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01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02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其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有关核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所用的核燃料是氢的同位素
    B.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C.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来释放核能
    D.核反应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无法控制
    2.(2分)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现有4只分别贴有以下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废旧报纸应投入( )
    A.B.
    C.D.
    3.(2分)我国核动力潜艇的相关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将大功率核动力用于航空母舰的技术。关于核动力舰母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母使用的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航母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是核聚变
    C.航母核反应维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航母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4.(2分)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5.(2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B.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6.(2分)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7.(2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2分)关于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物质在外界的影响下发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
    B.α射线是电中性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D.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组织都有破坏作用
    9.(2分)太阳能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能的实质是( )。
    A.原子核的放射性产生的核能B.原子核的裂变产生的核能
    C.原子核的聚变产生的核能D.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
    10.(2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让蔬菜水果远离虫害
    B.加大工地扬尘处理,净化环境空气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D.加快城市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11.(2分)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 正确的组合是( )
    12.(2分)随着“一带一路”进入世界各国,核电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响亮的名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必须要合理处理
    C.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D.在安全线外候车,是因为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
    13.(2分)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只能以光的形式辐射着能量
    B.太阳光是复色光
    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 km/s
    14.(2分)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诸如酸雨、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的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外出尽量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做到低碳出行
    B.生活中要节约粮食、节约用水、避免用电器待机耗电
    C.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5.(2分)对比下列两图,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
    A.火力发电量将减少
    B.水力发电量将增加
    C.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16.(2分)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17.(2分)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开展探测工作。下列能源中,不可能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的工作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核能C.电能D.汽油
    18.(2分)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B.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
    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核武器
    D.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制成的核武器
    19.(2分)如图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汽车,太阳光照射到该车顶部的电池集热板,电池储存电能,使电动机能够对汽车提供动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太阳能汽车只能在白天使用
    B.该太阳能汽车同样需要排放尾气
    C.该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D.该太阳能汽车电动机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好
    20.(2分)下列关于核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制的
    B.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C.核反应堆可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D.我国已建成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二、填空题(共7题;共28分)
    21.(2分) 2021年4月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染废水排入太平洋,引起了全球公愤。核电站发电时能量所释放的核能来自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2.(4分)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 能,且风能是清洁的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3.(6分)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 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目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 (选填“聚变”/“裂变”)。单缸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
    24.(2分)如图所示,为了形象地描述核能的获得,两位同学分别画了一张利用核能途径的原理图,其中 图表示的是核裂变。
    25.(4分)常见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1)(1分)α射线:一束在电场中偏向 极板的射线,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2)(1分)β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 ,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
    (3)(1分)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本领最 。主要应用:可用来检测钢板或纸张的厚度,金属内部的砂眼及裂缝;可用来检查和医治恶性肿瘤,照射种子使种子变异,培育优良品种;可用该射线做手术—— 。
    26.(5分)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等。
    (1)(1分)风能:太阳辐射能使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具有不要运输、不要开采、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等优点。
    (2)(1分)地热能:地球内部具有的 ,它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各种 元素的衰变放热。
    (3)(1分)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利用海洋能的主要途径: 。
    (4)(1分)生物质能:生物及生物派生、排泄和代谢的有机质。生物质能可以再生,但滥用会破坏生态平衡。 是农村利用生物质能的成功技术。
    27.(5分)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1)(1分)图甲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干热岩分布于 。
    (2)(1分)如图乙为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示意图,蒸汽轮机中的能量转化是 。
    (3)(3分)由于人们对干热岩利用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是否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意见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我国建设干热岩发电厂的有 。(可多选)
    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2分)
    28.(7分)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2分)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2分)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 。
