技术。
故选:A。
【点评】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19.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B.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有的甚至形成等级
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强,越复杂,A正确;
B、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一定的组织,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次序,B正确;
C、学习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C正确;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应从十字华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野外采集的幼虫受环境影响太大,D错误。
故选:D。
【点评】关键是把握基础知识灵活解答。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错误;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正确;
C、不能说每一种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而应该说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错误;
故选:B。
【点评】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全班统计时,每小组提供的数据应是第十次数据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每只水蚤可先在酒精中测然后再测清水中10秒内的心跳次数
D.用碘液对酵母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细胞核和淀粉粒
【分析】(1)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生物探究实验一般设计对照实验,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
(4)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只有尊重客观事实,才能获得科学的研究结论。
【解答】解:A、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开始鼠妇对环境不适应,因此在全班统计时,每小组提供的数据应是第十次数据要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正确;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正确;
C、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时,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酒精中计数水蚤的心率,且前后顺序不能颠倒,C错误;
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用碘液染色酵母菌后,酵母菌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和淀粉粒,D正确。
故选:C。
【点评】注意平时对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知识的积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生物通过生殖发育使得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生物的发育特点属于变态发育
B.图4鸟卵的结构中,②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C.图3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与果蝇相同,都经历4个阶段
D.图2所示生殖方式产生的新植物的性状与接穗有关
【分析】图1是青蛙,图2是嫁接,图3是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图4是鸟卵的结构。
【解答】解:A、青蛙的发育也包括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和水中,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
B.鸟卵的结构中,②是系带,有固定卵黄的作用,B错误;
C.图3所示昆虫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果蝇的发育也经历这四个阶段,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图2所示生殖方式是嫁接,产生的新植物的性状与接穗有关,D正确。
故选:B。
【点评】正确识图、理清相关知识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3.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②是DNA,一个DNA分子上有无数个基因
D.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
【解答】解: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A正确;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B正确;
C、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
D、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长颈鹿的颈长是因为长期啃食高处的树叶反复伸长所致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D.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正确。
C、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D正确。
故选:A。
【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5.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健康饮食,健康生活,运动是良药,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从伤口缓慢连续不断的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可指压远心端进行止血处理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现代文明病”指的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艾滋病
【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解答】解:A、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这是静脉出血,可指压伤口远心端进行止血处理,A正确;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B正确;
C、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C正确;
D、由于吸烟、酗酒、心理压力过重等引起的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安全用药及急救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7道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29题7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6分,共50分。
26.(7分)现在国家级汤河湿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修复生态优势明显。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如表Ⅰ~Ⅳ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图中乙 ② (填数字)过程实现的。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丙能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 有机物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
(2)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 3 组。
(3)如表中的生物构成了如图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Ⅱ对应的生物为 食虫鸟 。
类别
土壤
I
Ⅱ
Ⅲ
Ⅳ
农药含量(毫克/100克)
0.0012
0.045
0.024
0.003
0.009
(4)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节约用电,节约用纸,骑自行车出行,少开私家车,植树造林等 。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以确定甲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①③④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⑤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解:(1)图中甲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为生产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乙生产者植物的②光合作用过程实现的,②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丙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
(2)由该食物网简图可知:猫头鹰和蛇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食虫鸟,所以还有竞争关系;食虫鸟和蜘蛛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蝗虫,所以还有竞争关系;青蛙和蜘蛛之间除捕食关系外,它们还都捕食蝗虫,所以还有竞争关系。可见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3组。
(3)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表中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Ⅲ→Ⅳ→Ⅱ→Ⅰ,则表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为:乙→蝗虫→食虫鸟→猫头鹰,则Ⅱ对应的生物为食虫鸟。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5)“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②;碳﹣氧;有机物;(2)3;(3)食虫鸟;(4)自动调节;(5)节约用电,节约用纸,骑自行车出行,少开私家车,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7.(9分)蓝莓果实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蓝莓生产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一)甲组的同学们利用蓝莓幼苗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图中A处应滴加等量的 油滴 。若探究过程顺利成功,则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
