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135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135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13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13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813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
展开
这是一份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文件包含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解析版docx、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等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表达誓死杀敌的坚定决心的时候,可以引用诗句(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B【解析】A项,诗句表现了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C项,诗句展现了死气沉沉、压抑人才的政治局面。D项,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渴望。故答案为:B2.下面词语不是描写“月光”的是( )A.月色迷蒙 B.月光如水 C.闭月羞花 D.皎洁如银【答案】C【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辨析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词语含义。月色迷蒙:形容月色朦胧。月光如水: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形容月色美好。闭月羞花:意思是“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让月亮羞得躲在云后面。“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原与沉鱼落雁相连,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倾国倾城,宛若天仙。现指女子的容貌美丽,指女子的容貌美丽。皎洁如银:月亮的光辉像闪耀的银子。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A.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喝醉了酒,躺在沙场上,大家也不要笑我,自古以来在外作战的人,有几个能够平安回来呢?B.诗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C.诗句写出了边塞将士们饮酒时的欢快。【答案】A【解析】略4.下列诗句不是表达爱国情怀的是( )A.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答案】C【解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李白鲜明的形象。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与友人深挚的友情,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答案】C【解析】略二、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6.两首诗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且主题相似,都是关于_____的。7.两首诗的情感不同:【甲】诗紧扣“_____”字,【乙】诗则紧扣“_____”字8.两首诗,用词都非常精准:①【甲】诗中,一个“_____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____”字令人满目凄然。②【乙】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从“巴峡”到“巫峡”,因为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故用“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故用“_____”。9.【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下面对这两首诗中的“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怅恨B.【乙】诗中,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自然喜不自胜,高兴地哭了C.【甲】诗中,原本美好的花儿,却使诗人看到后落泪,更反衬出作者的伤心之情D.【乙】诗中,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痛定思痛,悲从中来【答案】6.战争7.恨 喜8.破 深 穿 下 向9.D【解析】6.)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的是国家已经沦陷,城池在战火中残破不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忽闻战争胜利,叛乱已平,欣喜若狂,急于奔回老家因此,两首诗都与战争有关。7.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春望》中,诗人借“恨”字表达了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忽闻叛乱已平,欣喜若狂,急于奔回老家。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的情感。8.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第①题,古诗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出人意表,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城春”应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续荒芜之状,先后相悖,令人感到满目凄然。第②题,“巴峡”到“巫峡”之间峡险而窄,舟在里面是“穿”行;从“巫峡”到“襄阳”,是顺流而“下”;从“襄阳”到“洛阳”,用“向”表明方向。9.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的情感,痛快淋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所以D项错误。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破:___________ 将晓:_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11.解释画“ ”句子的意思。(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诗在表达上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军行》写了戍边士兵的____________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作者平生第一____诗。【答案】10.湿润 快要天亮 指宋朝的军队11.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不攻破楼兰,誓不返回家乡。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12.两句诗都借景抒情,前句抒发了作者盼望国家早日统一;后句却抒发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13.保家卫国 忧国忧民的爱国 快【解析】略三、填空题14.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1)孔夫子搬家——( )。(2)打破砂锅——( )。【答案】 净是书(输) 问到底【解析】此题考查歇后语的识记。平时学习要多积累,并正确书写。(1)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所以他家中的藏书有很多,搬家的时候,也是以书本居多。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这里的书谐音为“输”,用来比喻总是失败。(2)打破砂锅问:指刨根问底。是用谐音构成的歇后语。1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仰( ) 聘( ) 楷( ) 尊( ) 锥( )抑( ) 骋( ) 谐( ) 遵( ) 堆( )【答案】 仰望 聘用 楷书 尊重 锥子 抑制 驰骋 和谐 遵守 一堆【解析】略四、书面表达16.写一写请发挥想象,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答案】示例:扩写《从军行》我站在大唐的城墙上,眺望着远处。楼兰的军营错落有序地排列着,一个接一个,十分整齐。中心是指挥部,左右两侧是军队,后方是后勤部,这样规划完美的布局让我们久攻不下。城墙上挂着的铠甲也久经沧桑,原本闪耀发光的鳞片如今也暗淡无光了,曾经坚实的铁片也不堪一击。这副铠甲已经失去了光泽,但它所贡献的功劳让人铭记。我环顾四周,大唐依然是如此的繁华昌盛,街上的闹市总是人来人往,整座城池都十分热闹,富有生机。再望向楼兰的城池,一片死气,大唐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万名战士在那里离去,而他们的遗愿无不是打下楼兰,开疆拓土,壮大国家。我也是怀着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前来从军的,想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出征前,乡亲父老向我们告别,在临走的最后一刻还提醒我们要“平安归来”,就连皇帝也亲自送我们出征,以表达他最诚恳的敬意。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将士们勇往直前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我挥舞着刀枪冲了上去,遇到敌人就拼命挥着大刀,将他们一个个砍倒。不一会儿,鲜血就淋满了脚下的每一寸疆土。战士们不断地死去,最后楼兰选择了撤退,我们也没有追击,而是跑向受伤的战士们,希望能挽救他们的生命。我跑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战士旁,原来他因杀敌太多而体力不支,被敌军砍成重伤,他用尽全身的最后一口气对我说:“攻下楼兰,大唐必胜”,然后倒在了地上,没有了气息。我心中的豪情壮志也彻底被点燃,以后的战斗亦是如此,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我们,可楼兰却仍然没有被攻打下来。站在玉门关上,遥望着楼兰的城池,俨然是一座孤城,被将士们包围着,经历了许多战争的黄金铠甲也已经被击穿了,将士们也不断地离去,可我心中的那种攻下楼兰的壮志还在,没有攻下楼兰,绝不离开玉门关一步!【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