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
展开专题2.2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
一、选择题
1.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精巧的手工技艺 D. 发达的南方商业
2.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图对这一过程作了形象描述,甲处应填写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南宋 D. 元朝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1000多年前,当今世界网络货币开始流行,纸币的使用率逐步降低。从网络货币和纸币产生的原因看,其共同点之一是( )
A.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 B.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便携带
C. 商业都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 D.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 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下列人物可入选“宋元板块”的有( )
-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唐朝长安街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布置可行( )
A. “瓦子”里正上演着武媚娘传奇 B. 坊内的小摊贩生意火爆
C. 城内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 D. 当时的市民正用纸币进行交易
6.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实质上反映了 ( )
A. 开疆拓土的冲突 B. 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 休养生息的需要 D. 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7.诗词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盛唐景象的是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C.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 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 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以下不能从该文物中获取的唐朝信息是( )
A. 农业的发展状况 B. 艺术的发展状况 C.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 开放的社会局面
9.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
A. 开元盛世的出现 B. 科学技术的突破 C. 对外贸易的发展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10.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内容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
A. 丝织品品种很多, 丝织技术高超 B. 都城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C.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由衰转盛 D. 扬州是当时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二、非选择题
11.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辖彰显主权
材料二 文物见证历史
(1) 写出材料一中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2.【关键词:经济】经济活动是人类发展的主线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1)图一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图二的古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与历史上哪一项措施有关?
(2)南宋诗人陆游的话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影响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B.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宋代手工业发达,图二说明宋代造船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图三反映了宋代商业发达,故该同学搜集资料的共同主题是繁荣的南方经济,故B正确。
2.【答案】C
【解析】C.通过分析示意图可以看出甲所处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甲”处图片表明南方经济比重更大,表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依据已学可知,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故C正确。
3.【答案】B
【解析】B.北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网络货币的产生也是由于流通的货币不便携带;从网络货币和纸币产生的原因看,其共同点之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便携带,故B正确。
4.【答案】A
【解析】①③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胶泥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西汉前期,我国就有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元代的劳动妇女黄道婆从海南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综上,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蔡伦是东汉,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故排除②④。
5.【答案】C
【解析】C.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城内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故C说法正确。A.“瓦子”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故A说法错误。B.唐朝时期,坊是居民区,不能进行商业活动。故B说法错误。D.北宋前期四川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D说法错误。
6.【答案】B
【解析】A.开疆拓土的冲突是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的表面现象,不属于实质,故A错误。B.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实质反映了农耕文明和畜牧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故B正确。C.休养生息的需要是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的表面现象,不属于实质,故A错误。D.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无法体现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故D错误。
7.【答案】 C
【解析】C.诗词的大意是稻米、粟米雪白如流脂,无论国家还是私人的粮仓里,都盛得满满当当,这两句描写唐玄宗开元时期农业生产繁荣,国富民丰的情景,故C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BCD.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故BCD正确。
9.【答案】D
【解析】D.依据所学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题干变化表明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C.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C不符合主题。
11.【答案】
(1)西域都护府;宣政院;台湾府。
(2) 武力征服与和平交往。
(3)观点示例
观点1:有效的边疆治理能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观点2:正确的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
观点3: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
(1)据材料一表格中各地区、朝代和所设机构的作用提示,比较容易写出设立的机构名称,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2)据材料二文物图片和文字说明,发现涉及的史实有西汉北击匈奴的霍去病、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的长城、清朝统治者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的庙宇,归纳起来主要有战争征服、和平交往两种方式,它们共同推动民族融合。
(3)史论结合题。首先从上述材料中提炼观点,比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人心所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效的边疆治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然后围绕这些观点,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做到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有理有据。
12.【答案】
(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秦朝统一货币。
(2)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南方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先进生产技术的出现;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解析】
(1)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和秦朝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图片信息。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图一所示农具和牛尊可知,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二小问措施,根据图二秦半两钱可知,当时秦朝统一货币,以半两钱作为通行天下的货币。
(2)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以及气候方面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现象,根据材料二“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之根柢”“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的气候方面的条件包括南方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本题考查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图一可知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出现,材料一图二秦朝统一货币促进经济发展说明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根据材料二可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重要原因是南方的优越的气候条件。
专题3.1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二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 这是一份专题3.1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二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二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 这是一份专题2.3 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二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三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 这是一份专题2.2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三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一轮复习(2021年),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