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第1页
    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第2页
    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A,【答案】BC,【答案】4π,【答案】523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空间几何体中的翻折问题
    副标题
    得分



    1. 已知矩形ABCD,AB=1,AD=2,点E为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翻折,得到四棱锥B−AECD,且平面BAE⊥平面AECD,则四面体B−E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72π B. 4π
    C. 92π                   D. 5π
    2. 如图,在△ABC中,AB=AC=3,D是边BC的中点,以AD为折痕把△ACD折叠,使点C到达点C′的位置,则当三棱锥C′−ABD体积最大时,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9π4 B. 5π2 C. 9π2 D. 5π
    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又称粽籺,俗称“粽子”,古称“角黍”,是端午节大家都会品尝的食品,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如图,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片是由六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构成的,将它沿虚线折起来,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粽子形状的六面体,则该六面体的体积为          ;若该六面体内有一球,则该球表面积的最大值为          . 

    4. 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将它沿高AD翻折,使点B与点C间的距离为3,此时四面体ABCD外接球表面积为(    )
    A. 7π B. 19π C. 77π6 D. 1919π6
    5. 已知直角△ABC,∠ABC =90°,AB=12,BC=8,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将△ADE沿着直线DE翻折至△PDE,形成四棱锥P−BCED,则在翻折过程中,①∠DPE=∠BPC;②PE⊥BC;③PD⊥EC;④平面PDE⊥平面PBC,不可能成立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④
    6.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E是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至△A1DE的位置,使得面A1DE⊥面BCDE,则点A1到平面BCDE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2 D. 3
    7.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到△PBD位置,连接PC,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C与平面BCD所成的最大角为45°
    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PB⊥CD
    C. 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PC=6
    D.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
    8. 在梯形ABCD中,AD//BC,AB⊥BC,AD=2AB=2BC=2,将△ABC沿对角线AC翻折到△AMC,连结MD.当三棱锥M−ACD的体积最大时,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9. 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将▵ADE沿DE折起,使平面ADE⊥平面BCED,则四棱锥A−BCE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若P为四棱锥A−BCED外接球表面上一点,则点P到平面BCED的最大距离为          .
    10.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到△PBD位置,连结PC,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C与平面BCD所成的最大角为45∘
    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PB⊥CD
    C. 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PC=6
    D.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

    11. 如图,矩形ABCD中,AB=2,BC=1,M为边CD的中点,将▵ADM沿直线AM翻折成AME,且BE=3,点P为线段BE的中点.

    (1)求证:PC//平面AME;
    (2)求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角的正弦值.







    12.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1,E是DC的中点;如图2,将△DAE沿AE折起,使折后平面DAE⊥平面ABCE.

    (1)若平面ABD与平面CED的交线为l,求证:CE//l;
    (2)求证:BE⊥平面ADE;
    (3)求点C到平面BDE的距离.







    13. 如图,矩形ABCD中,AB=2,BC=1,E为CD的中点.把△ADE沿AE翻折,使得平面ADE⊥平面ABCE.

    (Ⅰ)求证:AD⊥BE;
    (Ⅱ)求BD所在直线与平面DEC所成角的正弦值.







    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4,将△ACD沿直线AC翻折,形成三棱锥D−AB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翻折过程中,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体积为定值
    B. 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C⊥AD
    C. 当平面DAC⊥平面ABC时,BD=2855
    D. 当平面DBC⊥平面ABC时,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433
    15. 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的中点,将△AMB沿直线AM翻折成△AB1M,连接B1D,N为B1D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N⊥AB1
    B. CN的长是定值
    C. 若AB=BM,则AM⊥B1D
    D. 若AB=BM=1,当三棱锥B1−AMD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B1−AM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4π

    16.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中,E为边AB的中点,过E作ED⊥AC于D.把△ADE沿DE翻折至△A1DE的位置,连结A1C.翻折过程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DE⊥A1C
    B. 存在某个位置,使A1E⊥BE
    C. 若CF=2FA1,则BF的长是定值
    D. 若CF=2FA1,则四面体C−EFB的体积最大值为439

