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34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8349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展开四年级科学下册8.太阳钟 基础知识梳理
-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挡光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
- 像太阳和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
- 影子的变化
改变光的照射角度 改变木圆柱的摆放
(1)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长短、大小、形状的变化。
(2)影子的方向与光源所在的方向相反。
(3)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4)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的位置有关。当光源和屏的距离一定时,挡光物越靠近光源,影子越大;挡光物越远离光源,影子越小。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挡光物侧面的形状有关。
-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影子的长度变化是长→短→长。
(2)太阳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影子的方向变化是西→北→东。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4)同一时刻,我们周围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5.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6.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早晚较短,中午最长。( × )
2.几千年前,人们就使用日晷计量时间。( √ )
3.只要有光源和挡光物就能产生影子。( × )
解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挡光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
4.同一个物体的影子一定是一样长的。( × )
5.光经过透明物体时会产生影子。( × )
选择题
1.右图中的计时工具叫( C )。
A.月相仪
B.测时器
C.日晷
2.一天之中,阳光下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B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3.我们知道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有变化,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中我们改变了( A )。
A.光的照射角度
B.物体的摆放方式
C. A和B两个条件
4.手影游戏是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之一,从下图中,我们能推测( B )。
A.不需要光也能产生影子
B.手是挡光物
C.只要有手就能产生影子
5.“小海豚”小队制作了简易的日晷探究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以下记录中,( B )最接近中午。
A B C
6.小明早晨在学校做早操时有以下发现,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B )。
A.早操后,影子变长
B.周围人的影子方向都朝西
C.太阳和影子总是在同一侧
解析:小明在学校做早操时,太阳在东方,所以此时人的影子的方向朝向西方。
探究题
从早晨到上午10点钟,小明发现旗杆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在变化,于是他就仔细观察起来,一直到下午2点钟。小明观察到旗杆影子的方向是由西向
东(选填“东”“南”“西”或“北”)移动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选填“先变短后变长”、先变长后变短”或“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