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899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899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899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
展开新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9课 昼夜交替一、知识点梳理:1、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是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是夜晚。2、 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 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 夜晚。3、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4、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 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 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5、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 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 针自转,约 24 小时转一圈。二、教材中问题解答:1、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P26)答: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为什么要逆时针旋转地球仪?答: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模拟昼夜交替实验中,应该自西向东即从北极看逆时针旋转地球仪。3、在“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中,你发现周围物 体有什么变化? (P28)答:在实验中,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从左眼帘出现,从右眼帘消失,呈顺时针旋转(即会发现周围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是顺时针),这与我们平时观察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相一致。4、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P28)答:地球对所有物 体产生了吸引 力,而且地球 上的人、房屋、 山川、河流等 一切都在跟着 转动,所以我 们感觉不到地 球的转动。而 日月星辰离得 比较遥远,所 以我们能够 观察到它们 的运动。第10课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一、知识点梳理:1、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光照、天气等多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本原因。2、在自然界中,有些花和叶子白天张开,夜晚收拢; 有些花和叶子夜晚张开,白天收拢。3、昼夜变化对植物行为的影响有:(1)影响花的开合和香味:如夜来香、紫茉莉、合欢、昙花等;(2)影响叶片的张合:如国槐、紫荆、含羞草等豆科植物。(3)影响植物的生长:白天有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蒸腾作用强,需要充足的水分;晚上光线不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减弱,消耗有机物。4、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200 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上,什么花刚开放,就大致为几点钟。第11课 昼夜对动物的影响一、知识点梳理:1、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的光的照明有关。通常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的动物叫昼行性动物,如蝴蝶、公鸡、蜜蜂等;通常在白天休息、夜晚活动的动物叫夜行性动物如猫头鹰、刺猬、蝙蝠等。2、狗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宠物狗属于昼行性动物,而农村看家护院的狗则属于夜行性动物。3、有些植物白天开花,夜晚闭合;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这都是由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所控制的。4、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了生物钟的奥秘。他们找到了数对对人起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指挥人的内分泌系统,调节人的生理活动,使我们的身体与一天中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5、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生理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等。二、教材中问题解答:1、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有些动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动。你知道下面这些动物的“作息时间”吗?(P31) 答:白天睡觉,夜里活动:刺猬、蛾子、猫头鹰。白天活动,夜里睡觉:宠物狗、蝴蝶、公鸡。1、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为什么?(P31)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是昼行性动物,蝙蝠是夜行性动物。3、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你能想出什么样的办法了解一下它们在夜晚会干什么。(P32)答:(1)架上摄像机,记录有哪些小动物来过。因为摄像机可以捕捉到动物的活动影像。(2)撒点石灰,观察留下了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如果没有石灰,也可以用粉笔灰、过期的爽身粉灰代替石灰。4、了解夜行性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P32)答:蝙蝠的特殊本领:蝙蝠善于在夜间飞行,它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超凡的大耳郭接收,并用它们小小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猫头鹰的特殊本领: 它的视觉敏锐,能够察觉极微弱的光亮;它的听觉灵敏,能够准确分辨声源的方位;它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不容易被发觉。蚊子的特殊本领:蚊子的眼睛有“热感应”能力;大多数蚊子身体呈黑色,在黑夜有利于藏躲逃生。黄鼠狼的特殊本领:善于奔走,嗅觉十分灵敏,但视觉较差。能放出臭气御敌。萤火虫的特殊本领:雌、雄萤火虫腹端均有发光器,靠发光器发光互相联系,找到对方,然后进行交配、繁殖。5、为什么有些植物白天开花,夜晚闭合?为什么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P33)答:这都是由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所控制的。6、查资料,了解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生理习性是否会发生变化。(P33)答:人为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生理习性会发生变化。7、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吗?(P33)答: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光线刺激鸡的脑垂体前叶,使之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8、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吗?(P32)答: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当秋季来临,白昼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开花。如果减少光照时间,菊花会提前开放。第12课 我们来仿生 一、知识点梳理:1、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2、 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3、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4、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白天越来越长,直至太阳全天不落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作极昼;而在一年中的另一段时间,夜晚变得越来越长,直至太阳不再升起,即全天24小时都是夜晚,这种现象叫作极夜。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情况是相反的: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南极地区就出现极夜;反之也一样。一、教材中问题解答:1、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34)答: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因地轴是倾斜的,使得太阳有时直射某地区,有时则是斜射该地区,导致该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温度也不同。2、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P34)答:动物的迁徙现象,如燕子春天回南方,冬天回北方;植物四季的生长变化,如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季落叶;影子长短的变化,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3、太阳直射和斜射与地球上的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P35)答:对于地球上的地区而言,当阳光直射时温度高,阳光斜射时温度低。4、下面两种运动形式,哪种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哪种类似于地球的自转?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