    17. 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其中AB=8,把△ADE沿着DE翻折至AˈDE位置,使得二面角A′−DE−B为6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点Aˈ到平面BCED的距离为3
    B. 直线A′D与直线CE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58
    C. A′D⊥BD
    D. 四棱锥A′−BCED的外接球半径为2373
    18.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将△ABE沿AE翻折,使得二面角B−AE−D为直二面角,得到图2所示的四棱锥B−AECD,点F为线段BD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在四棱锥B−AEC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B、E、C、F四点不共面
    B. 存在点F,使得CF//平面BAE
    C. 三棱锥B−ADC的体积为定值
    D. 存在点E使得直线BE与直线CD垂直
    19. 如图,在△ABC中,AC=1,BC=3,C=π2,点D是边AB(端点除外)上的一动点.若将△ACD沿直线CD翻折,能使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A′落在△BCD的内部(不包含边界),且A′C=73.设AD=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考查面面垂直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取N、M分别为AE、ED中点,可得BN⊥面ECD,M为△ECD的外心,作OM//BN,设O为外接球球心,求出外接球半径,即可求得表面积.
    【解答】
    解:
                       
    取N、M分别为AE、ED中点,则BN⊥AE,
    翻折后,面BAE⊥面AECD,面BAE∩面AECD=AE,BN⊂面BAE
    ∴BN⊥面ECD,
    ∵∠C=90°,∴M为△ECD的外心,
    分析截面BNM(翻折后),
    作OM//BN,设O为外接球球心,
    OM⊥面ECD,M为外心,则球心必在过外心的垂线上,
    则OB=OD=R,设OM=h,
    ∴OB2=(22−h)2+1,
    在Rt△OMD中,OD2=h2+MD2=h2+(22)2,
    ∴R2=(22−h)2+1=h2+(22)2,
    解得h=22,R=1,
    ∴外接球表面积为S=4πR2=4π.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AD=x,当C′D⊥平面ABD时,三棱锥C′−ABD体积最大,体积V(x)=3x−x36,利用导数求出V(x)取到最大值时对应的x的值.因为C′D⊥平面ABD,BD⊥AD,所以三棱锥的顶点都在长方体上,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问题求解.
    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属于中档题.
    【解答】
    解:设AD=x(045°,即选项A错误;

    对于B,因为∠BAD=60°,当满足P−BCD为正四面体时,P在底面BCD的投影为△BCD的重心Q,
    此时PQ⊥平面BCD,又CD⊂平面BCD,
    所以PQ⊥CD,
    又Q为△BCD重心,
    所以BQ⊥CD,
    又PQ∩BQ=Q,PQ、BQ⊂平面PBQ,
    所以CD⊥平面PBQ,又PB⊂平面PBQ,
    所以PB⊥CD,故B正确;
    对于C,由图知,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是90°时,
    ∠POC=90°,PC=PO2+OC2=6,故C正确.
    对于D,因为B到CD的距离为3,只有当平面BCD⊥平面PCD才可以,
    若成立,设CD的中点F,则BF⊥CD,
    平面BCD∩平面PCD=CD,BF⊂平面BCD,
    则BF⊥平面PCD,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BP=BC=BD=CD,B在PCD内的射影是△PCD的外心,
    CD边的中点F不可能是△PCD的外心,所以不成立,故D不正确.
    故选BC.
      
    11.【答案】(1)证明:取AE的中点Q,连结QM,QP,
    因为P,Q分别为BE,AE中点,
    故PQ//AB且PQ=12AB,
    又因为MC//AB,且MC=12AB,
    则PQ//MC且PQ=MC,
    因此四边形MCPQ为平行四边形,
    故PC//QM,
    又PC⊄平面AME内,QM⊂平面AME,
    故PC//平面AME;
    (2)解:取AM的中点O,连结OE,OB,因为AE=ME,所以OA⊥OE且OE=22.
    在Rt△BOM中,BO2=OM2+BM2=12+2=52,
    因为BO2+OE2=BE2,故EO⊥OB,
    又OA∩OB=O,OA、OB⊂平面ABM,
    故EO⊥平面ABM.
    因此∠AMQ为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角,
    sin∠AMQ=sin(45∘−∠EMQ)=22(cos∠EMQ−sin∠EMQ)
    在Rt△MEQ中,sin∠EMQ=EQQM=1252=15,cos∠EMQ=EMQM=25,
    故sin∠AMQ=1010.

