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案,共10页。
    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学习目标] 1.了解海底地形的类型名称。2.掌握不同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3.海地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重难点)一、海底地形分布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岛弧d海沟e洋盆f洋中脊1以洋中脊为中心各类海底地形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洋中脊的两侧分别是洋盆、海沟、岛弧、大陆坡、大陆架,呈对称分布。二、主要海底地形()大陆架和大陆坡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以内2大陆坡: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个相对陡峭的斜坡叫做大陆坡大陆坡水深一般为2004 000()岛弧和海沟1岛弧(1)位置:大陆坡的前缘(2)成因:板块碰撞挤压(3)举例:太平洋西部海域的岛弧分布最为典型2海沟(1)分布: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和洋盆的分界线(2)成因:板块碰撞挤压(3)举例: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洋盆和洋中脊1洋盆(1)地位: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又称深海平原”。(2)特点: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3)内部的其他地形: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2洋中脊(1)分布:多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连通(2)形状:大西洋中脊呈S印度洋中脊呈字形(3)景观:中轴为裂谷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4)成因:海底岩浆喷发冷却2.我国的钓鱼岛属于海底地形中的哪一类型?提示:岛弧。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和特点1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大陆架为什么海洋生物繁盛?提示:大陆架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沉积物和营养盐类,饵料丰富且海水较浅,阳光可照射至海底,因此海洋生物繁盛。2为什么西太平洋地区多海沟和岛弧分布?提示: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东亚大陆地壳相碰撞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到东亚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继续运动使它前缘的表层沉积物叠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3读教材第17页图217分析各大洋中脊分布有何特点?提示: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位置,大西洋中脊贯穿于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分布,呈S形,印度洋中脊犹如字形分布在大洋中部。2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图文结合理解和记忆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岛弧和海沟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海底地貌,相伴而生。是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碰撞时,大洋地壳倾没于大陆地壳之下的结果。由于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频繁,集中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火山和地震带。3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海底地形示意图(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底地形:a        b                  c        d        e        (2)在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且坡度较            (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思路点拨】 据图中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可知:海底地形由大洋中脊向两侧对称分布,海洋中间部分为大洋中脊,根据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解答。解析:(1)题,a为大陆架、d为大陆坡、b为海沟、e为洋盆、c为洋中脊。第(2)题,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海底地形最浅的部分,不超过200 m,坡度较缓,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第(3)题,马里亚纳海沟深11 034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 84443)的海拔高度,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答案:(1)大陆架 海沟 洋中脊 大陆坡 洋盆(2)大陆架 200 缓(3)马里亚纳 亚欧 太平洋学生分组探究二 利用等深线判断海底地形的方法1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大陆架和大陆坡的深度分别为多少?提示:大陆架水深在200 m以内,大陆坡水深一般在2004 000 m之间。2海沟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海沟是海底窄而狭长的凹陷地带,是海底地形中水最深的地方。3利用等深线判断海底地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主要依据是海底地形的特点、等深线数值的大小以及疏密程度。2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海底地形的判断方法海底地形判断方法大陆架大陆架为水深在200 m以内坡度较缓的大陆边缘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所以其等深线较为稀疏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延伸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的一个相对陡峭的斜坡所以大陆坡区域的等深线密集水深一般在2004 000 m之间海沟海沟是海底窄而狭长的凹陷地带等深线密集狭长延伸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洋盆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底部较为平坦所以等深线较为稀疏洋盆的水深在4 0006 000洋中脊洋中脊是海底山系等深线较为密集顶部水深在2 0003 000图示 大洋中脊是大洋底的山脉或隆起。大洋中脊顶部水深2 0003 000米,高出两侧洋盆1 0003 000米,有些高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冰岛。大洋中脊的各地宽度为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是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大洋中脊的轴部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地,称为中央裂谷,向下切入的深度为12千米,宽数十至一百多千米。沿中央裂谷带有广泛的火山活动,这里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和洋壳增生所在地。3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读图回答(1)(2)(1)图中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洋中脊       B.海沟C洋盆   D.大陆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大西洋 洋中脊和海沟相伴而生 大陆架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思路点拨】 根据图中轮廓和等值线数值可以确定图中等值线为等深线。解析:(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海底地形深达10 497米,且在北半球,因此应属于马里亚纳海沟。第(2)题,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太平洋,是马里亚纳海沟;洋中脊和海沟不是相伴而生,洋中脊位于生长边界,海沟位于消亡边界。答案:(1)B (2)D教材第17页图217 世界洋中脊分布——[读图识表]——————————————上图展示了世界洋中脊的分布扩张洋中脊的含义是洋中脊仍在不断的生长这与洋中脊两侧板块运动方向是相吻合的也可确定各大洋的面积变化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太平洋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演练应用]——————————————1关于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山系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均有分布北冰洋没有C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D中轴为裂谷多火山地震2图中有一段尚未确定的洋中脊其通过了哪个海峡(  )A麦哲伦        B.德雷克C莫桑比克   D.白令1D 2B 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在四大洋中均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的是大西洋中脊。  由图可见,尚未确定的洋中脊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经过。先思考再核对答案教材第16页思考【答案】 在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着洋盆海沟岛弧大陆坡大陆架教材第17页活动【点拨】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大洋中脊为对称轴,向两侧对称分布,从海岸线到大洋中脊为大洋地形的一半,读图可见不同大陆边缘的海底地形不同,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答案】 1.从海岸线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2 大陆坡的坡度大陆坡的宽度岛弧海沟位置A欧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B南美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C较陡亚洲东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 读图完成12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A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洋盆B洋盆大陆架大陆坡洋中脊C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洋盆D大陆坡洋中脊大陆架洋盆2关于岛弧与海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岛弧与海沟都是相伴在一起的B岛弧与海沟位于生长边界C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沟长度为11 034D海沟处于消亡边界1C 2D 1题,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大陆架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分布的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为洋盆;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第2题,岛弧与海沟并不都是相伴而生的。海沟处于消亡边界,马里亚纳海沟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大深度为11 034米。3下图为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甲、乙均为海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海底地形名称:甲                (2)海洋渔场多分布于        理由是                                                                        (3)简述a处海岸地貌类型及成因解析:甲为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海水较浅,为大陆架;乙为深海洋盆。a处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受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又因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b处是大陆架,因阳光集中,营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具备形成渔场的有利条件。答案:(1)大陆架 洋盆(2)甲 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又有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致使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3)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三角洲沙滩;海岸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如海蚀柱4结合西太平洋岛弧和海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②          (2)读图发现图中岛弧和海沟的分布特点是什么?(3)对于印度尼西亚经常有许多居民在自然灾害中死伤你有何想法?解析:该题从印度洋海底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西太平洋海底地形的分布,引导学生对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成因等进行分析,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帮助。答案:(1)大陆坡 洋盆(2)岛弧分布在大陆坡的前缘岛弧外缘常伴生着狭长而深凹的海沟(3)火山地震海啸等都是天灾要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需要发达的科技良好的经济基础建立防灾减灾系统  

    相关学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共1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共11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