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老舍作品专题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老舍作品专题练,共16页。
四世同堂 ( 节选 )
老舍
(1) 北平的天又高起来 ! 八一三 ! 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 !
祁瑞宣的眉头解开 , 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的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
红》
。
瑞全扯着小顺儿 , 在院中跳了一个圈 , 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 , 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小妞
子惊颤的尖声笑着 , 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
“老三 ! 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 , 可怎么办 ! ”小顺儿的妈高声的抗议。
祁老人只晓得上海是个地名,对上海抗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慨叹着说 : “劫数 ! 劫数 !
这又得死多少人呀 ! ”
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 子更完了 , 货都由上海来啊 ! ”
“爸爸 , 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
, 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 : “这一下
! ”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
“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 ! ”天佑抱歉的声辩。 小顺儿的妈莫名其妙 , 也不便打听, 看到
大家都快活 , 她便加倍用力的工作 , 并且建议吃一顿茴香馅的饺子。歪打正着 , 瑞全以为大嫂
是要以吃饺子纪念这个日子 , 而大加夸赞。“大嫂我帮着你包 ! ”
“你呀 ?歇着吧 ! 打惯了球的手 , 会包饺子 ?别往脸上贴金啦 ! ”
天佑太太听到大家吵嚷 , 也出了声 : “怎么啦 ?"
瑞全跑到南屋,先把窗子都打开
“好 !蒋委员长作大元帅吧 ?”
“是呀 ! 妈,你看咱们能打胜不能
, 而后告诉妈妈 : “妈 ! 上海也开了仗 ! ”
?”瑞全喜欢得忘了妈妈不懂得军事。
“那谁知道呀 !反正先打死几万小日本再说 ! ”
……
(2) 中国的飞机出动 ! 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 ! 小瞿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 , 抬着头往
天上找。他看见一只敌机 , 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 : “要讲剃头刮脸,
我没的可说 ; 你拜过师 , 学过徒 ! 说到眼神, 就该你闭上嘴了; 尊家的一对眼有点近视呀 !我看
得清楚极了 ! 飞机的翅膀上画着青天白日, 一点错没有 ! 咱们的飞机既能炸上海, 就能炸北平 ! ”
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瞿一说 , 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
及至小崔攻击到他的近视眼 , 他认了输,夹着小白布包,笑嘻嘻的到铺户去作活。到了铺户
中,他把小崔的话扩大了一些, 告诉给小商人们。 他一手按着人家的脸,一手用刀在脸上和
下巴底下刮剃 , 低声而恳切的说 : “我刚才看见七架咱们的轰炸机。好大个儿 ! 翅儿上画着青
天白日,清楚极了 ! ”人家在他的剃刀威胁之下。谁也不敢分辩。
小崔哼唧着小曲 , 把车拉出去。 到车口, 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 在路上 , 看到
日本兵 , 他扬着点脸飞跑 ; 跑出相当的远。他高声的宣布 : “全杀死你们王八日的 ! ”而后 , 把
咱们的飞机飞过天空的事 , 告诉给坐车的人。
李四爷许久也没应下活来——城外时时有炮声 . 有几天连巡警都罢了岗, 谁还敢搬家呢。
今天, 他应下一档儿活来 , 不是搬家, 而是出殡。他的本行是“窝脖儿”。到了晚年 , 他也应
丧事 : 他既会稳当的捆扎与挪移箱匣桌椅, 当然也能没有失闪的调动棺材。 在护国寺街口上 ,
棺材上了杠。 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 , 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 : “本家儿赏
钱八十吊啊 ! ”抬杠的人们一齐喊了声“啊 ! ”李四爷, 穿着孝袍, 精神百倍的, 手里打着响
尺 , 好像把满怀的顾虑与牢骚都忘了。
李四大妈在小羊圈口上 , 站得紧靠马路边,为是看看丈夫领殡——责任很重的事——的
威风。擦了好几把眼 , 看见了李四爷。她含笑的说了声 : “看这个老东西 ! ”
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作。警察们通知有天棚的人家 , 赶快把棚席拆掉。警察们没有告诉大家