    【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1)取AE的中点Q,由题意得到PC//QM,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证明;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O⊥平面ABM,因此∠AMQ为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角,求解即可.

    12.【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
    ∴EC//AB,
    ∵EC//AB,AB⊂平面DAB,EC⊄平面DAB,
    ∴EC//平面DAB,
    ∵平面DEC⋂平面DAB=l,
    EC⊂面DEC
    ∴EC//l. 
     (2)证明:∵AB=2,BC=1,E是CD中点,
    ∴BE=AE=2,
    ∴BE2+AE2=AB2
    ∴BE⊥AE,
    ∵平面DAE⊥平面ABCE,平面DAE∩平面ABCE=AE,BE⊂面ABCE
    ∴BE⊥平面ADE; 
    (3)由(2)可得BE⊥平面ADE,
    ∵DE⊂平面ADE
    ∴BE⊥DE,过D作DO⊥AE,
    ∵平面DAE⊥平面ABCE,平面DAE∩平面ABCE=AE,DO⊂面ADE,
    ∴DO⊥平面ABCE,DO=22,
    根据VC−DEB=VD−CEB,
    则13⋅h⋅SΔDEB=13⋅DO⋅SΔBCE,
    即13⋅h⋅12⋅BE⋅DE=13⋅DO⋅12⋅BC⋅EC,
    解得h=12,
    所以C到平面BDE的距离是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关系,面面关系,考查距离问题,是中档题.
    (1)由线EC//AB可得到EC//平面DAB,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到CE//l;
    (2)易得,再结合平面DAE⊥平面ABCE,可证得BE⊥平面ADE;
    (3)过D作DO⊥AE,由平面DAE⊥平面ABCE,得DO⊥平面ABCE,利用等体积转换VC−DEB=VD−CEB可得到C到平面BDE的距离.


    13.【答案】(Ⅰ)证明:∵E为CD的中点,矩形ABCD中,AB=2,BC=1,
    ∴AE=EB=2,则AE2+BE2=AB2,
    ∴BE⊥AE.
    因为平面ADE⊥平面ABCE,平面ADE∩平面ABCE=AE,
    又因为BE⊥AE,BE⊂平面ABCE,所以BE⊥平面DAE,
    因为AD⊂平面DAE,所以BE⊥AD,
    故AD⊥BE.
    (Ⅱ)取AE的中点O,连接OD,由题意可知△D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O⊥AE,
    取BC的中点F,连接OF,则OF⊥BC,
    因为平面ADE⊥平面ABCE,平面ADE∩平面ABCE=AE,DO⊥AE,DO⊂平面ADE,
    ∴DO⊥平面ABCE,
    以O为原点,OF所在直线为y轴,OD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12,32,0),D(0,0,22),E(−12,12,0),C(−12,32,0),
    ∴BD=(−12,−32,22),EC=(0,1,0),DC=(−12,32,−22),
    ∴设m=(x0,y0,1)为平面DEC的一个法向量,
    ∴m⋅EC=0,m⋅DC=0,
    求得m=(−2,0,1).
    设BD所在直线与平面DEC所成角为θ,
    ∴sinθ=|cos|=23,
    即DB所在直线与平面DE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