    (3)(1分)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 (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2分)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29.(17分)某校在学生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关系”的活动中,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及生活废弃物(均已消毒),小强所在实验小组领取了如下物品:
    A.250mL易拉罐两个 B.550mL矿泉水瓶两个
    C.铁皮两片 D.火柴 E.蜡烛 F.温度计
    G.黑色密封带(用胶带代替)
    小强仔细查看后,发现每个实验组至少可以选择不同的三组材料进行实验。
    (1)(2分)你认为这三组材料可能是: 为一组, 为一组, 为一组(填字母)。
    (2)(2分)请你任选一组,进行实验设计,写出简要步骤: 。
    (3)(2分)假如小强的实验设计及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小强通过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
    试写出该结论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两个例子: 。
    (4)(5分)小强在实验中有个意外发现:将在太阳下暴晒后的对比装置移到室内后,发现表面颜色深的物体降温快……对此你有哪些猜想?(至少写出两个)
    30.(8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光电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某兴趣小组要研究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1: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让光电板对相同的LED灯供电,进行了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1)(2分)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的;
    (2)(2分)分析表中 (填表中的序号)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3)(2分)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色最好;
    (4)(2分)分析表中1、3、4三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部分
    1.C2.D3.C4.B5.B
    6.D7.B8.C9.C10.A
    11.C12.C13.A14.D15.B
    16.D17.D18.D19.C20.B
    21.核裂变
    22.电;可再生
    23.方向;裂变;做功
    24.甲
    25.(1)负
    (2)电子流
    (3)强;γ刀治癌
    26.(1)动能
    (2)内能;放射性
    (3)利用各种海洋能进行发电
    (4)沼气工程
    27.(1)地壳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A;B;D
    28.(1)光合作用
    (2)大部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散失
    (3)④
    (4)②③④
    29.(1)ADEFG;BFG;CDEFG
    (2)BFG;①取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用黑色密封带贴满整个瓶身,另一个不做处理;②在两个瓶子中倒入等量的水,并将温度计下端固定在瓶口内同一高度(不与水接触);③将两个瓶子同时置于阳光下同一地点;④每30s记录一次温度变化,两个瓶子温度分别记为T1、T2;⑤比较T1、T2变化趋势(合理均可)
    (3)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有关,表面颜色深的物体比表面颜色浅的物体吸热本领强;贮存天然气的球形柜表面涂成白色;“夏穿浅,冬穿深”;往积雪上撒些沙土加快熔化等等(任选两个,合理即可)
    (4)手握颜色浅的装置的时间较长;将两个对比装置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表面颜色深的物体向外辐射(放热)本领强等(任选两个合理均可)。
    30.(1)LED灯发光时间
    (2)1和2
    (3)深蓝
    (4)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
    解析部分
    1.C
    【解析】A.核反应堆所用的核燃料是铀,不是氢的同位素,故A错误;
    B.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仍然有污染,故B错误;
    C.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来释放核能,故C正确;
    D.核反应中发生的链式反应可以控制,故D错误。
    2.D
    【解析】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应投入 D可回收物。
    3.C
    【解析】A.航母使用的核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航母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是核裂变,故B错误;
    C.航母核反应维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故C正确;
    D.航母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仍然会产生核污染,故D错误。
    4.B
    【解析】A.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与滑梯摩擦,会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C错误;
    D.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故D错误。
    5.B
    【解析】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它们混合会生成氨气减低肥效,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性,不能代替食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氢能,太阳能利用后不会产生污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D正确不合题意。
    6.D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在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D错误,符合题意。
    7.B
    【解析】A、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故A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故D错误;
    8.C
    【解析】A.放射性物质会自发的发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不需要外界条件,故A错误;
    B.α射线是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故B错误;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故C正确;
    D.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组织都有破坏作用与它的强度有关,如果剂量合适,那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错误。
    9.C
    【解析】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极大,有2,500亿个大气压。在这样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每4个氢原子核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 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则太阳能来源于原子核的核聚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10.A
    【解析】A、农药是有毒的,要合理的使用;故A错误;
    B、工地扬尘会严重污染空气,所以加大扬尘的处理;故B正确;
    C、垃圾中大部分都是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故C正确;
    D、城市轻轨的使用可以极大的减少机动车辆的出行,可以大大减少尾气的排放;故D正确;
    11.C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碱; 纯碱一般指碳酸钠。碳酸钠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生石灰都能吸水,因此可以作干燥剂,而石灰石不具有吸水性,故不能做干燥剂,B不符合题意;
    C、常见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肝脏,C符合题意;
    D、太阳能、风能都属于清洁能源,电能(火力)不属于清洁能源,D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A.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必须要合理处理,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安全线外候车,是因为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人可能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铁轨发生危险,故D正确不合题意。
    13.A
    【解析】A.太阳只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着能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太阳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 km/s,故D正确不合题意。
    14.D
    【解析】A.外出尽量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做到低碳出行,可以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生活中要节约粮食、节约用水、避免用电器待机耗电,可以减小电能的损耗,节约电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小空气污染,节约化石能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例如燃烧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就不能再被人类利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15.B
    【解析】A.由图可知。我国2017年火电发电量为46627kW•h,2030年火电发电量47570kW•h,火电发电量将增加,故A错误;
    B.2017年我国水电发电量11898kW•h,2030年水电发电量为15900kW•h,因此水力发电量增加,故B正确;
    C.我国2017年和2030年核能发电量的比例都是4%,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我国2017年风电发电量占发电量的5%,2030年风力发电量占发电量的12%,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故D错误。
    16.D
