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二章四边形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 ∶∠ B ∶∠ C ∶∠ D的值可以是( )A.1∶2∶3∶4 B.1∶2∶2∶1 C.2∶2∶1∶1 D.1∶2∶1∶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E,F分别在边AB,CD上,∠EFD=60°.若将四边形EBCF沿EF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则BE的长度为( )A.1 B. C. D.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上有一动点E,连接DE,以DE为边作矩形DEGF且边FG过点A.在点E从点B移动到点C的过程中,矩形DEGF的面积(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保持不变4、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哪组条件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OC,OB=OD B.AB=CD,AO=COC.AB=CD,AD=BC D.∠BAD=∠BCD,AB∥CD5、如图①,在▱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C→D→B运动,设点P经过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y是x的函数,函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则图②中的a值为( )A.3 B.4 C.14 D.186、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四个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互补 D.对角线相等7、如图,已知长方形,,分别是,上的点,,分别是,的中点,当点在上从点向点移动,而点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的长逐渐减少C.线段的长不变 D.线段的长先增大后变小8、将图1所示的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到图2,图2再对折后得到图3,沿图3中的虚线剪下并展开,所得的四边形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9、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改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10、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都为108°,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8 D.10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C,E为AB中点,若CE=3,则CD=____.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在有如下3个结论:①△ADG≌△FDG;②GB=2AG;③S△BEF=.在以上3个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3、如图,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当时,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D=3,AB=5,E是边DC上一点,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使得点D的对应点落在AE上,如果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B,那么DE的长度等于_____.5、五边形内角和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矩形ABCD中,(1)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E、F点,交BD于O点.(2)在(1)的条件下,求证:AE=CF.2、如图,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为原点,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轴的正半轴上,,,在边上取一点,将纸片沿翻折,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2)求、两点的坐标.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BC,,点E,F分别为垂足.(1)求证:△ABE≌△CDF;(2)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4、已知在与中,,点在同一直线上,射线分别平分. (1)如图1,试说明的理由;(2)如图2,当交于点G时,设,求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时,求的度数.5、【问题情境】如图1,在中,,垂足为D,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正确结论:①;②;③,这些结论是由古希酷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最先提出的,我们称之为“射影定理”,又称“欧几里德定理”.(1)请证明“射影定理”中的结论③.(2)【结论运用】如图2,正方形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点E在上,过点C作,垂足为F,连接.①求证:.②若,求的长.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略2、D【解析】【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EFD=∠BEF=60°,由折叠的性质得出∠BEF=∠FEB'=60°,BE=B'E,设BE=x,则B'E=x,AE=3-x,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2(3-x)=x,解方程求出x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A=90°,∴∠EFD=∠BEF=60°,∵将四边形EBCF沿EF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BEF=∠FEB'=60°,BE=B'E,∴∠AEB'=180°-∠BEF-∠FEB'=60°,∴B'E=2AE,设BE=x,则B'E=x,AE=3-x,∴2(3-x)=x,解得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能综合性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3、D【解析】【分析】连接AE,根据,推出,由此得到答案.【详解】解:连接AE,∵,∴,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确连接辅助线AE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略5、A【解析】【分析】由图②知,BC=6,CD=14-6=8,BD=18-14=4,再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BD高,进而求解.【详解】解:由图②知,BC=6,CD=14-6=8,BD=18-14=4,过点B作BH⊥DC于点H,设CH=x,则DH=8-x,则BH2=BC2-CH2=BD2-DH2,即:BH2=42-(8-x)2=62-x2,解得:则:,则,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6、B【解析】略7、C【解析】【分析】因为R不动,所以AR不变.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AR,因此线段EF的长不变.【详解】解:连接.、分别是、的中点,为的中位线,,为定值.线段的长不改变.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要三角形的边AR不变,则对应的中位线的长度就不变.8、B【解析】【分析】根据操作过程可还原展开后的纸片形状,并判断其属于什么图形.【详解】展得到的图形如上图,由操作过程可知: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拥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C【解析】【分析】因为R不动,所以AR不变.