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973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973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973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好书如香茗,芬芳 ,意味深长。“好书如知己。”当你和书中的人 ,不禁要如此感叹。仿佛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清丽典雅,字字生香。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没有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是 。真正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留出让自己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间。( )。每个人自幼要有一颗审视美好的心灵,而如今的人,审视美的能力和意识正在悄悄丧失,而审视丑的好奇和猎奇心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醇厚 一见如故 浮光掠影 俯拾皆是B.淳厚 一见倾心 走马观花 比比皆是C.醇厚 一见倾心 走马观花 比比皆是D.淳厚 一见如故 浮光掠影 俯拾皆是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读书,更能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B.一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更能通过读书培养出来。C.一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也能通过读书培养出来。D.读书,也能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3.对比,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赏析对比的妙处。(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雪车雪橇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被誉为冬奥会“雪上F1”。它的专业性强、危险性高,因此 ① 。而延庆赛区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最终只有南坡的选址符合场地要求。( )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项目团队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来化解这一难题。把钢木组合结构的遮阳棚安装在赛道上方,这样就可集保温、防水、天然防腐功能于一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设计全长约1975米,有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依据 ② ,遮阳棚在不同的位置长度不一,这既实现了通透简洁的建筑外观效果,又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因为遮阳棚整体屋面的覆盖面积大,加之地形及遮阳帘,无论是早上太阳升起还是晚上太阳落下, ③ ,不会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训练。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南坡场地位置向阳,这一问题要如何解决呢?B.场地位置向阳,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C.要如何解决场地位置向阳并且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的这一问题呢?D.这一问题应怎么解决呢?场地位置向阳,阳光直射影响到了冰面质量。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6.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7.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借用色彩对比,动静相生的手法并收束上阙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屈原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政治境界。 【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最后的爆米花乔叶看到那个老头把摊子扎在了自己的窗口边,老常就把眉头拧成了刺。在老常眼里,他这个窗口是自家连接外界的一个黄金通道。现在,这个脏兮兮的老头把摊子扎在自己的黄金通道边儿,明摆着会妨碍到自己的生意。不过老常没有即时发言。说到底这个巷子口又不是他的地。他得看看情况再定。退休了之后,老常就在小卧室的左墙上安了塑钢推拉玻璃窗,开了一个小卖部。卖的无非是油盐酱醋、香烟糖果,再装部公用电话。原想打发日子,没想到一日里居然能宽宽松松地赚个二三十块,很可观。老头把三轮车上的东西一一取下,放在了老常的眼皮底下,几样东西初看起来都是有些怪异的,不过老常对它们的用处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那都是爆米花的器具。老头在墙上敲了个打子,把一张纸片挂在了墙上。爆玉米花每锅需用两斤半玉米,工价三元。做大米糕每锅需用两斤半大米、一斤半白糖、半斤油,工价六元。老常敲了敲窗户,冲老头招了招手。老头慢悠悠地走过来。老常问他:“谁让你在这里摆摊儿的?有没有跟居委会说?有没有跟城管上说?有没有跟工商上说?有没有跟税务上说?”似乎他是居委会、城管、工商和税务的代言人。老头一个字都没咬声,等老常通通说完了,他从口袋里摸出十块钱,打窗户递了进去。老常咽了一口唾沫,接了钱道:“要什么?”“你多照应。”老头说。口音和老常推断的一样,不是本地人。“什么?”“你多照应。”老常明白了。看了看钱,有些不忍,又递回去:“其实,也不是钱的事。”“我一周就来一次。”老头又说了一遍那四个字,“你多照应。”老常沉默了一会儿,把那十块钱收了起来。老头挂身离开,坐在马扎上,开始忙活起来。老头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深蓝色的裤子,脸看着总像是洗不干净的样子,浮着些黑黑的煤灰。偶尔把帽子摘下来弹灰的时候,会发现这其实是个眉眼很周正的老头。或许是因为新鲜,一开张就引来四五个主顾了。老头就从包里构出一挥硬纸,上面写着号码。一一把纸片发了去,让主顾按着号来。众人拿着这些纸片都笑了,说老头还挺讲秩序的,老头没说话。十有八九都是做大米糕的。老头把大米装进转锅里,拧紧盖子,就一手拉风箱,一手摇转锅,一般十分钟,气压就足了,老头就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烧得肚皮白亮的转锅从炭炉上取下,锅口对准上铁捅下麻袋的那件黑物事。用一根铁撬杠稳稳地插进锅口的阀门开关,身子微微后倾,静一静,聚聚神,然后突然用力一揣。轰!一声震响,黑麻袋便在这一瞬间被气浪充起,鼓囊囊,饱涨涨。与此同时,老头的脚下腾起一阵白云般的燎绕气雾,一股浓烈的芳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老头迅速地解开麻袋尾部的绳子,把米花倒进塑料盆中。接着他在炭炉上坐上一个小铁锅,把油倒进去,把糖放进去,开始熬糖稀。泛着白沫滚滚热的时候,就把糖稀倒进红塑料盆里,和大米花搅拌匀了。把这些又软又热的混合物倒进那个大方白铁盒子里。