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 我要的是葫芦(8)(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283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展示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反思章节名称
第五单元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内容
14、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安排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正确读法,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方法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表达熟悉的事物。
。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与生活实际结合,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教法:放手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接触文本语言。
学法: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词,读中感悟,与图画相结合。
教学资源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紧扣课题,感悟主题。
1、 谜语导入:小小脑袋肚子鼓,能做乐器能装酒。远看就像大灯泡,走进从来点不着。师: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我们来看看图片。
2、 出示葫芦图片,这就是葫芦。葫芦都能用来做什么?
师小结,葫芦的作用真大,难怪有一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生读课题。这个人要的是什么?那课题该怎么读呢?再次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借助图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二 变序阅读,读出质疑。
1、 这个人最终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
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段的序号。
3、读了故事,请你看看文中的两幅插图,你发现哪些不同?
4、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描写第一幅的句子读一读。你找到的是第几段?分别写了什么?用铅笔划出来。
5、 种葫芦的人看到这棵葫芦是什么心情?读出高兴的心情吧。 引导学生各种读。
6、学习生字出示“棵”。交流识字方法。
7、 难怪那个人越看越喜欢,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可是,你们瞧,没过几天,葫芦变成什么样了?
8、 看到这样的情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吧。生有感情读最后一段。
三、 感悟语气,训练语言。
1、有一天,他看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出示句子。
学生练习朗读。模仿造句。
2、一位邻居看见了,对他说——
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做动作来体会“盯”。
学习生字盯。
3、 当热心的邻居劝说时,种葫芦的人却奇怪的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4、学习生字治
四、知事明理。
1、 故事读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
2、 师小结:也就是说葫芦叶是给小葫芦制造养分的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光是植物,许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的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五、拓展: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像葫芦主人这样的经历?讲给大家听。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想要 有蛀牙(不治) 得不到
叶和果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