    【解析】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问题,属于中档题.
    (Ⅰ)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证明出BE⊥平面DAE,即可证明出AD⊥BE;
    (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计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4.【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多面体及其结构特征,线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属于较难题.
    利用三棱锥的侧面的特征和侧棱的长度,可判断外接球球心的位置,可判断出A选项;利用反证法,假设BC⊥AD,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到BC⊥BD,得到CD>BC,与条件矛盾,可判断出B选项;根据条件分别过D作AC的垂线DE,过B作AC的垂线BF,再结合条件分别在几个直角三角形依次求出DE,AE,BF,EF和BE,最后在直角三角形BED中,求出BD的长度,即可判断C选项;利用条件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到AB⊥平面DBC,即AB为三棱锥D−ABC在平面DBC上的高,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可求出BD的长度,结合条件中的AB=DC=2,BC=AD=4,可得到DB⊥DC,故可求得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433,即可判断D选项.
    【解答】
    解:设O为AC的中点,则OA=OB=OC=OD=5,
    所以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半径为5,所以三棱锥D−ABC外接球的体积为定值,故A正确;
    若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C⊥AD,又AB⊥BC,则BC⊥平面ABD,
    所以BC⊥BD,从而斜边CD的长大于直角边BC,这与CD=2,BC=4矛盾,故B错误;
    当平面DAC⊥平面ABC时,过D作AC的垂线DE,垂足为E,
    则DE⊥平面ABC,DE=455,AE=855,
    在平面ABC上,过B作AC的垂线BF,垂足为F,
    则BF⊥平面DAC,BF=455,EF=655,
    则BE=BF2+EF2=525,
    在直角三角形BED中,BD=DE2+BE2=2855,故C正确;
    当平面DBC⊥平面ABC时,平面DBC∩平面ABC=BC,
    又AB⊥BC,AB⊂平面ABC,
    所以AB⊥平面DBC,计算得DB=23,
    因为AB=DC=2,BC=AD=4,所以DB⊥DC,
    所以S△DBC=12×DB×DC=23,
    所以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13×2×23=433,故D正确.
    故答案选:ACD.
      
    15.【答案】B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几何中的垂直性质定理,余弦定理,综合性比较强,属于难题.
    对于A取AD的中点为E,连接CE交MD于点F,则NE//AB1,NF//MB1,由CN⊥AB1,则EN⊥CN,结合条件从而判断A;对于B,由判断A的图以及余弦定理可判断B;对于C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对于D根据题意知,只有当平面B1AM⊥平面AMD时,三棱锥B1−AMD的体积最大,取AD的中点为E,连接OE,B1E,ME,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
    【解答】
    解:对于A,取AD的中点为E,连接CE交MD于点F,连接NF,如图1,

    则NE//AB1,NF//MB1,
    如果CN⊥AB1,则EN⊥CN,
    由于AB1⊥MB1,则EN⊥NF,
    由于三线NE,NF,NC共面且共点,
    故使得CN⊥AB1这是不可能的,故A不正确;
    对于B,如图1,
    根据条件NE//AB1,EC//AM易得 ,
    又AE//MC,AM//EC,则四边形AECM为平行四边形,
    则AM=EC,又NE=12AB1,
    即∠NEC,NE,EC都为定值,
    ∴在△CEN中,由余弦定理得:
    ,也是定值,
    故NC是定值,故正确;
    对于C,如图2,
     
    取AM中点为O,∵AB=BM,即AB1=B1M,则AM⊥B1O,
    若AM⊥B1D,由于B1O∩B1D=B1,且B1O,B1D⊂平面ODB1,
    ∴AM⊥平面ODB1,OD⊂平面ODB1,
    ∴OD⊥AM,则AD=MD,
    由于AD≠MD,故AM⊥B1D不成立,故不正确;
    对于D,根据题意知,只有当平面B1AM⊥平面AMD时,
    三棱锥B1−AMD的体积最大,取AD的中点为E,
    连接OE,B1E,ME,如图2,
    ∵AB=BM=1,则AB1=B1M=1,
    且AB1⊥B1M,平面B1AM∩平面AMD=AM,
    又,B1O⊂平面B1AM,
    ∴B1O⊥平面AMD,
    ∵OE⊂平面AMD,
    ∴B1O⊥OE,
    则AM=2,B1O=12AM=22,
    OE=12DM=12AM=22,
    从而EB1=222+222=1,
    易知EA=ED=EM=1,
    ∴AD的中点E就是三棱锥B1−AMD的外接球的球心,球的半径为1,表面积是4π,故D正确.
    故选BD.
      