然后用木片,把大米花在白铁盒子里压瓷实,这就成了大米糕。在铁盒里冷却坚硬之后,用刀子割成小块,给主顾装进塑料袋里,这一锅才算彻底清工。在给主顾装袋之前,老头都要从中拣出两块,放进小红塑料盆里。塑料盆的前面写着四个字:免费品尝。老头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五一十地进行着这一切程序。等待着的主顾们有些无聊,就会说起往日的爆米花。都是在乡下待过的,都有过在乡村生活的历史,对着爆米花自然也都有记忆。“那时候来我们村做爆米花的那个人总穿着一件黑棉袄,骑着个二八的飞鸽车,车的后座上是两个大筐,筐里装着这些设备。然后我们就排队。大人们没空,只有小孩子排。那时候爆的都是玉米……”“爆玉米,两毛钱一锅。放糖精再加一毛。”“那时候大米金贵啊!一个月一人只能买一斤大米,谁敢拿它去做零嘴吃?”“嘿嘿,逢到谁家爆大米的时候,要么去地上检些吃,要么顺便到人家篮子里抓一把,也没人说什么。那时候的人,都是厚道的。”“现在的人也厚道。你看,不是还让免费品尝吗?”“那也是师傅定的规矩好。他不定规矩,谁肯让咱们尝一口?”(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常这个人物是小说的线索,全文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来叙述的,并且他与卖爆米花的老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开头提到老常退休后开小卖部挣钱,以及刁难在窗口边卖爆米花的老头,可以看出老常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市民。C.文中详写老头制大米糕的过程,并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老头劳动者的形象,也通过衣着描写说明老头生活的不易。D.老头摆出推位就有主前来体现了现代人对爆米花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城里人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照2.小说为什么在题目中强调“最后”?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3.小说最后以群众的对话来结,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上诏耿弇进讨张步。冬十月,张步闻耿弇将至,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管数十以待之。奔波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开国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其,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城中,城中凶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逐定济南。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诺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菑,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菑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后五日会攻西安。蓝闻之,晨夜警守。至期,夜半,弇敕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菑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攻临菑,西安必救之,攻西安,临菑不能救,不如攻西安。”弇曰:“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方自忧,何暇救人?”遂攻临菑,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惧,遂将其众亡归剧,弇乃令军中无得虏掠,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欠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至暮,罢,弇明旦复勒兵出。耿弇复追张步。步奔平寿,苏茂将万余人来救之。常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候。步逐斩茂,诣耿弇军门肉袒降。弇传诣行在所,而勒兵入据其城。弇为将,凡所平郡四十六,攻城三百,未尝挫折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3分)A.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B.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C.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故/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D.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泰山,又名岱宗、岱岳、东岳,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B.蓐食,早晨未起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席。C.肉袒,去衣露体。专指在战争中失败一方以此表达甘愿受罚、真心投降的行为。D.行在所,也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耿弇攻破祝阿城用时很短,早晨开始没到中午就攻克了,并且故意打开围城一角让这里的守军逃往钟城,使钟城守军恐惧,最终钟城守军弃城逃窜。B.耿弇下令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并私下让俘虏逃回去告诉费邑攻城时间,果然费邑三天后亲率三万多精兵救援,结果被占据有利地势的耿弇斩杀。C.在讨论军队是先进攻西安还是临菑时,耿弇认为,西安守军听说要进攻他们,很是担忧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们即便听到要进攻临菑也无暇顾及。D.逃到平寿的张步迎来率领一万多士卒来救援的苏茂,但认为终将失败的张步却斩杀苏茂投降,耿弇就把张步送到光武帝那里,自己整顿军队进驻平寿。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2)弇乃令军中无得虏掠,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基础训练】1.C(“醇厚”和“淳厚”都可解释为淳朴忠厚,“醇厚”形容为人谦逊,但还具备另一层释义,可解释为:(气味、滋味等)口味纯正,故选“醇厚”。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谈得来。一见倾心:一见超然客公众号面就产生了爱慕之情。结合语境应选“一见倾心”。浮光掠影:指的是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人,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多指大略地观察。这里前文提示是大略观察,应选“走马观花”。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偏重于多且容易得到。