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3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4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5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6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7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 课件22张,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咏物的诗歌,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中其他人物。(偏重叙事的诗歌)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用以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思想感情。
    考题展示: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2)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建立模式: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 塑造了什么形象(思想性格)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有时简略)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第三步 指出形象的意义、 表达了什么感情。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1、理解形象2、概括特征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诗歌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通过事件来表现,如《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就是通过代父从军的事件来表现的;二.用环境来烘托,如《江雪》;三.运用描写和各种表现技巧。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塑造人物的方法(1)正面描写: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细节等。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
    (2)侧面描写:烘托、渲染、对比、衬托等。如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风劲”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将军射猎时的意气风发。“鹰眼疾”“马蹄轻”均为侧面衬托将军的箭法。
    实战演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实战演练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一个重要节日。问:结合“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简要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答:整首诗塑造了一个异地思乡的孤独游子形象。“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很自然地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伴随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充分反映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爱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链接高考题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了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鹧鸪天①(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竹穿行,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蓑suō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 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 ②xiè玉瀣:美酒。 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鹧鸪天①(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竹穿行,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蓑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 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 ②玉瀣:美酒。 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蓑残”的所谓开颜之举,貌似轻松洒脱,实则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景物形象鉴赏,诗歌鉴赏专题,题型分类,意象内涵类,画面意境类,情景关系类,景物描写作用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形象,主要是咏物诗,人物形象,规范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清新自然,缥缈哀婉,苍凉悲壮,雄浑壮阔,清冷孤寂,明净绚丽,寂寥凄冷,景物形象常见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