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中亚
展开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中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中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 余米,湖水终年不冻。读图回答1~2题。
1. 某科考队通过考察发现伊塞克湖
A. 东西长约300km B. 水量季节变化小
C. 东部高山终年积雪 D. 周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
2. 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 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B. 地势高,获得太阳光热多
C. 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 D. 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
【答案】1. C 2. C
【解析】
考查伊塞克湖(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气温的影响因素。
1. 读图,伊塞克湖位于75°E和80°E两条经度之间,伊塞克湖的经度跨度约为2.5°,赤道地区经度为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而伊塞克湖的纬度约为42.5°N,东西长度应小于278km(2.5*111km*cos42.5°),A错;根据图中哈萨克斯坦等信息可知伊塞克湖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达到,年降水量小,湖水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湖泊水位高,冬季没有冰雪融水湖泊水位低,B错;东部山地海拔高(7443m),山顶全年气温低,有终年积雪,C对;温带大陆性气候,周围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D错。
2. 伊塞克湖深居内陆,洋流只能影响沿岸地区,A错;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海拔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湖水越容易结冰,B错;伊塞克湖西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被高山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越小则湖水温度越高、越不易结冰,C对;伊塞克湖湖面海拔较高,并没有位于地势低的深谷中,D错。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著名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回答3~4题。
3. 该国拥有数千湖泊、河流、美丽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A.咸海 B.巴尔喀什湖 C.里海 D.贝加尔湖
4. 城市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走进杜尚别会发现建筑物大多以平房为主。杜尚别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为主的原因分别是
A.河流、防山洪暴发 B.矿产资源、减少风沙侵袭
C.政治因素、地质构造复杂 D.地形、防震
【答案】3. A 4. D
【解析】
3. 根据其经纬度位置及相对位置可知,塔吉克斯坦的北面有天山山脉阻挡,东面有昆仑山西端阻挡,南面有兴都库什山脉阻挡,只有西面地势低,所以河流只能向西流入咸海,A项正确;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河流是伊犁河,发源于阿尔泰山,B项错误;里海的补给河流是乌拉尔河、伏尔加河,C项错误;贝加尔湖与该国之间有高山相隔,距离太远,D项错误。
4. 由题干可知,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盆地内海拔较低,地形较平坦,不是在山谷中,山洪少,A项错误;该城市坐落在盆地中,风沙侵袭少,B项错误;该国有高山国之称,城市建设首先要考虑地形、地质因素,不是政治因素,C项错误;位于高山区,地形复杂,山脉多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所以地壳较活跃,地震较多,需要防震,D项正确。
读中亚图,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内陆湖。回答5~6题。
5.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淡水、东部是咸水,其原因是
A.巴尔喀什湖东部蒸发量大
B.巴尔喀什湖东部离太平洋近降水量大
C.巴尔喀什湖西部离大西洋近降水量大
D.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
6.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A.地热能 B.太阳能 C.潮汐能 D.天然气
【答案】5.D 6.B
【解析】
5. 读图可知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而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有河流注入的地方会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湖水盐度较低,故选D。
6. 图中所示地区为中亚,由于深居内陆,常年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
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 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答案】7. B 8. D 9. C
【解析】
7. 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用水,①对。区域降水少,水能资源不主富,②错。根据图例的灌渠系统,自的有奮永灌溉农田,③对。水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④错。
8. 山地地形起伏大,不适宜开发扩大耕地面积,①错。区域水资源缺乏;不适宜大力开采水资源,灌溉农田,②错。适宜修建防渗灌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对。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④对。D对。
9. 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从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会下降,A错。不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B错。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C对。生物多样性会减少,D错。
二、综合题。
10.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 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巴尔喀什湖呈现西淡东咸“一湖两水”的现象,解释原因。
(2)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4)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
(1)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因而形成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
(2)①地形: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②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③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3)①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4)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解析】
该题考察中亚地区的区域特征。
(1)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低,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的淡水注入,盐分被稀释;东西之间仅有狭窄水道相通,不利于湖水水体交换,且东部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故盐度高。
(2)根据图例可以看出,中亚地形东部海拔在1000米左右,为高原山地,西部海拔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中亚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主要植被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
(3)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从水量、水能两方面分析。根据图示材料,从整体上看,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处于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影响大;从局部看吉尔吉斯斯坦位于天山西南,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海拔较高,冰雪融水丰富;位于锡尔河上游,沿河生产生活用水消耗少,蒸发、下渗损耗少,河流径流量大;且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多个水库,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强。因此水资源丰富。