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此处选“比比皆是”)2.D(根据上文“真正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提示后面论述阅读对人的影响,叙述主体是“读书”故排除B、C,因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故排除A)3.①对比的手法能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1分)②文中把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进行对比,突出了真正的阅读本质是灵魂的静心思考。(2分)③文中论述读书的功用时使用对比手法,批判审丑心理的普遍化,态度鲜明,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2分)4.答案 B思路点拔阅读文段,注意前后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括号后面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紧随其前提出"问题",句子前后会更衔接、连贯,据此排除D项;括号前面说"南坡的选址符合场地要求",后面紧承"场地位置…"更连贯,且"位置向阳"是"阳光直射"的前提,据此排除A 项;C顶是一个长句子.不够简练,且句间逻辑关系不当.前后联系也不紧密。5.①对场地要求极为严苛②赛道变化③阳光都不会照到赛道(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6.比喻和动静结合。诗人站在江边,看青苍色的江水浩渺无边,视野尽头,水天相接,那秋色也一样的浩瀚无际;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7.诗人面对这空阔水天,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把江边的无知细柳当成了倾诉对象,等你长大长高的时侯,希望能够把小船系在你身上,悠闲自得地在你浓密的绿荫下垂钓,而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继续为生计奔波。借埋怨柳树太小、太细而无法系舟、垂钓,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安定生活的向往。8.(1)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2)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3)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综合训练】1.答案C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思路点拨 A.“线索”的说法不太恰当,“鲜明的对比”说法错误。B.“老常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市民”言过其实。D.“也暗示了城里人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照”理解错误。2.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和把握文章构思的能力。答案 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传统手工业的逐渐没落。③表达出作者的失落和感伤之情,让人反思现代生活。(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如学生结合爆米花在文中的内涵,爆米花代表着童年乡村时代、人与人的善意温情、诚朴的品质等来答,“最后”强调了对过去美好的怀念等,也可给2分)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构思和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答案 ①群众的对话是对以前买爆米花场景的回忆,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让小说更有真实感。②群众的对话内容突出了“老头”朴实、踏实、讲规矩的形象。③通过写群众的对话,表现了人们对以前人与人亲密无间的“童年乡村时代”生活的留恋,引起我们对现代城市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4.A 5.C 6.D7.(1)耿弇又收取他们囤积的物资,并派兵攻打未攻下的营垒,又攻下四十多个营垒,于是平定济南。(关键词“积聚”“下”的翻译各1分,大意3分)(2)耿弇于是命令军中不能抢劫掠夺,必须等到张步到来时才动手掠取,以此激怒张步。(关键词“无得”“取”的翻译各1分,大意3分) 参考译文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命耿弇进军讨伐张步。冬季十月,张步听说耿弇将要到达,便派遣他的大将军费邑驻扎在历下,又命军队屯驻在祝阿,另外在泰山、钟城也陈列了几十个营垒,等待交锋。耿弇渡过黄河以后,先去攻打祝阿。从早晨攻城,没到中午就将之攻克了。耿弇故意打开围城的一角,让守军能够逃往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已被击溃,十分恐惧,于是只留下一座空城便逃亡了。费邑派其弟弟费敢据守巨里。耿弇进兵先威胁巨里,严令军中急速修理攻城工具,并向全军各部发布“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的消息,暗中却松开俘虏的绑绳,让他们逃回巨里将攻城的期限告诉费邑。果然,费邑在三天后亲自率领三万多精兵来救巨里城。耿弇很高兴,对将领们说:“我之所以让部下修理攻城工具,就是为了引诱费邑前来。不把野战部队击败,要城池有什么用呢?”于是分兵三千守住巨里,自己则带精兵登上崎岖的山坡,占领高地与敌人交战,大破敌军。耿弇在战场上斩杀了费邑,随后把费邑的头砍下挂在城中示众,城中人十分震恐。费敢率领全部残兵去投奔张步。耿弇又收取他们囤积的物资,并派兵攻打未攻下的营垒,又攻下四十多个营垒,于是平定济南。当时张步以剧县为都城,派他的弟弟张蓝率领二万精锐部队驻守西安县,而各郡太守集合了一万多人守卫临菑,两城之间距离为四十里地。耿弇向画中进军,画中位于西安和临菑之间。耿弇认为西安城虽小但十分坚固,而且张蓝的士兵比较精锐,临菑名气虽大但实际很容易攻取,于是就命将领们五日后会合兵力攻打西安。张蓝听到这个消息,日夜警戒守卫。到了那天,半夜时,耿弇便命将领们在床褥上吃早饭,等到天亮时就到达临菑城。护军荀梁等人争辩,认为“攻打临菑,西安的士兵一定会赶来救援,而攻打西安,临菑的士兵不能来救助,不如攻打西安。”耿弇说:“西安的士兵听说我们要攻打他们,日夜防备,正担忧自己的安全,哪有闲暇援救别人?”于是耿弇便进攻临菑,仅半天时间就将之攻陷,于是大军入城将城占据。张蓝听说以后非常恐惧,于是便率领部下逃回了剧县。耿弇于是命令军中不能抢劫掠夺,必须等到张步到来时才动手掠取,以此激怒张步。张步锐气正盛,直接攻击耿弇营垒,与刘歆等交战。耿弇登上齐王宫中残留的高台远望,看见刘歆等人正在与张步交战,于是亲自带领精兵,在东城下横行突破张步的军阵,大破张步。流箭射中了耿弇的大腿,耿弇拿佩刀截断了箭杆,左右的人都不知道他受了伤。直到晚上才收兵,第二天一早耿弇又带兵出战。耿弇又去追击张步。张步逃到平寿,苏茂率领一万多人来援救他。光武帝派使者告诉张步、苏茂说,他们中能斩杀对方归降朝廷的,就封为侯爵。于是张步杀死了苏茂,到耿弇营门口,脱去上衣,袒露上身请求投降。耿弇把张步送到刘秀当时的住地,而自己整顿军队进驻平寿城。耿弇自担任将领以来,总共平定了四十六个郡,攻破了三百座城池,从来没有失败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6),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5),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15),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