    16.【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长度与体积的计算等,熟练运用空间中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求得DE⊥平面A1CD可判断A;假设A1E⊥BE推出矛盾可判断B;在CD上取一点M,使得CM=2MD,证得△BMF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F,从而判断C;由C可知当MF⊥平面BCE时,四面体C−EFB的体积最大,利用体积公式即可求得最大值,从而判断D.
    【解答】
    解:对于A,∵ED⊥AC,
    ∴ED⊥CD,ED⊥A1D,
    又CD∩A1D=D,CD⊂平面A1CD,A1D⊂平面A1CD,
    ∴ED⊥平面A1CD,
    ∵A1C⊂平面A1CD,
    ∴ED⊥A1C,故A正确;
    对于B,设A1在平面BCD上的投影为点P,则点P落在线段AC上,
    假设A1E⊥BE,
    由A1P⊥BE,又A1E、A1P为平面A1EP内两相交直线,
    则BE⊥平面A1EP,
    又PE⊂平面A1EP,
    ∴PE⊥BE,
    连接CE,在正三角形ABC中,∵E为AB中点,
    ∴CE⊥BE,此时点P与点C重合,
    而A1在平面BCD上的投影点不可能与点C重合,故B错误;
    对于C,在CD上取一点M,使得CM=2MD,连接BM,

    ∵E为边AB的中点,且ED⊥AC,
    ∴AE=2,A1D=AD=AE⋅cos60°=1,
    设MD=x,则CM=2x,
    ∴AC=CM+MD+AD=3x+1=4,
    ∴x=1,CM=2,即M为AC的中点,
    ∴BM⊥AC,且BM=23,
    ∵ED⊥AC,
    ∴BM//DE,
    由A可知,ED⊥平面A1CD,
    ∴BM⊥平面A1CD,
    ∵MF⊂平面A1CD,
    ∴BM⊥MF,即△BMF为直角三角形,
    ∵CF=2FA1,
    ∴MF//A1D,且MF=23A1D=23,
    在Rt△BMF中,BF=BM2+MF2=(23)2+(23)2=473,为定值,故C正确.
    对于D,若CF=2FA1,由C可知MF=23A1D=23,
    ∵S△BCE=12⋅BE⋅CE=12×2×23=23为定值,
    ∴当MF⊥平面BCE时,四面体C−EFB的体积最大,
    最大值为VC−EFB=VF−BCE=13⋅MF⋅S△BCE
    =13×23×23=439,故D正确.
    故选:ACD.
      
    17.【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棱锥的结构特征,异面直线的夹角,点到平面的距离,二面角,锥体的外接球问题,属于困难题.
    取ED,BC的中点分别为F,G,连接FG,取FG的中点为H,通过题中的数据,结合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出A′H⊥平面BCED,从而分析各选项即可.
    【解答】
    解:如图,取ED,BC的中点分别为F,G,连接FG,取FG的中点为H,连接A′H,

    因为正△ABC中,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
    所以AE=AD,DE⊥A′F,
    又易知DE⊥FG,A′F∩FG=F,A′F,FG⊂平面A′FG,
    所以DE⊥平面A′FG,且∠A′FG为A′−DE−B的二面角,
    即∠A′FG=60°,
    由AB=8,可知A′F=FG=23,
    所以△A′FG为正三角形,所以A′H⊥FG,
    又DE⊥平面A′FG,A′H⊂平面A′FG,
    所以DE⊥A′H,
    又DE∩FG=F,DE,FG⊂平面BCED,
    所以A′H⊥平面BCED,
    在△A′FG中,因为A′F=FG=23,
    所以A′H=3,故A正确;
    连接EG,DG,因为DE=CG且DE//CG,
    所以四边形EDGC为平行四边形,
    故EC//DG,∠A′DG即为直线A′D与直线CE所成的角,
    可知A′D=4,A′G=A′F=23,DG=DB=4,
    故cos∠A′DG=42+42−2322×4×4=58,故B正确;
    易知A′B=A′H2+BH2=A′H2+GB2+HG2
    =9+42+32=27,
    即A′D2+BD2=32≠A′B2,故AˈD与BD不垂直,故C错误;
    易知GB=GC=GD=GE=4,
    所以四棱锥A′−BCED的外接球球心O在过G点且与平面BCED垂直的直线上,
    记OG=x,四棱锥A′−BCED的外接球半径为R,
    则有A′O2=A′H−OG2+HG2=R2,
    即R2=x2+42=3−x2+3,
    解得,故D正确.
    故选ABD.
      
