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共10页。
    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类型及海洋空间的特点。2.掌握海洋交通和通讯的特点和现状。3.掌握人类造陆的方式。4.了解海底空间的特点及适合储藏的物品。5.海洋交通和通讯特点和现状。(重难点)6.人类造陆的方式。(重点)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1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海上——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及海水的运动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强腐蚀性海冰——强破坏性2海洋空间开发的艰巨性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要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4海洋空间开发的意义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1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海底探险的镜头中多次出现蓝猫和淘气头戴头盔探险的镜头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镜头的可信性提示:深海探险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探海活动不仅需要氧气,还要有其他设施来适应深海的环境,由此可见,这些镜头是不可信的。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洋交通与通讯(1)特点:对海洋空间利用比较早较为成熟(2)海洋运输要素: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3)海峡洲际运河是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例如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而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对于缩短航程提高海运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不仅吨位大而且速度快续航能力强(4)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主要利用方式是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2围海填海造陆(1)常见方式: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围海造陆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填海造陆(2)其他方式:有的人造陆地与海岸分离称为人工岛还有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方式3海底储藏(1)海底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且远离居民特别适于存放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2)低温缺氧的海底环境适于存放大米小麦等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2.台湾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而且山区面积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请问能否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在其东侧大规模地提供生存空间?提示:填海造陆一般在浅海水域进行,台湾岛东侧海底坡度较大,海域深,大规模造陆的成本高。因此,尚不适合大规模地填海造陆。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1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哪几部分?提示: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有哪些优势?提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稳定等。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对人类有何意义?提示: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2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1海洋空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点海洋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空间组成特点原因海上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的运动海中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海底活动受限黑暗高压低温缺氧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不足比较内容特点优势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开发;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稳定不足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3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A海洋空间范围广B海洋环境恶劣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思路点拨】 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是一个新的研究环境,根据其特殊的位置及分布来进行分析其复杂性的表现。B 人类在近海和海洋表面活动要抗御狂风巨浪等多种海洋自然灾害,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再加之海水的腐蚀性和海冰的破坏性,所以海洋环境的突出特点是环境恶劣。学生分组探究二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海洋运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吗?提示:由于海上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洋运输属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2目前海洋交通与通讯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提示: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3人工造陆主要有哪些类型?两者有何异同?提示:包括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两种。两者的相同点表现在都要选择浅海水域。不同点有:围海造陆需要修建堤坝,并将海水排出;填海造陆是通过堆积砂石、泥土等使该区域高于周围水面。2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1海洋交通与通讯(1)海洋运输要素组成要素特点海港是船舶的停靠地海运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场所海上航道海洋运输的通道许多重要海峡和运河更是重要航道运输船舶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船只日趋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远途化(2)海洋运输的优缺点优点海洋运输是目前所有现代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廉运量最大的因而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运输方式缺点由于海上气象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洋运输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3)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发展趋势2围海造陆与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填海造陆不同需要修建堤坝并将海水排出通过堆积砂石泥土等使该区域高于周围水面相同都要选择浅海水域这样施工难度小耗费资金少并且两种方式都要面临海洋气象多变和海水运动等实际困难 围海造陆可能出现的问题围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围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围海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围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并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3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总部位于江苏徐州(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1)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南美洲(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思路点拨 由经纬度可确定地理位置,由经度相对位置确定大圆劣弧,进而确定航线。解析:(1)题,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第(2)题,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答案:(1)D (2)C先思考再核对答案教材第63()思考【答案】 1.海洋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特殊不同海洋空间其特点不同:海上气象复杂多变海水运动具有经常性和不稳定性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另外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因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利于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对陆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因此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意义重大教材第63()思考【答案】 回答此题可以结合教材第63页提供的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查找几个重要海上通道由此观察所经航线如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向北可到达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可到达欧洲南部和西部并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北海到达北欧各国家向南经过红海曼德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另外可以了解石油运输线路从波斯湾出发经霍尔木兹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向东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向西可走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也可以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大西洋到达欧洲各国也可以横穿大西洋到达彼岸的北美国家续表教材第66页思考【答案】 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其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优点的是(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 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B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缺点。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点。2连接目前世界两个最大工业地带的海洋运输航线是(  )A欧亚澳航线   B.巴拿马航线C北大西洋航线   D.北太平洋航线C 世界上两个最大工业地带是西欧和北美洲(美国),它们之间是大西洋,连接这两个工业地带的海洋运输航线是北大西洋航线。3读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        原因是                                                                                               (2)我国从P国进口优质铁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海洋        资源(3)Q处某岛国即将被海水淹没这里的海域将属于        海底将成为        均为全人类共享财产(4)简要分析D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大盐场的自然原因解析:(1)题,AB两处海水盐度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A处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第(2)题,海洋运输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第(3)题,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都是从领海基准线算起的,如果海岛被海水淹没,且周围没有陆地的话,原海域将成为公海。第(4)题,晴天多和大面积的泥质海滩有利于大盐场的形成。答案:(1)A A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2)空间(3)公海 国际海底区域(4)地形崎岖缺乏大面积泥质海滩;降水丰富阴雨天多不利于海水蒸发4海南省的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式是        ;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陆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                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解析:(1)题,盐田法是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式。与气候、地形和海岸性质有关。第(2)题,深海活动主要面临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等问题。第(3)题,从造陆的方式、选址等方面说明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的区别。第(4)题,结合海底空间特征回答海底仓库的优点。答案:(1)盐田法  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滩涂;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2)黑暗高压低温缺氧(3)围海造陆 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4)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低温缺氧  

    相关学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共1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共1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