(2)蓝莓果实大小、颜色因种类而异。多数品种成熟时果实呈深蓝色或紫罗兰色,蓝莓的种子是由雌蕊的 胚珠 发育而来的。
(二)为探究蓝莓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在温室大棚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后将装置移至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成蓝色的是 A (填字母“A”或“B”)。
(三)同学们探究大棚内蓝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如图乙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蓝莓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Ⅰ、Ⅱ)。
(1)分析图乙的变化曲线,请写出生理过程Ⅰ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
(2)图乙中蓝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 b、f (填图中字母)。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 气孔 关闭。
(3)为了提高蓝莓的品质和产量,请你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为大棚种植户提一条建议,从而提高其产量: 勤通风(或施气肥或有机肥)、安装二氧化碳泵等 。
【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4)图乙:曲线Ⅰ只在白天进行,而曲线Ⅱ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Ⅰ曲线代表光合作用,Ⅱ曲线代表呼吸作用。
【解答】解:(一)(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A组应滴加等量的油滴。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判断依据是左侧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无水珠,右侧装置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
(2)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蓝莓的种子是由雌蕊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二)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为探究蓝莓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在温室大棚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后将装置移至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成蓝色的是A,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Ⅰ曲线代表光合作用,Ⅱ曲线代表呼吸作用。两条曲线的交点是b、f.说明b、f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在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勤通风(或施气肥)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故答案为:
(1)油滴;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2)胚珠;
(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
(三)(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2)b、f;气孔;
(3)勤通风(或施气肥或有机肥)、安装二氧化碳泵等(合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认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实验题形式出题。
28.(9分)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循环、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图一消化系统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 唾液、胰液、肠液 ;小肠适于图五1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皱襞和小肠绒毛 。
(2)在图二心脏的结构中,心脏中有 房室瓣和动脉瓣 (填结构名称)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图三表示人体内部分气体交换过程,图三中的cd过程是通过 呼吸运动 实现的。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图六中是“人工肺”的氧合器部分,可以帮助实现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填气体交换过程)使血液获得氧气。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过图二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④ (填数字),到达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图四中的 ③→④→⑤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形成尿液排出。人体中尿素排泄的另一条途径是 皮肤 (填器官名称)。
(5)循环系统运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 线粒体 (填结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
【分析】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图二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图三中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表示泡处的气体交换,①肺动脉,②肺静脉;
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⑦肾静脉,⑧肾动脉。
图五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1是吸收。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参与糖类消化的消化液包括唾液、胰液、肠液。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3)图三中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氧合器模拟了人体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是靠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肝部毛细血管后,首先进入肝静脉,然后经下腔静脉依次流入图二中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肾单位是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图四中血液中的尿素形成尿液的途径是:①入球小动脉→经③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④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经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少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5)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中,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唾液、胰液、肠液;皱襞和小肠绒毛;
(2)房室瓣和动脉瓣;
(3)呼吸运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①②③④;③→④→⑤;皮肤;
(5)线粒体。
【点评】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9.(7分)2021年“十四五”会议期间,“建设体育强国”首次出现在国家五年规划中。习总书记指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重要性。如图是人体的运动及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肌腱 ,属于肌肉组织。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关节腔内的滑液和 ⑤ (填序号)。
(2)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③④①② (用相关序号排序)。
(3)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 A (填字母)。观看比赛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 曲度由大变小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4)他起身时手不小心碰到尖锐的物体,立即缩回,此反射传导的过程是 ⑨→⑦→B→⑥→⑧ (填数字和箭头)。
(5)看到中国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图一中A是骨,B是肌腱;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二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2)图三中的①瞳孔、②角膜、③视网膜、⑤视神经、⑥大脑皮层、⑦上行神经纤维、⑧下行神经纤维、⑨灰质、⑩传入神经、⑪传出神经、⑫效应器、⑬感受器。