    18.【答案】A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异面直线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判断A、B、C、D的结论.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较难题.
    【解答】
    解:对于A:假设直线BE与直线CF在同一平面上,所以:点E在平面BCF上,又点E在线段BC上,BC∩平面BCF=C,
    所以点E与点C重合,与点E异于C矛盾,
    所以直线BE与CF必不在同一平面上,即B、E、C、F四点不共面,故A正确;
    对于B:当点F为线段BD的中点时,EC=12AD,再取AB的中点G,
    则FG//AD且FG=12AD,
    则EC//FG,且EC=FG,
    所以:四边形ECFG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FC//EG,又因为,
    则:直线CF//平面BAE,故B正确;
    对于C:由题VB−ADC,底面△ACD的面积不变,但E的移动会导致点B到平面ACD的距离在变化,所以VB−ADC的体积不是定值,故C错误;
    对于D:过点B作BO⊥AE于O,
    由于平面BAE⊥平面AECD,平面BAE∩平面AECD=AE,
    所以BO⊥平面AECD,
    过点D作DH⊥AE于H,因为平面BAE⊥平面AECD,
    平面BAE∩平面AECD=AE,
    所以DH⊥平面BAE,
    又因为,
    所以DH⊥BE,
    若存在点E使得直线BE与直线CD垂直,DH⊂平面AECD,
    DC⊂平面AECD,
    DH∩DC=D,
    所以BE⊥平面AECD,
    所以E和O重合,与△ABE是以点B为直角的三角形矛盾,
    所以不存在点E,使得直线BE与直线CD垂直,故D错误.
    故选:AB.
      
    19.【答案】(12,21−32)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分析可得,A′在过A与CD的垂线AE上,且在以C为圆心,以73为半径的圆弧上,且在△BCD内部.然后求出极端情况,即A′在BC上与在AB上的t的值,即可求得t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空间中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难题.
    【解答】
    解:如图,

    ∵AA′⊥平面BCD,过A′作A′E⊥CD,连接AE,可得A′E⊥CD,
    即A′在过A与CD的垂线AE上,又A′C=73,则A′在以C为圆心,
    以73为半径的圆弧上,且在△BCD内部.
    分析极端情况:
    ①当A′在BC上时,∠ACE+∠CAE=90°,∠CAE+∠CA′A=90°,
    可得∠CA′A=∠ACE,设为α,
    在Rt△CA′A中,tanα=173=37=sinαcosα,
    且sin2α+cos2α=1,可得sinα=34,cosα=74.
    设∠ECB=β,∠CDA=γ,则α+β=90°,γ=β+30°,
    则sinβ=cosα=74,cosβ=sinα=34,
    ∴sinγ=sin(β+30°)=32sinβ+12cosβ=32×74+12×34=21+38.
    在△CDA中,由正弦定理可得:ACsinγ=ADsinα,即1sinγ=tsinα,
    得t=sinαsinγ=3421+38=21−32;
    ②当A′在AB上时,有CD⊥AB,此时t=AC⋅cos60°=1×12=12.
    ∵A′在△BCD的内部(不包含边界),
    ∴t的取值范围是(12,21−32),
    故答案为:(12,21−32).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好题精练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突破4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与探索性问题命题点1翻折问题: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好题精练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突破4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与探索性问题命题点1翻折问题,共3页。

    立体几何中翻折问题(微专题)(学生及解析版):

    这是一份立体几何中翻折问题(微专题)(学生及解析版),文件包含立体几何中翻折问题微专题解析版pdf、立体几何中翻折问题微专题学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高考第7节 立体几何中的翻折、探究性、最值问题 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7节 立体几何中的翻折、探究性、最值问题 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