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21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21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21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数学广场——搭配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数学广场——搭配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动手操作,尝试探究,经验提升,优化策略,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搭配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2学期P74—75页
教材分析
《搭配》一课,其知识点是排列组合的简单知识。尽管“搭配”一词是首次引入课堂,但仔细研究这套教材就能发现,其实早在二年级第二册的“给小兔涂色”一课中,学生早就已经对穿衣服、数字的排列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本课的教材内容在整套教材中并不孤立,它是在“给小兔涂色”基础上的递进,是排列组合系列中的一个延伸。如果“给小兔涂色”一课注重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那么今天的“搭配”一课就该让学生经历直观——表象——抽象的过程,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排列和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的两个基本原理。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的同时,也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素养。
设计思路
通过探讨运动衣和运动短裤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给出了几种颜色的上衣和几种颜色的短裤,然后提出问题。教师要说明每一种搭配是由一件上衣和一件短裤组成的;而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看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能够有条理地表述两类事物的搭配情况。
2. 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的过程,逐步掌握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再过两周就是儿童节了。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小巧同学已经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可是她不知道穿什么样的演出服,想请小朋友出出主意。
获取信息,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思路清晰
2、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是一种搭配(板书课题),那么她的2件上衣和3条裙子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
1、小组讨论
2、尝试表达
发现数学问题,能主动参与操作过程
教学意图:由旧知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尝试探究
1.大胆猜测,操作验证谁愿意猜一猜?(请两个学生回答)
小朋友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想办法来验证。(板书:猜测——验证)
1、动手操作(两个同学)
2、学生先试一试,看能不能通过连线的方法从图中找到答案,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卡片摆一摆。找到答案之后,和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学生合作能力,能主动参与操作过程
2.汇报交流,感知有序
谁愿意上台汇报一下答案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1)“连一连” 请给大家指一指,你是怎么连的?
你觉得自己找全了吗?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预设:我是按顺序连的。
哦,那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连的呢?
1、小组合作“连一连”
2、交流反馈
3、归纳概括
学生表达能力,能主动参与操作过程
2)谁用的是“摆一摆”的方法?
你是怎么摆的?请你一边摆一边说。
谁看清楚了,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搭配的?
预设:先用红色上衣配裙子,能配3套;再用蓝色上衣配裙子,又能配3套;一共是6套。
你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
听了刚才两位小朋友的汇报,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哦,你从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嗯,连线法在没有学具卡片的情况下也能很快地找到答案,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1、生动手演示
2、摆一摆、连一连
3、归纳小结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主动参与操作过程
3.沟通联系,拓展思维
小朋友,看这两幅图,像不像倒立的小树?我们把这种图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树状图。通过树状图可以清楚地看到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大家想一下,是不是一定得像这样先确定上衣呢?
先确定一件上衣,对这件上衣和三条裙子进行搭配,再用另一件上衣和三条裙子进行搭配。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能主动参与,大胆交流
教学意图:动手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三、经验提升,优化策略
1.班级的联欢活动还需要两位主持人,现在老师要从报名的6个男生和8个女生中各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做主持人,有几种搭配方法?
我们用圆圈表示男生,用三角形表示女生。
噢?可以直接用乘法?你是怎么想的?
1、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3、预设:开始是连线,后来发现了规律,就直接用乘法计算。
预设:两种思路(先确定男生,6个8;先确定女生,8个6)
声音响亮,表达完整有条理
2.抢答:
3种气球和4种彩带,共有( )种搭配方法。
5种笔记本和3种笔,共有( )种搭配方法。
如果按“一荤一素”的标准要组成6种不同的午餐搭配,现在有2种荤菜,那么需要( )种素菜。
1、抢答
2、学生交流搭配方法
3.六一的节日菜单还增加了两种汤,按照按“一荤一素一汤”的标准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归纳总结
能主动参与交流,并积极反馈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建立感知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评价
1.小朋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有序、全面地思考,运用多种方法找到了两类或三类事物搭配的种数。其中,重点学习了连线法,还认识了树状图,并且能够根据规律直接用乘法计算出搭配的种数。
交流收获和经验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进行自我评价。
交流收获和经验
教学意图:体验分享,懂得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并感受学习的快乐
板书设计
趣味搭配
2×3=6(种)
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作业设计
搭配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下列服装可以有( )种不同的搭配穿法
上衣
裤子
2、要求是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 )种搭配的早餐
饮料:牛奶、豆浆
点心:烧麦、小笼包、粽子、油条
3、小巧从家到学校再到活动中心有( )种不同的路线
活动中心
学校
小巧家
4、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中心的课程表
时间
星期六
星期日
8:30——10:00
舞蹈班
美术班
10:10——11:40
影视班
钢琴班
13:30——15:00
足球班
书法班
如果小巧想周六、周日各上一个兴趣班,可以有( )种搭配
5、5个小朋友互相握手,一共要握( )次手
6、用3、4、9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7、用2、7、6、5四个数,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8、应用题
(1)4个同学在假期里约定每两人互通一封信,他们总共要写多少封信?(请画图分析,再列式解答)
(2)妈妈给小胖买了绿、蓝、白三种颜色的衬衫各一件,又给小胖买了一双皮鞋和一双球鞋,那么小胖去学校上学时,穿上新买的衬衫、鞋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请画图分析,再列式解答)
(3)5个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9、提高题:小丁丁口袋里有5粒糖,连续吃,每天至少吃一粒,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
教学反思
1、学生用同一种符号来表示上衣和下衣,其实这种情况在第一次试教时也出现了,我就启发性地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学生立即就想到了用两种不同的符号。但赏析课时不管我怎么问学生还是认为用同一种符号上下两排,旁边写上上衣、下衣的文字也很清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既然他们觉得好,我也不能一味地反对了,期待下一秒会有转机。
2、在4位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我让其他学生来说一说这几种方法的异同,在我的预设中,希望学生能说出相同点是:都分成两类;都是确定上衣去搭配下衣;都是6种方法。不同点是:有的用连线,有的用文字。可发现学生不会说,导致方法优化很不突出,很多学生在解决搭配早餐的问题时还义无反顾地用画图连线或者文字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七、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搭配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数学广场——搭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深入探究,体验收获,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七、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搭配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主动探究,归纳方法,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