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框 依法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54“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2)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1)如被抚养教育的权利。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2)如受教育的义务。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教师过渡: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忠实地履行义务。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第四课的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权利义务相统一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探究与分享”。
思考: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下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提示:男孩的观点是正确的。原因: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女孩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教师总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多媒体出示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以上两幅漫画,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提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探究二 法定义务须履行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56“探究与分享”。
思考: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请谈谈你的看法,与同学分享。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提示:不能(或不提倡)。捡到失物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会构成违法行为。但失主应该向捡到失物者道谢。
教师总结: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多媒体出示教材P56~57“探究与分享”:
思考: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
◆爱护公共财产;
◆被确诊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完成。
提示:如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师总结: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教师总结: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探究三 违反义务须担责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阅读感悟”。
思考:上述材料带给我们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多媒体出示教材P58~59“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小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
镜头二 金某是寿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将自己的一块价值50余万元的寿山石交给他代为保管。一天,金某与丁某发生纠纷,金某赌气带走了保险柜内代丁某保管的寿山石。丁某在多次向金某索要未果的情况下,以侵占罪为由到人民法院对金某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金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依照刑法规定,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
思考:(1)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2)金某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提示:(1)小成的爸爸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应承担行政责任,受到了行政处罚。
(2)金某的行为违反了刑法,构成侵占罪,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罚处罚。
教师总结:
违反义务须担责 | |
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 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 |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公民违反行政法律 | 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
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 | 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追求优质课教案,共3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2020-2021学年依法行使权利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依法行使权利优质课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