(4)乌兹别克斯坦大面积种植棉花,过渡开垦,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种植业大面积发展,过渡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咸海面积萎缩及区域内河流断流;该区地处中亚,降水少,蒸发大,不合理灌溉方式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下图)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小麦是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出口农产品,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15年5月,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建成,总面积达200公顷。这是中哈两国共同开发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
(1)说明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
(2)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引进优良小麦品种,在推广前必须经过试验。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说明该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
【答案】
(1)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小麦是该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大;人均小麦产量多,商品率高。
(2)与中国小麦主产区相比,哈萨克斯坦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生长期短、光照更强;土壤发育差,生产力较低;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中流泪不一样等。
(3)哈萨克斯坦地处中高纬度内陆,无霜期较短,容易有低温冻害;降水少,水分条件差;降水年际变化大。
(4)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供应农资农机,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利于扩大种植面积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进行分析。读图,结合经纬网及所学知识判断,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适宜种植耐旱的小麦,总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导致本国小麦消费量低,大量出口。
(2)哈萨克斯坦引种中国小麦必须经过试验的理由要从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等方面分析。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而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春小麦,播种区的气候 条件不同。我国小麦种植区一般为河流沉积平原,土壤肥沃,而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土壤贫瘠。同时,由于气候的差异,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也有差异,所以在哈萨克斯坦引种前需要做实验。
(3)从气候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的原因主要从降水及气温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需要发展节水技术。由于哈萨克斯坦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期短,且国内品种长期存在单产不高的现象,所以应引进高产品种。
(4)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要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由材料可知,示范园的建设可以使“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示范园建设会提高其水资源利用率,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利益最大化。同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哈萨克斯坦产量低,示范园建设可以为其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示范园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
【点睛】农业的区位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1)气候。判断分析当地气候,并根据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2)地形。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者林业。3)土壤。影响作物的种类。4)水源。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对干湿状况的要求选择。
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关注其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2)交通。商品率越高的农业对交通运输便利程度要求越高。3)劳动力。发达国家内劳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4)科技。冷藏、机械化生产、培育优良品种等,促进农业发展。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兹别克斯坦深居亚洲腹地,号称“中亚之中”,是世界少有的双重内陆国(被内陆国包国的国家)。该国国土虽多荒漠,但却有着发达的农耕历史,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0.3%,人均耕地0.14公顷,远高于我国。该国粮食生产完全自给自足,不仅是世界重要的棉花出口国,还是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果蔬出口至8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1)分析该国耕地资源相对富足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国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
(3)分析该国果蔬出口量大的原因。
【答案】
(1)该国国土大部分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处于河流冲积区,土壤深厚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较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李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
(2)该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有充足的光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冬季温度低,不利于害虫成活,农作物病虫害。
(3)该国是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果蔬产量大,品质好;地理位置居中,距欧洲、西亚、北亚、东亚及中亚其他国家距离近;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铁路成网,交通便利;受自然条件限制,周边很多国家地区缺乏水果种植条件,水果市场广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
【解析】【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可知,该国国土大部分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有阿姆河流经该国,处于河流冲积区,土壤深厚肥沃;阿姆河流经,水源较充足;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李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从热量、光照、昼夜温差、病虫害等方面分析。该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有充足的光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冬季温度低,不利于害虫成活,农作物病虫害少。
(3)果蔬出口量大的原因从产量、品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政策的角度分析。该国耕地面积大,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该国成为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果蔬产量大,品质好;地理位置居中,距欧洲、西亚、北亚、东亚及中亚其他国家距离近;读图可知,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铁路成网,交通便利;受自然条件限制,周边很多国家地区缺乏水果种植条件,水果市场广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6东南亚中亚与西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南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洋流,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