    【解析】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A错误;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它的储量也是有限的,人类不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故B错误;
    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C错误;
    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17.D
    【解析】在使用太阳能、核能和电能时,无论有无空气,都可以正常使用,故A、B、C不合题意;
    汽油燃烧,消耗氧气,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从而被利用,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做月球的工作能源,故D符合题意。
    18.D
    【解析】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会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B不符合题意;
    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核武器,C不符合题意;
    D、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链式反应)而制成的核武器,D符合题意。
    19.C
    【解析】A.该太阳能汽车装有蓄电池,白天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藏在电池内,晚上没有太阳时,蓄电池对汽车供电,因此汽车在晚上可以行驶,故A错误;
    B.该太阳能汽车不会排放尾气,故B错误;
    C.该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该太阳能汽车电动机产生的热量越多,可供汽车行驶的电能越少,能量利用率越低,故D错误。
    20.B
    【解析】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制的,故A错误;
    B.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故B正确;
    C.核反应堆可将核能转化内能,然后通过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我国目前还没有已建成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故D错误。
    21.核裂变
    【解析】 核电站发电时能量所释放的核能来自核裂变。
    22.电;可再生
    【解析】(1)如图是东海塘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风能是由于大气温度不同引起的气压不同形成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此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3.方向;裂变;做功
    【解析】(1)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
    (2)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目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裂变。
    (3)单缸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24.甲
    【解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可聚合成1个新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为聚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新原子核的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一过程称为裂变。根据图片可知,图甲表示的是核裂变。
    25.(1)负
    (2)电子流
    (3)强;γ刀治癌
    【解析】(1)α射线:一束在电场中偏向负极板的射线,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2)β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
    (3)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本领最强。主要应用:可用来检测钢板或纸张的厚度,金属内部的砂眼及裂缝;可用来检查和医治恶性肿瘤,照射种子使种子变异,培育优良品种;可用该射线做手术——γ刀治癌。
    26.(1)动能
    (2)内能;放射性
    (3)利用各种海洋能进行发电
    (4)沼气工程
    【解析】(1)风能:太阳辐射能使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动能。
    (2)地热能:地球内部具有的内能,它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各种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热。
    (3)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利用海洋能的主要途径:利用各种海洋能进行发电。
    (4)生物质能:生物及生物派生、排泄和代谢的有机质。生物质能可以再生,但滥用会破坏生态平衡。沼气工程是农村利用生物质能的成功技术。
    27.(1)地壳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A;B;D
    【解析】(1)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于地壳范围内;
    (2)由图乙可知,利用水把干热岩的热能转为水的内能,从而推动蒸汽轮机的转动,即机械能;
    (3)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B符合题意;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C不符合题意;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D符合题意;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E不符合题意;
    28.(1)光合作用
    (2)大部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散失
    (3)④
    (4)②③④
    【解析】(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因此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 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
    (3)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所以生活中要减少少煤、石油的用量,那么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④的碳排放量。
    (4)“低碳”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符合低碳要求,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能够减少空气污染,故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②③④。
    29.(1)ADEFG;BFG;CDEFG
    (2)BFG;①取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用黑色密封带贴满整个瓶身,另一个不做处理;②在两个瓶子中倒入等量的水,并将温度计下端固定在瓶口内同一高度(不与水接触);③将两个瓶子同时置于阳光下同一地点;④每30s记录一次温度变化,两个瓶子温度分别记为T1、T2;⑤比较T1、T2变化趋势(合理均可)
    (3)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有关,表面颜色深的物体比表面颜色浅的物体吸热本领强;贮存天然气的球形柜表面涂成白色;“夏穿浅,冬穿深”;往积雪上撒些沙土加快熔化等等(任选两个,合理即可)
    (4)手握颜色浅的装置的时间较长;将两个对比装置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表面颜色深的物体向外辐射(放热)本领强等(任选两个合理均可)。
    【解析】(1)这三组材料可能是:ADEFG为一组,BFG为一组,CDEFG为一组。
    (2)将两个250mL的易拉罐作为研究对象,用黑色密封袋改变其中一个表面颜色用温度计测量升高温度的多少,因此可以选择:BFG,实验步骤为:将其中一个易拉罐用黑色胶带密封,把这两个易拉罐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分别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并记录。
    (3)实验结论为:物体表面颜色趣深,吸热本领越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飞机的机身是白色的,液化石油气装入罐中,罐体常是漆成银白色的。
    (4)小强在实验中有个意外发现:将在太阳下暴晒后的对比装置移到室内后,发现表面颜色深的物体降温快,对此的猜想为:手握颜色浅的装置的时间较长;将两个对比装置放在了不同的地方。
    30.(1)LED灯发光时间
    (2)1和2
    (3)深蓝
    (4)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
    【解析】(1)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LED灯发光时间反映的,因为LED等发光时间越长说明光电板吸收太阳能越多,反之越少。
    (2)分析表中1和2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深蓝色最好;因为深蓝色的光电板吸收太阳能效果最好,LED发光时间也最长。
    (4)分析表中1、3、4三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
    题号



    总分
    评分




    选项

    乙、丙、丁
    A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B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烧碱
    C
    常见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肝脏
    D
    常见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电能(火力)
    序号
    光电板的
    面积S/m2
    光照时间
    t/min
    光电板
    颜色
    LED灯的发光
    时间t'/min
    1
    0.1
    10
    深蓝色
    30
    2
    0.1
    20
    深蓝色
    60
    3
    0.2
    10
    深蓝色
    60
    4
    0.3
    10
    深蓝色
    90
    5
    0.1
    10
    绿色
    20
    6
    0.1
    10
    白色
    5
    相关试卷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三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三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七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七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五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下 第五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