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 我和我的家(2)(教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 我和我的家(2)(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下第三单元第9课《我和我的家》。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目标是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通过“家族树”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第二课时目标通过“我有家人的‘影子’”及“家人故事”两个活动,感受自己与家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懂得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材编写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便于学生体验、交流。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家庭还是相当熟悉的,对父母也是很有感情的,这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挑战还是存在的:1.不少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对自己的出生及是否被家人欢迎和接纳很少关注;2.很多学生不了解传统的中国家庭的伦常关系,对血脉相连的情感体会不足;3.很多教师因出生于核心家庭(三口之家),本身对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也不太清楚。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上述挑战实施有效教学,突破难点、重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伦常关系);——难点
    2.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重点
    教学准备:
    1.学生:了解家庭故事,准备相关家族或家庭照片,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家庭成员名片卡。
    2.教师:
    (1)在班级QQ群请家长帮助搜集学生家族的生活照片,准备相应教学课件;
    (2)制作绘本故事PPT《妈妈成为妈妈的那一天》和《我妈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出生故事和介绍成员,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过程:
    导入:聆听歌曲,营造氛围
    1.播放歌曲视频《家族歌》,引发讨论话题《我和我的家》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为课堂中家庭成员的话题的展开铺垫感情基础。
    活动一:我来到我家
    1.播放绘本故事微课程视频《妈妈成为妈妈的那一天》
    2.教师小结:整个一个大家族因为你的到来高兴不已呢!你也来说说你知道的出生时的那些有趣的事吧。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的播放后,学生交流出生时的故事等活动,学生更能感受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并由此沉浸在家庭生活带来的温馨之中。
    活动二:聊聊“我的家人”
    1.教师过渡:这么多人为你的到来感到开心,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的家人”。
    2.播放学生课前发在班级QQ群中的家族成员视频介绍。(选取有代表性的视频作为示范)
    3.学生拿出准备的家族照片向同桌介绍家人。(强调表达清楚,倾听的重要性。)
    4.请学生说说认识了同桌家的谁?再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班级QQ群的平台,实现了教学课内外的互通,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后续理清家庭成员关系打下基础.
    活动三:家庭成员我来认
    1.除了爸爸妈妈,我们的家庭中还有许多人呢,你都知道他们的称呼吗?(课件出示词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伯、姑姑、舅舅、姨妈)
    2.要想搞清楚他们的关系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来听一听《家族歌》。
    插入课间操:播放视频音乐《家族歌》,学生起立跟随音乐律动,与课间操整合。
    3.游戏“连连看”:出示部分家庭成员名称和关系,让学生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家人称呼,听歌曲和连连看理清家庭成员的人物关系,初步了解家里的血缘亲情关系。固化问答的模式,为下一个“我来问你来说”做铺垫。
    活动四:我来问你来说
    1.学生拿出家庭成员名片卡,同桌相互考一考。
    2.教师与学生一起玩“我来问你来说”的游戏,边玩边把这些名称贴在黑板上,形成家族树的板书设计。
    3.小结: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设计意图】游戏进一步明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突破了难点。师生共同问答形成了板书,更潜移默化地揭示了爸爸和妈妈两个家族的血脉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结:
    1.播放课件: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示学生幸福家庭的照片。
    2.师生齐说:我爱我的家!
    【设计意图】课前利用QQ群向家长征集家族成员照片,课尾让学生欣赏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照片,进一步理清了家族成员的关系,充分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图画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情感基础,便于德性的生长。《妈妈成为妈妈的那一天》绘本是引入课堂,教学中的确很快令学生回忆起了生活中关系和爱护他们的家人亲属以及一些感动人心的事情,为课堂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课后的绘本推荐阅读也令这种情感得到了升华和课后的延伸。
    2.教学环节的掌控到位:突出重点、难点,给予充分的教学时间。教师将家庭成员关系作为难点,做了层层铺垫,固化了训练的语言,降低了难度,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初步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有家族树的基本意识。因教学环节得当,重难点得以突破。
    3.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有话可说。学生的回答紧紧扣住自己的生活来说,学生能在课堂说真话,动真情。
    4.教学评价及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有一个学生介绍家庭成员时说“我的爸爸喜欢打我。”这时,老师没有含混其辞或置之不理,而是继续追问“这样的爸爸,干脆不要了,跟别人的换一个怎么样?”这时,学生则坚定地表示了“那不行。”此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说不清为什么,但表示了“他是我爸爸。”这时老师引导说“爱你的表现形式很多哦,疼你,抱你是爱,骂你,打你也是一种爱哦。舍不得爸爸,那是因为他爱你,你也爱他啊!”这样的引导给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5.低年级尤其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组织,具有实效的常规要求及体态语更有利于组织教学。教师强调了课堂常规,指出了四个要求“小眼睛,看看看;小耳朵,听听听;讨论时,小声讲;发言时,大声说。”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观看视频的时候老师会对其中某些要求重复强调,使得学生一节课都能注意力集中。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是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读懂亲人心,感知亲人情,感激亲人的爱,学会表达爱,齐唱歌曲,升华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9 我和我的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9 我和我的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活动1,活动2,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案,共2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