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展开“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5~16页《东南西北》。
【教材分析】
认识方位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是生活中必备的常识,也是认识方位最基础的内容。教科书安排的情境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示意图。其目的是:首先让学生在操场上借助生活经验、参照物,学习辨认物体的方向与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校景物不同记录情况的讨论,过渡到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沟通现实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是如何关联的,帮助学生体会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教科书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介绍实际情境中辨认方向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沟通实际情境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是联系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桥梁;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现实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的沟通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得方向与位置的内容不再停留在一种知识点的学习层面上,而是提高到发展空间观念的层面。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
操场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前后、上下、左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经验认识东、南、西、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困难。
在生活中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并不能正确区分生活中的四个方向;小学生看到过地图或交通路标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并不知道它与生活空间中的东、南、西、北之间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地图上对于东、西的辨认要难于对南、北的辨认,原因可能是地图上的学习主要是依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而有些学生分不清左右。
3.读懂学生基础上的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例如,填写记录纸、制作校园平面图这两个活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实际方位与图上方向之间的联系,而且让学生经历了“观察——辨认方向——再现——形成平面图”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熟悉的参照物加强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与理解;并设计一些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的练习。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
3.会用所学的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习难点】
实现“现实”与“地图”的沟通。
【教学准备】
教科书附页1中的记录纸、校园平面图、实物展台、扬声器、电子教鞭、指南针、铅笔、电子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分组:四人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观察员、检查员(组长汇报)。
队形如下:
2.学具发放:每人一张校园平面图、练习纸(教科书第16页第3题)(课前发放)
每个小组一张记录纸,一支铅笔。(课前准备好,上课时发放)
3.摸底:木头人游戏、班级人数、教室座位安排
一、认识东、南、西、北
活动一:观察体验——到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时间预设:15分钟)
1.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
(1)自主辨认方向。
质疑1:指一指,东方在哪儿?请大家面向东。
质疑2:现在你们面向东,你还会辨认哪几个方向?(适时追问)你是怎么辨认的?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最后个别汇报。
(学生回答预设:太阳从西面落下/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借助参照物辨认,如某一方向有某种象征性的建筑)(如果有学生用到了“相对”一词,应及时肯定。如果没有出现,在后续环节中引入。)
(2)理解相对。
四人合作,请一组同学演示:面向东与西的两个同学背对着背,面向南与北的两个同学背对着背。质疑:东后面的是哪个方向?南后面的是哪个方向?帮助学生理解“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游戏激趣,巩固方向。
游戏规则:老师说方向,同学们仔细辨认,等口令“一、二——三”的三发出的时候才能转动身体并摆造型。(东—南—西—北)
在做木头人游戏的过程中,纠正方向辨认中的错误。
2.说说操场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在操场的四个方向分别找一个象征性(标志性)的景物。
先让学生独立找,再个别汇报,最后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参照物最好统一,为下面填写记录纸做准备)。
3.填写记录纸。(在操场上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仔细阅读记录纸填写说明:
(1)任选一个方向站立,面向什么方向,就把什么方向写在上面。
(2)标出四个方向和标志性景物。
(3)填好后,组内检查。
每位学生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标志性景物在附页1的图1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设计意图: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景物及所在方向,既加深学生对四个方向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做铺垫。附页1的记录纸没有标明方向,需要学生自己记录,从而为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做铺垫。考虑到填写记录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附页1的图1进行了加工。)
(学生整队带到教室,边走边读儿歌。时间预设:2分钟)
活动二:展示交流——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时间预设:8分钟)
组织学生回到教室集体展示、交流记录结果。(在实物展台上依次展示呈现形式不同的几幅学生作品。)
先让学生说说是面向什么方向观察并记录的,再介绍四个方向的景物。
随机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1.发现排列规律。
指一指、说一说记录纸上的四个方向。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发现记录纸的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好好想想,这四张记录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独立思考并同桌交流)由于学生在记录时,面向的方向不同,记录纸上呈现的东、南、西、北的位置不尽相同,同一景物在不同记录纸上的位置不一样。如面向南的学生,记录纸上可能呈现的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情形;面向北的学生,记录纸上可能呈现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情形;面向东的学生,记录纸上可能呈现出“上东、下西、左北、右南”的情形;面向西的学生,记录纸上可能呈现的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情形。
教师小结:你看,记录方式不同,我们交流时费了好长时间。(已经自己感觉到“乱”了,就让他们说说此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对话,引导学生读懂在记录纸上记录的四个方向上的景物。让学生产生在地图上统一规定方向的欲望,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活动三:规定方向——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时间预设:10分钟)
1.认一认,填一填。
(1)教师介绍:为了便于交流,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让学生结合板书,说一说、指一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完善板书:括号标注上、下、左、右)
(2)介绍方向标。
按照这种规定,地图上会标出方向标:
教师边在黑板上画方向标边讲解:箭头朝上表示北,朝右表示东。
(3)引导学生按照“上北”的要求,调整记录纸。
①请学生把自己小组的记录纸转动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请前面展示作品的部分同学将展台上的记录纸进行转动。)
②评价:调整后,发现记录纸上的内容是一样的。可见,同学们刚才的记录都是正确的。
(4)在练习纸上完成“认一认,填一填”。
观察方向标,按照调整好的记录纸上的内容,填出在操场四个方向观察到的景物,由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这时,全班填写的内容都是统一的,使学生体会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规定的必要性,制作校园平面图)
2.沟通“现实”与“地图”。
先水平、后竖直观察,让学生拿着校园示意图,面向北,说一说操场各个方向的景物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记录标记和实际景物进行一一对应的“联想”,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转换、对应的过程就是实现“现实”与“地图”再到“现实”的沟通过程,初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课堂练习(3分钟)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一练”第1题“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1.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指一指其他的三个方向,个别汇报,根据情况:你是怎么辨认的?
2.口答:东面有 ,南面有 ,西面有 ,北面有 。
练习时,可以结合教室里的实际情境,先由教师或学生指出教室里的一个方向,再让学生独立辨认其余方向。最后说一说、指一指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机动1:完成教科书第16页的第3题。
机动2:阅读教科书第16页下面小栏目,认识指南针。
(设计意图:在教室内熟悉的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
三、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做了哪些事?(在回顾学习过程的时候,回顾知识。)
四、课外实践
教科书第16页第4题。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题目中的两个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亲子实践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加深对四个方向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其他方法。)
附1: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上)北
(左)西 (右)东
(下)南
2:电子教材(见下一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索新知,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