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5.3简单的计算(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121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5.3简单的计算(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8121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关于元和角的简单计算,练习巩固,强化认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简单的计算(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1.掌握元、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元、角的简单计算。
2.理解并掌握有关元、角的计算方法。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能运用简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加深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元、角的简单计算;理解有关元、角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最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会有关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妈妈给了玲玲1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需要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师:1元等于多少角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说出1元=10角。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操作交流,探究复名数和单名数的换算
1.复名数换单名数。
(1)师:豆豆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的售价是1元2角,如果要把1元2角换成单位是“角”的零钱,怎么换?请你拿出学具袋,尝试摆一摆。
师:谁来展示一下是怎么摆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2张5角和2枚1角,也可能会说用1张5角和7枚1角,还可能会说用12枚1角,只要合起来总钱数是1元2角都可以。
师:虽然换法不同,但你们都是将1元换成了多少角?
【学情预设】都是将1元换成了10角。
师:1元换成10角,再加剩下的2角,一共是12角,所以1元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得出结果,少数学生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完成。
【设计意图】复名数化为单名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学具,以直观形式呈现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转化方法,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
2.单名数换复名数。
师:现在我手上有18角,要换成单位是“元”的钱数,可以怎么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把10角换成1元,8角不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动态演示。
师:10角=1元,再加上8角,合起来是1元8角。(板书:18角=1元8角)
师:大家知道怎么解答下面的习题吗?(课件出示习题)
三、关于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57例6主题图。
1.单名数加减。
课件出示教科书P57例6(1)。
师:先算一算,再拿出所需的钱,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直接算出13角不难,拿出13角的方法较多。
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
想一想:13角=()元()角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再解答。
师小结:5角和8角的单位都是角,可以直接相加,13角超过10角,换算成几元几角付钱更方便。
课件出示教科书P57例6(2)。
师:要怎么计算?请大家试一试。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1元=10角,10角比6角多4角,所以贵4角。
师小结:1元和6角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可先将1元换成10角,10角减6角等于4角。[板书:1元=10角10-6=4(角)]
2.复名数加减。
课件出示教科书P57例6(3)。
师: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然后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根据前面的经验先将1元和3元合起来是4元,再加1角就是4元1角。
师小结:算式中既有元又有角,计算时必须是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3.小结方法。
师: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单位相同的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的,先换成单位相同的再相加减。计算超过10角的,换算成几元几角。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学具,拿钱、换钱的操作,从直观到抽象理解算理和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单位的换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单位相同的量才能直接相加减。帮助学生认识加减计算的本质。
四、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科书P57“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独立完成,说想法时要求学生说完整。
2.完成教科书P57“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每一小题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学情预设】第(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相同单位的量才能进行加减计算。
3.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三”第1、3题。
学生独立填一填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完成后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换算的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继续巩固学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兑换和计算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1)
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
5角+8角=13角
1元=10角10-6=4(角)
1元+3元1角=4元1角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现实情境导入,借助兑换操作,由具体到抽象理解换算方法,注重过程方法的指导,对计算过程进行细致的指导,突出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先换算再运算。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换算和计算都没有问题,但有少数同学对计算结果超过10角的没有换算成几元几角,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 引发问题,自主探究 开启智慧,合作交流 达成智慧,活用知识 激活智慧,回顾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简单的计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揭示课题,探究问题,寻找策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