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825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825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7825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检测卷 试卷 2 次下载
- 统编语文八下第四单元原创基础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卷
展开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gá)
C.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偏僻 狡辩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燎原 帷幕 人情事故 出类拔萃
C.眼眶 喧哗 慢不经心 销声匿迹
D.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
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
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4.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B.《桃花源记》——陶渊明——中国汉代——散文
C.《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游记散文
D.《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古体诗
5. 武汉的市花是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在抗击疫情阻
击战中,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他们爱过,生活过,为生命而顽强拼搏过。他们的品格与勇气,在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将被家与国永念。
A.文中加点词语 “品格”是名词,“见证”是动词。
B.文中画线的“抗击疫情”“顽强拼搏”两个短语均为动宾短语。
C.“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一句中,“傲霜雪”是定语。
D.“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 不屈。”是并列关系复句。
6. 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_______________,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_____________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__________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A.宽敞 敏感告诫 B.宽敞 敏锐 训诫
C.宽阔 敏锐告诫 D.宽阔 敏感 训诫
7.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保尔被捕入狱后,一位上校不愿让彼得留拉大头目看到监狱里的犯人太多,于是保尔趁机撒谎说自己是偷割了马鞍做鞋底,被放了出来。保尔从监狱里出来后直接回家,阿尔焦姆送他上了火车,离开家乡。
B.保尔加入红军后的一年里两次因故离开革命风暴,一次是大腿受伤,一次染上高烧的伤寒。后来保尔离开第十二军,来到骑兵第一军,并利用手风琴拉得好赢得大家尊重。
C.朱赫来以电工身份成功进入发电厂上班,逐渐和保尔成了亲密的朋友,还教他打拳。可以说,朱赫来是保尔的革命启蒙导师。
D.保尔不能上前线打仗,遇到朱赫来后参加肃反工作,但这项工作紧张繁重,路上偶遇老朋友谢廖沙,没想到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分手后保尔来到铁路工厂工作。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曲径通幽处, 。
(2) ,只有香如故。
(3)此地一为别,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蒹葭》)
(6)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8)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通过比喻表现自己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完成9-14题。(20分)
(一)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往见伊尹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
今 有 药 于 此 食 之 则 耳 加 聪 目 加 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策之不以其道( )
(3)是子不欲吾善也( ) (4)因下彭氏之子(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君将何之?
12.【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4分)
(二)古诗赏析。(5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①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①取次:任意,随意。
13.“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词人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14.从全词来看,词人在听杜鹃啼叫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
(甲)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乙)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材料二】
(甲)当动物体接触到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病原菌的抗体;当动物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免疫系统就会制造更多的抗体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乙)疫苗注入人体,就好比小股敌军侵入,能够刺激国内进行战备动员,生成自己的军队。当再次遭遇大量敌军时,人体就会生成更多自己的军队,对抗并战胜敌军。
【材料三】
(甲)吴孟超,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带领团队,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研制成功可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肝癌细胞的新型疫苗。他70年来共施行手术16000余例,帮助无数人重燃对生命的希望。
(乙)吴孟超说:“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医生,我的目标和理想是早一天摘掉戴在中国人头上的‘肝癌大国’的帽子,让我们的人民健健康康地生活!只要能拿动手术刀,我就要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了手术台上,那也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丙)2011年感动中国领奖词:吴孟超,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
【材料四】
作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抗疫的重大战略成果无疑为世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注入了信心。中国市场正在恢复,国家经济显现出韧性,中国取得的成果让世界对抗击疫情更有信心。
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后,中国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已所有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中国防疫物资已被送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为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保障,堪称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中国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坚定与世界携手抗疫,提供了有益经验。
(摘自2020年9月9日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15.根据【材料三】,参照表格中已有内容,将其补充完整。(3分)
材料 | 表达方式 | 内容
|
甲 | 记叙 | B
|
乙 | 描写 | 目标与理想
|
丙 | A
| C |
16.阅读四则材料,归纳现阶段要取得抗疫胜利需要哪些条件。(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今年春节我回家
①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春节时回到老家乡下的老宅里。母亲平时一人独守那座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我住在省城,住在老家的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②然而,母亲虽住女儿家,却总是隔三岔五地要回老宅去。“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地往老宅跑了,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
③今年春天,我借出差的机会回乡。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宅去。我们姗姗而行在乡间的小路上:那口鱼塘,父亲撒下第一批鱼苗,也曾撒下全家致富希望的那口鱼塘,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碎金一般的粼粼波光;鱼塘四周曾经细弱的桑树,早已枝干粗壮,看着新发的嫩叶随风摇曳,我仿佛看到当初妹妹帮母亲采桑喂蚕的身影;远处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在水回里,背后黛色的群山像一道屏风,见证过我们一家人洒在田里的汗水。观今忆昔,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④进了老宅的大门,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父亲去世十年,我第一次回老宅,不知为什么,在他遗像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⑤“走,看看你的房间。”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放在原位,整齐而洁净。“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
⑥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岔五回家就为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⑦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的黑底花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亲手织的,尽管摸上去有些粗糙,但它令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双手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梳头柜,上面的相框内,是我当军官时的照片,以及与家人的合影。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家里有我这个连级干部,他们是那么的引以为豪!