根据中位线定理,EF不变.【详解】解:连接AR.因为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则EF为的中位线,所以,为定值.所以线段的长不改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要三角形的边AR不变,则对应的中位线的长度就不变.10、A【解析】【分析】先求出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再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互为邻补角,∴每个外角是:180°−108°=72°,∴多边形中外角的个数是360°÷72°=5,则多边形的边数是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已知外角求边数的这种方法是需要熟练掌握的内容.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由AC⊥BC,E为AB中点,若CE=3,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得AB的长,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答案.【详解】解:∵AC⊥BC,E为AB中点,∴AB=2CE=2×3=6,∵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于是根据“”判定,再由,,为直角三角形,可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进而求出的面积.【详解】解:由折叠可知,,,,,在和中,,,故①正确;,正方形边长是12,,设,则,,由勾股定理得:,即:,解得:,,,故②正确;,,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3、18°##18度【解析】【分析】由“SAS”可证△DCE≌△BCE,可得∠CED=∠CEB=∠BED=63°,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BC=AB,∠DAE=∠BAE=∠DCA=∠BCA=45°,在△DCE和△BCE中,,∴△DCE≌△BCE(SAS),∴∠CED=∠CEB=∠BED=63°,∵∠CED=∠CAD+∠ADE,∴∠ADE=63°-45°=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DCE≌△BCE是本题的关键.4、【解析】【分析】如图,连接BE、BE′,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旋转变换的性质可得:AD′=AD=3,∠AD′E=∠D=9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D′=4,再运用等面积法可得:AB•AD=AE•BD′,求出AE=,再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BE、BE′,∵矩形ABCD中,AD=3,AB=5,∴∠D=90°,由旋转知,△AD′E′≌△ADE,∴AD′=AD=3,∠AD′E=∠D=90°,∵D′E′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B,∴∠AD′B=90°,在Rt△ABD′中,BD′===4,∵S△ABE=AB•AD=AE•BD′,∴AE===,在Rt△ADE中,DE===,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旋转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矩形性质和旋转性质,会利用等面积法求解是解答的关键.5、540°【解析】【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解即可.【详解】解: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故答案为:540°.【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答的关键.三、解答题1、 (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尺规作出图形即可.(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1)解:如图,直线EF即为所求作..(2)证明:在矩形ABCD中,AD=BC,∠ADB=∠DBC,∵EF为BD的垂直平分线,∴∠EOD=∠FOB=90°,OB=OD,在△EOD与△FOB中,,∴△EOD≌△FOB(ASA),∴ED=BF,∴AD-ED=BC-BF,即AE=CF.【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1)(10,8)(2)D(0,5),E(4,8)【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点的坐标;(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AO,OD=ED,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B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CE的长,可得E点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D的长,可得D点坐标;(1)解:∵,,∴点的坐标(10,8),故答案为:(10,8);(2)解:依题意可知,折痕AD是四边形OAED的对称轴,在Rt△ABE中,AE=AO=10,AB=OC=8,由勾股定理,得BE= =6,CE=BC-BE=10-6=4,E(4,8).在Rt△DCE中,由勾股定理,得DC2+CE2=DE2,又∵DE=OD,CD=8-OD,(8-OD)2+42=OD2,解得OD=5,D(0,5).所以D(0,5),E(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即可得证;(2)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矩形的判定即可得证.(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2)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四边形中,,四边形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矩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题关键.4、 (1)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解析】【分析】(1),,可知,进而可说明;(2)如图1所示,连接并延长至点K,分别平分,则设,为的外角,,同理,,得;又由(1)中证明可知,,进而可得到结果;(3)如图2所示,过点C作,则,,可得,由(1)中证明可得,在中, ,即,进而可得到结果.(1)证明:又在和中.(2)解:.理由如下:如图1所示,连接并延长至点K分别平分则设为的外角同理可得即.又由(1)中证明可知由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可得即.(3)解:当时,如图2所示,过点C作,则,即由(1)中证明可得在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即即即,解得:故.【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连接并延长,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证得是解题的关键.5、 (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解析】【分析】(1)由AA证明,再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称比例得到,继而解题;(2)①由“射影定理”分别解得,,整理出,再结合即可证明;②由勾股定理解得,再根据得到,代入数值解题即可.(1)证明:(2)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②在中,在,.【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涉及勾股定理、正方形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在中,DE平分,,则,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边形对角线的条数共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