【解答】解(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A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B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①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④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③关节腔是由②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由关节囊内壁分泌)。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③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时,就会①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②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3)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实现的,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故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①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②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①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③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手不小心碰到尖锐的物体,立即缩回,此反射传导的过程是:针刺激手上皮肤中的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⑦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B神经中枢,再经⑥传出神经传到手臂上的⑧效应器产生缩手动作,即⑨→⑦→B→⑥→⑧。
(5)人在遇到激动或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出现的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故答案为:
(1)肌腱;⑤
(2)③④①②
(3)A;曲度由大变小
(4)⑨→⑦→B→⑥→⑧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点评】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0.(6分)自然界中的生物丰富多样,虽然结构千差万别,但都能有序的进行生命活动,生命真是神奇!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生物吧。
(1)A、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B体内有 脊柱骨构成的脊柱 。A在分类上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
(2)D与C相比较,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3)同学们喜欢吃的腐乳是利用毛霉的发酵作用制成的,毛霉与C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 孢子 生殖。
(4)在观察生物F的实验中,应从其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原因是 表层含氧丰富 ,放在载玻片上,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5)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如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其结构特点是 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分析】图中A是蜜蜂;B是青蛙;C青霉菌;D细菌;E病毒;F草履虫,其中1表膜、2伸缩泡、5口沟、6食物泡。
【解答】解:(1)图中B青蛙属于脊椎动物、A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A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C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而D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与D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毛霉与C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都靠孢子繁殖后代。
(4)表层氧气充足,所以草履虫在培养液中大多集中在表层。因此在观察生物F草履虫的实验中,应从其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
(5)E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烧伤病人容易被绿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因此,上图中E病毒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
故答案为:(1)脊柱;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有成形的细胞核);(3)孢子;(4)表层含氧丰富;(5)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点评】掌握各种生物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1.(6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俗称“罐子”),密封的“罐子”内搭载了经典的遗传学动物果蝇。如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如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如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 甲 表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2)图二中,根据果蝇的发育过程,你判断果蝇的发育方式为 完全变态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3)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显性性状为 长翅 ,图三中的亲代再次杂交,再生子代果蝇中雌性残翅的几率是 12.5% 。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 Aa ;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由 基因和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果蝇的“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图一中,甲是雌果蝇,乙是雄果蝇。
【解答】解:(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图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3对+XX。乙图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
(2)图二中,果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图三中,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残翅是隐性性状。“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则长翅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aa)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图三中的亲代再次杂交,再生子代果蝇中残翅的几率是25%。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由X、Y染色体决定,由于雄性果蝇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子代雌性和雄性果蝇的比例相同,因此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50%,所以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几率是:25%×50%═12.5%。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若后代出现残翅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2:
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3所示: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甲;
(2)完全变态;
(3)长翅;12.5%;
(4)Aa;基因和环境。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染色体的组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2020年春节以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9﹣nCoV”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人体细胞中,所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是指新冠病毒穿过图2中的[ 3 ] 细胞膜 进入细胞内部。病毒就是靠图一中[ 2 ] 遗传物质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
(2)资料二中,目前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肺部CT检查等都是新冠肺炎确认的重要依据,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上述检测中针对人体被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机制是 抗体 检测。
(3)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抗原 ,进入人体后刺激 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通过注射疫苗属于 特异性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截至2021年3月29日,中国接种新冠疫苗总数突破1.1亿剂次。
【分析】图一中:1是蛋白质,2是遗传物质;图二中:3细胞膜,4细胞核,5细胞质。
【解答】解:(1)“2019﹣nCoV”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人体细胞中,所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是指新冠病毒穿过图2中的[3]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病毒就是靠图一中[2]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导致人体细胞裂解死亡。
(2)资料二中,目前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肺部CT检查等都是新冠肺炎确认的重要依据,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上述检测中针对人体被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机制是抗体检测。
(3)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注射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截至2021年3月29日,中国接种新冠疫苗总数突破1.1亿剂次。
故答案为:(1)3;细胞膜;2;遗传物质(2)抗体;(3)抗原;淋巴细胞;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表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