拆棚的理由,可是火家都猜到这是日本鬼子怕中央的飞机来轰炸 :席棚是容易起火的。刘师
傅忙着出去拆棚。高高的站在房上,他希望能看到咱们的飞机。
小文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调嗓子,好象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连四号的马老寡妇也到门口来看看。她最胆小,自从芦沟桥响了炮 , 她就没迈过街门的
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十九岁的程长顺——去作生意 , 唯恐他有什么失闪。她的头发
已完全白了 , 而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手指上还戴着四十年前的式样的,又重又大
的 , 银戒指。她的相貌比李四妈还更和善 ; 心理也非常的慈祥,和李四妈差不多。可是,她在
行动上 , 并不象李四妈那样积极 , 活跃。因为自从三十五岁她就守寡 , 不能不沉稳谨慎一些。
今天, 长顺告诉外婆 : “不要紧了 , 我可以出去作买卖啦 ! 上海也打上了上, 咱们的飞机 ,
一千架 , 出去炸日本鬼子 ! 咱们准得打胜 !上海一打胜,咱们北平就平安了 ! ”
外婆不大信长顺的话,所以大着胆子亲自到门外调查一下 ; 倒仿佛由门外就能看到上海
似的。老太太的白发,在阳光下,发着一圈儿银光。大槐树的绿色照在她的脸上 , 给皮肤上
的黄亮光儿减去一些。 有皱纹的地方都画上一些暗淡的细道儿。 胡同里没有行人 , 没有动静 ,
(3 分 ) ( )
她独自立了一会儿 , 慢慢的走回屋中去。
“怎样 ?外婆! ”长顺急切的问。
“倒没有什么,也许真是平安了 ! ”
“上海一开仗, 咱们准打胜 ! 外婆你信我的话。 准保没错儿 ! ”长顺开始收拾工具, 准备下
午出去作生意。 ( 有删改 )
[ 注] 八一三,是指“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 1937 年 8
月
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祁老人,近 80 岁, 《四世同堂》的代表人
物。儿子祁天佑 , 布店掌柜。长孙祁瑞宣,二孙祁瑞丰。三孙祁瑞全。曾孙小顺儿,祁珊宜
之子 ; 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描写了上海“八一三”抗战的消息传来时祁家人的反应 , 既写出了大家的高兴心情,
也写出了祁天佑对生意的担心 , 场景真实。
B 小说中的瑞全怀着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将上海开仗的消息跟母亲分享,还郑重批评了
父亲只想着生意不想着国家的自私思想。
C.小说中写李四爷找到出殡的活儿 , 棚匠刘师傅找到拆棚的活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平沦
陷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陷人了困顿之中。
D,小说中马老寡妇和李四妈不同, 她胆小 , 沉稳 , 谨慎。 自从卢沟桥响了炮, 她就没迈过街门
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长顺去做生意。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眉头解开 , 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主要运用神态
描写生动再现了祁瑞宣此刻的心情,
B 小说节选部分篇幅虽短却内涵丰富 , 通过人物对话再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北平小羊圈胡同
的生活场景和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
C.小说节选部分塑造了祁天佑、祁瑞全、小崔、李四爷、长顺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但主要叙写的人物是祁天佑和长顺。
D.小说语言具有明显的“京味儿”特色, 如“一档儿话”“窝脖儿”“准保没错儿”等都带
有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
8. 请分别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 分)
9. 有评论认为 : 老舍 《四世同堂 >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 能在平和的自然状态中, 呈现出正的
力量,表现出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屈。请以选文为例简要分析。 (6 分)
6. B(B 项,“郑重批评”“自私思想”等说法错误 , 从原文“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可以
看出并不是“郑重批评”,从“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 , 而在理智上却
担忧自己的生意”可以看出这并不是“自私思想”)
7.C(B 项,“主要叙写的人物是祁天佑和长顺”理解错误 对“祁瑞全”和“小崔”着笔多一些 )
8. (1) 写“八一三”淞沪抗战给北平人带来的精神鼓舞
节的展开提供了背景,引出下文祁家人的对话。
, 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群体形象,
