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38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38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938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共9页。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酒出来着火了,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C.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D.实验时稀盐酸飞溅到眼睛里,闭上眼睛揉一揉就好了3.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水通电发生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B.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每个分子受压变小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4.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选项ABCD锥形瓶二氧化锰锌粒二氧化碳生石灰胶头滴管双氧水稀硫酸石灰水水A.A B.B C.C D.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原因是金的熔点高B.石蜡燃烧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用来检验氧气是否收满D.活泼金属一定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6.下列四个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醋酸除水壶内的水垢 B.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氯化钠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 D.用石灰水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CO27.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分离溶液中溶质和溶剂B.验证蜡烛中含有氢元素C.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D.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A.A B.B C.C D.D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有划痕,铜片的硬度小B.体温计量体温时汞柱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分子间间隔变大C.切完水果的菜刀洗净擦干——可以防止生锈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9.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停运动B.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H2O分子——微粒是很小的C.气体可以压缩——微粒大小可以改变D.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10.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生石灰⑤熟石灰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11.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氯化钠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FeSO4 B.P→P2O5 C.CO→H2CO3D.CaO→Ca(OH)2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4.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C.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都是活泼金属D.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似15.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酸溶液中都含有H+,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1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体积的三分之一C.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D.过滤实验中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二、填空题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1)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初中已学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___;②一种超导材料___;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④雪碧、可乐等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2)根据题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氧气的反应___;②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从二氧化硫、烧碱、生石灰、碳酸钙、熟石灰五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3)在空气中因吸水而潮解的是___________;(4)可用作食物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19.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改变生活。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发明了燃松脂取炭黑造墨。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__________不活泼。(2)涂擦3%医用双氧水给皮肤创口消毒时,会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发生这一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3)罐头食品常用的金属包装材料表面镀锡。锡能与盐酸反应,常温下锡表面能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由此可判断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_(填“强”或“弱”)。(4)“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A.向④加入2 g甲即可达到饱和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甲的不饱和溶液(2)20 ℃时,将8 g乙固体投入到50 g水中,得到的是乙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3)兴趣小组同学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如图3所示)。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发生了变化,请你解释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___。三、推断题21.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A、C、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C___________,F___________。(2)写出E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此反应说明E具有___________。(3)写出A→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4)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D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D______。(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F的用途是______四、实验题23.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有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NaOHb.可能是______c.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猜想b______。(2)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3)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未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4)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滤液变红,说明猜想______正确;若滤液不变色,说明猜想______正确。五、计算题2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时发现一瓶硫酸溶液,该溶液未标明硫酸的浓度,于是他设计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其反应进行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如下:(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g。(2)求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1)维生素C中含有______种元素,(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婷遵医嘱,她一天补充到的维生素C为______mg;(4)取一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V-C”的溶液显______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所以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V-C”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_____.
参考答案:1.D 2.A 3.B 4.C 5.B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B 14.A 15.C 16.A 17.(1) O2 C60 H2O H2CO3(2) 2CO+O22CO218.(1)CaCO3(2)SO2(3)NaOH(4)CaO19.(1)化学性质(2) 2H2O2=2H2O+O2↑ 分解(3)强(4)CaO+H2O=Ca(OH)220.(1)C(2) 饱和 或(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21.(1) CaCO3 Ca(OH)2 C(2) 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还原性(3) 分解反应(4)22.(1) H2O2 O2(2)(3)作燃料或冶炼金属23.(1)Na2CO3(2) 不合理 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3) 不合理 Na2CO3也能使酚酞溶液也呈现红色(4) Na2CO3 c b24.(1)24.5(2)解:设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答:设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25.(1)三(2) 176 4.5%(3)20(4) 酸 凉拌并且加入适量的食醋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