⑧“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让我看。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这都是你爸爸给你攒的……”母亲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这是你的衬衣,没穿两次。”“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你都没来得及穿……”这么多年竟将我的所有作品和曾经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好!
⑨“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春节你们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记得!怎么不记得呢!”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眼睛很快模糊了……
⑩那一年冬天,我有了第一个孩子,趁春节回家探望父母,遇上特别寒冷的天气。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的,母亲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
⑪我擦去眼泪,想到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我们再也没有回过老宅。“倒上热水还能用。啥时你带我两个孙儿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我和你爸早就准备好了。”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需物品应有尽有。我吃惊地张大嘴巴。母亲喃喃道:“你们要是回来,这些都能用上。”她抱过一床棉被和一条床单,放在我手上……
⑫棉被软软的,暖暖的,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觉有一股巨大的暖流涌遍全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
⑬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母亲惊诧地看着我,问:“你懂啥了?”我说:“今年春节我就回家来!”母亲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
(选文有改动)
17.选文标题“今年春节我回家”有什么含义?(3分)
18.请你概括出父亲去世后母亲爱家人的情节。(3分)
19.选文第③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说说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不约而同”好在哪里。(2分)
21.选文第⑩段的插叙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二)(10分)
植物工厂
石东乔 冯锋
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②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
③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只要对生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30~40天才能收获,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20天左右。在植物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④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比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⑤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需要无菌培养室。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偏好”。比如,叶菜类、茄瓜类,花菜类的蔬莱,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很多植物对于营养液的成分,酸碱性,温度等也有不同的“挑剔”程度。这就要求植物工厂对营养液进行个性化配制和运用。
⑥由此看来,只要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就可在植物工厂里实现万物生长的梦。可以想象,只要带上种子、水和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就可生产出粮食、蔬菜和水果来,这不仅解决了“瓶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问题。
(《光明日报》,2020.12.10有删改)
22. 结合文本信息,给“植物工厂”下定义。(2分)
23. 第④段说明植物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3分)
24.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第⑥段“由此看来”在文中的作用。(2分)
25.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植物工厂被看成是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说明其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
B. 植物工厂可以自由调控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受外界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C. 第⑤段画线句生动有趣,其主要意思是不同的植物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
D. 植物工厂技术的突破,使得在荒漠、太空、航船、极地建立农场成为可能。
(三)论敬畏之心( 15分)
①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万物心怀敬重、持以畏惧,并真诚对待的一种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标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能够时刻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云:“【甲】”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这样就可避祸趋福,化险为夷。反之,人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害人害己。因此,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敬畏之心。
②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敬畏。因为有了敬畏,人类社会才会显得和谐有序,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幸福美好。我们敬畏生命,就不会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做出见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事;我们敬畏法律,就不会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我们敬畏道德,就不会出卖良心、丧失人格,做出背信弃义、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敬畏历史,就不会张冠李戴、胡编乱造,做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事:我们敬畏自然,就不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做出违背规律、遗祸子孙的事……从这点来讲,敬畏之心就是善良之心、怜悯之心、敬重之心的集中表现。
③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仅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敬畏之心的。古之智者、圣人、先哲,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是因为他们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我辈凡夫俗子,只要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就不轻易浮躁也不容易轻狂,内心自然会生养出正气、庄严与崇高。古人说:“【乙】。”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凡事不可逆天背道而行:畏地就是要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万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孔子曰:“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由此看来,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善听圣人遗言教诲的人,方能做到亲君子,远小人。