, 渲染了乐观的情感氛围 , 为后文情
(2) 写小崔发布的“中国的飞机出动”消息给北平人带来胜利的希望 , 引出小崔、 孙七、 刘师
傅、小文夫妇、马老寡妇和长顺等人的不同反应 ,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本题共 4 分。第 (1)
处 , 答出关键点“精神鼓舞或乐观”得 1 分 , 答出关键点“提供背景”或“引出祁家人的对
话”得 1 分;第 (2) 处 , 答出关键点“胜利希望”得 1 分 , 答出关键点“引出不同反应”或“推
动情节发展”得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 可酌情给分 )
9. 我们从众多小人物身上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 “八一三”淞沪抗战让小羊圈胡
同的人看到了希望。小说前半部分通过祁家人的对话写出了祁天佑感情和理智的两难 , 祁瑞
宣和祁瑞全的激动
崔和孙七非常激动
心 , 准备去做买卖。
可。如有其他答案
, 他们对抗战胜利都抱有希望。小说后半部分还写了众多人物的表现。小
, 甚至夸大事实进行宣传 ;李四爷和刘师傅找到了事做 ; 长顺对抗战充满信
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本题共 6 分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 意思答对即
, 只要言之成理 , 可酌情给分 )
住的梦
老舍
①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 我永远没想到过: 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 在乐园里的人或 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 在抗战中, 在重庆与它的郊区住了六年。 这六年的酷暑重雾, 和房 屋的不象房屋,使我会作梦了。我梦想着抗战胜利后我应去住的地方。
②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春天,我将要住在杭州。二十年前,我 到过杭州,只住了两天。那是旧历的二月初,在西湖上我看见了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
山上的光景如何?没有看到。三四月的莺花山水如何,也无从晓得。但是,由我看到的那点
春光, 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的。 所以, 春天我的家应
当是在杭州。
③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拴住了我的心灵。 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
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 可是它的幽静已
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 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
瀑, 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 可是, 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
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象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
的绿色都在轻轻的颤动, 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 这个绿色会象音乐似的, 涤清了心
中的万虑,山中有水,有茶,还有酒。早晚,即使在暑天,也须穿起毛衣。我想,在这里住
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
④假若青城去不成, 求其次者才提到青岛。 我在青岛住过三年, 很喜爱它。 不过, 春夏之交, 它有雾,虽然不很热,可是相当的湿闷。再说,一到夏天,游人来的很多,失去了海滨上的
清静。 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一半的美。 最使我看不惯的是那些喝醉的外国水兵与差不多是裸 体的,而没有曲线美的妓女。秋天,游人都走开,这地方反倒更可爱些。 ⑤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 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
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 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 连亚当与夏娃见了, 也必滴
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 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 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即使没
有余钱买菊吃蟹,一两毛钱还可以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啊!
⑥冬天, 我还没有打好主意, 香港很暖和, 适于我这贫血怕冷的人去住, 但是 “洋味” 太重,
我不高兴去。广州,我没有到过,无从判断。成都或者相当的合适,虽然并不怎样和暖,可 是为了水仙,素心腊梅,各色的茶花,与红梅绿梅,仿佛就受一点寒冷,也颇值得去了。昆 明的花也多,而且天气比成都好,可是旧书铺与精美而便宜的小吃食远不及成都的那么多, 专看花而没有书读似乎也差点事。好吧,就暂时这么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⑦在抗战中,我没能发了国难财。我想,抗战结束以后,我必能阔起来,唯一的原因是我是 在这里说梦。既然阔起来,我就能在杭州,青城山,北山,成都,都盖起一所中式的小三合 房,自己住三间,其余的留给友人们住。房后都有起码是二亩大的一个花园,种满了花草;
住客有随便折花的, 便毫不客气的赶出去。青岛与昆明也各建小房一所,作为候补住宅。各 处的小宅,不管是什么材料盖成的,一律叫作“不会草堂”——在抗战中,开会开够了,所 以永远“不会”。
⑧那时候, 飞机一定很方便, 我想四季搬家也许不至于受多大苦处的。 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
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的飞行。
一九四五年五月《民主世界》
10. 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 分)
_____________
11. 文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取得语言幽默的效果,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
要分析。( 5 分)
_____________
12.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结构特点。( 5 分)
______________
13. 请简要分析标“住的梦”的内涵。( 6 分)
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 答案示例 ] ①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指出青城山没有什么奇峰巨瀑,也少有古寺胜 迹,接着笔锋一 转写青城山的“绿” 带给人的奇妙感觉,表达了作者对青城山的“绿”的
喜爱与赞美。 ②运用排比的手法, 连用三个 “那么”, 描写细腻生动, 强调了青城山的 “绿”
具有“淡 ' “亮”“润”的特点,带给读者奇妙的视觉感受。③运用通感的手法由青城山的 “绿”联想到音乐 , 化视觉为听觉,形象地写出青城山的“绿”对心灵的净化,丰富了文章
的审美趣味。 (4 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
[ 命题意图 ]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 解题思路 ] 本题要求从 “艺术手法” 的角度赏析句子 , 所以既要找出所运用的手法, 又要结
合句子赏析其效果。 画线句子先写青城山没有奇峰巨瀑, 也少有古寺胜迹, 接着笔锋一转赞
美此处的绿色,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青城山的“绿”,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
爱之情 , 同时令读者印象深刻; “到处都是 . ... 像嫩柳那么淡 那么润”, 从视觉的角度 ,
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将青城山的“绿”描写得细致入微,强调了其“淡 ' “亮 ' “润 ' 的特
点: “这个绿色会像音乐似的 中的万虑”,化视觉为听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表现了青 城山的“绿”令人神往,丰富了文章的审美趣味。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1. ① “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必滴下口水来”, 运用夸张的手法,趣味横生,
表现了北平吃食的美味诱人。②“好吧,就暂时这么规定”,将口语与书面语混搭 , 庄请相
生。③“一律叫作‘不会草堂’……永远‘不会’”,幽默地啊讽了人浮于事、会议太多的 社会现象,表现对永远“不会”的向往。④“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
话”,运用反语,幽默地讽刺了当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社会现象。( 5 分,任意答出三
处即可)
12. ①运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先总说北平之秋是天堂, 再从天气、 吃食花草三个方面分述 ,
最后总结强调北平之秋各方面都使人满意 , 给人享受。②分述部分平行列举,详略得当。先
论天气,再论吃食 , 再论花草。其中吃食部分为详写,天气、花草部分为略写。③先“面”
后“点” , 点面结合。论吃食部分 , 先列举水果 , 是“面 ' ,后写小白梨与大白海棠 , 是“点”。
(5 分)
13. ①梦想清明和美 , 现实酷暑重雾太多。 战时,住重庆及其郊区六年, 受酷暑重雾困扰,梦 想战后在春夏秋冬可随性居住; 战时房屋不像房屋, 梦想战后有自己带花园的小三合房。 ② 梦想静,现实闹。住的地方有时游人成群,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半的美”;战时会议太多,
梦想永远“不会”。③梦想“阔”,现实贫。抗战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梦想战后能
安居乐业,过上闲适生活。 ( 每点 2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田鑫作品专练(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有删改),含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苏童作品专练(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食指作品专练(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