④老子说过:“【丙】。”是啊,做人做事应该心怀敬畏才能有所敬畏。过去,由于我们缺乏对自然的认识,一度违背客观规律,致使部分土地越来越贫瘠、荒芜。而今,我们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终于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新路。从福建宁德依靠林采产业摆脱贫困,到浙江湖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从新疆阿克苏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成一道“绿色长城”,到河北塞罕坝在“黄沙遮天日”的荒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些都是我们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后得到的馈赠
⑤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一代大师的敬畏,也是刻在他墓碑上的至理名言,更是对我们做官做民、做人做事的谆谆告诫。
(原文有删改)
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7.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插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写序号)(3分)
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②世人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
③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忧矣
28.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29.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曾国藩年轻时,曾就读岳麓书院,当时他和某人同居一室。此人偏暴躁,见曾国藩读书桌置于窗户边,便说挡了他案头的光线,曾国藩二话不说就挪走了。曾国藩半夜读书,此人又说打扰了他的睡眠,曾国藩马上改为默读。
30.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有敬畏之心。(2分)
五、作文(60分)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有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请以“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六单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D 3.C 4.B 5.B
6.A分析与解: “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用“宽敞”;“敏锐”、“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观察力”、“眼神”等搭配,而“敏感”一般同“神经”等词搭配;“告诫”和“训诫”两词同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A。
7.A.有误,保尔不敢回家是因为怕警卫队搞清真相后再回去抓他,冬妮亚的母亲因宠爱女儿而接受了保尔。BCD.正确。故选:A。
8.答案:
(1)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注意“禅”的书写)
(2)零落成泥碾作尘(注意“碾”的书写)
(3)孤蓬万里征(注意“蓬”的书写)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俱”的书写)
(5)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注意“蒹葭”的书写)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韩愈(注意“祗”的书写)
(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注意“抟”的书写)
(8)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注意“拣”“洲”的书写)
二、古文答案
9.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
10(1)有时(2)方法(3)好(4)于是
11.(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您这是要去哪里?
12.【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参考译文:从前商汤将要前往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古诗答案:
13.采用拟人、对比的手法,“殷勤”一词将杜鹃拟人化,表现了杜鹃与人亲切,与随意飞行对人冷漠的流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因闻鹃啼而抒怀做铺垫。
14.作者在明朗春日中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内心愉悦,杜鹃不停啼叫催归,引发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最后抒发自己羁旅在外,有家难归的无奈与叹息。
译文:
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15. A议论,B成果与贡献, C成就与评价。
16.现阶段,要取得抗疫胜利,需要有医德高尚的医生,强大的科研力量,先进高端的技术,更需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记叙文答案:
17.是“我”对母亲的承诺;是“我”对母亲盼望子女回家心情的理解;是“我”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18.隔三岔五回老宅打扫卫生;保留孩子们用过的东西;为儿孙们回家做充分的准备。
19.写出老家田野春天的美丽景象;回忆了一家人曾经的幸福时光;表达“我”回到老宅的愉悦(或“我”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为下文“我”决定今年春节回家做铺垫。
20.可以看出“我”和母亲之间有一种默契;表明“我”和母亲对父亲的爱(或怀念)。
21.写了那年冬天,母亲怕孙女冷半夜去买暖水袋而摔伤的情节,表现了母亲对亲人的爱及“我”的感动(或感激)
说明文答案:
22.植物工厂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从而使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生产粮食和瓜果的车间。
23.作者先指出“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然后指出需要“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做到这一点,没有先进设施,很明显是无法做到的。最后,用“调节光质可以影响植物生长”来侧面说明植物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
24.总结前文。总结有了先进设施,就能够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从而实现植物工厂中的万物生长的梦。
25.B【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议论文答案:
26.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敬畏之心。
27.③;②;①
28.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有力、突出而具体地论证了“做人做事应该心怀敬畏才能有所敬畏”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敬畏之心。
29.不能。材料举曾国藩就读岳麓书院时,对室友百般忍让的事例,体现曾国藩的宽容大度。这与本文的论点“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敬畏之心”不相符,所以不能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
30.示例:拥用一颗善良的心,就会做到有敬畏之心。心怀善良,我们就会将自然生灵视为同等重要的生命,呵护一朵花,关爱一棵树;心怀善良,我们就会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救人于危难之际。心怀善良是人的品性修养,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五、作文:略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