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在中,若,则的度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二章四边形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O=CO B.AD∥BC C.AD=BC D.∠DAC=∠ACD2、如图,五边形中,,CP,DP分别平分,,则( )A.60° B.72° C.70° D.78°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D、BE为折痕,则∠EBD的度数( )A.80° B.90° C.100° D.110°4、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是( )A. B. C. D.5、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改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6、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C=6,BD=8,那么菱形ABCD的面积是( )A.6 B.12 C.24 D.487、如图,把一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角沿AE折叠,点D的对应点落在∠BAC内部.若,且,则∠DAE的度数为( )A.12° B.24° C.39° D.45°8、在中,若,则的度数是( )A. B. C. D.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为BC上一点,CE=6,F为DE的中点.若OF的长为1,则△CEF的周长为( )A.14 B.16 C.18 D.1210、数学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小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 B.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C.测量对角线长是否相等 D.测量3个角是否为直角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则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2、如图,在▱ABCD中,AC是对角线,∠ACD=90°,点E是BC的中点,AF平分∠BAC,CF⊥AF于点F,连接EF.已知AB=5,BC=13,则EF的长为__.3、在菱形中,,其所对的对角线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是__.4、如图,点E是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F,G,H分别是BE,BC,CE的中点,AF=6,则GH的长为_________.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上,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若OA=3OD,S菱形ABCD=16,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cm,∠BOC=120°,求矩形对角线的长.2、如图,在中,,,E、F分别为AB、CD边上两点,FB平分.(1)如图1,若,,求CD的长;(2)如图2,若G为EF上一点,且,求证:.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设点D落在D′处,BC交于点E.AB=6cm,BC=8cm.(1)求证AE=EC;(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已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大720°,求该正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80°,∠C=75°,∠ADE为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且∠ADE=125°,试求出∠B的度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故A正确;∴,故B正确; ∴AD=BC,故C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由,可求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与的角度和,进一步求得的度数.【详解】解: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的平分线在五边形内相交于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3、B【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BE=∠A′BE,∠DBC=∠DBC′,又∠ABE+∠A′BE+∠DBC+∠DBC′=180°,且∠EBD=∠A′BE+∠DBC′,继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BE=∠A′BE,∠DBC=∠DBC′,又∵∠ABE+∠A′BE+∠DBC+∠DBC′=180°,∴∠EBD=∠A′BE+∠DBC′=180°×=9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翻折变换的性质,三角形折叠以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全等,对应的角相等,得出∠ABE=∠A′BE,∠DBC=∠DBC′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设所求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熟记公式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因为R不动,所以AR不变.根据中位线定理,EF不变.【详解】解:连接AR.因为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则EF为的中位线,所以,为定值.所以线段的长不改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只要三角形的边AR不变,则对应的中位线的长度就不变.6、C【解析】【分析】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菱形ABCD的面积===2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7、C【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由长方形的性质得到,根据角的和差倍分得到,整理得 ,最后根据解题.【详解】解:折叠,是矩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折叠性质、数形结合思想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B【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选择正确的选项.【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基础题.9、B【解析】【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结合图形得出的周长为,再由中位线的性质得出,在中,利用勾股定理确定,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F为DE的中点,O为BD的中点,∴OF为的中位线且CF为斜边上的中线,∴,∴的周长为,∵,∴,∵,∴,∴,在中,,,,∴,∴的周长为,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运用各个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0、D【解析】【分析】矩形的判定方法有:(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由矩形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A、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能判定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故不符合题意;B、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不能判定形状,故不符合题意;C、测量对角线长是否相等,不能判定形状,故不符合题意;D、测量3个角是否为直角,若四边形中三个角都为直角,能判定矩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5cm【解析】略2、##3.5【解析】【分析】延长AB、CF交于点H,由“ASA”可证,可得AC=AH=12,HF=CF,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B、CF交于点H,∵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D=∠BAC=90°,∴,∵AF平分∠BAC,∴∠BAF=∠CAF=45°,在和中,,∴,∴AC=AH=12,HF=CF,∴BH=AH﹣AB=7,∵点E是BC的中点,HF=CF,∴EF=BH=,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3、【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证得△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O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由菱形的性质求出菱形的面积.【详解】解:如图所示:在菱形中,,其所对的对角线长为2,,,,,是等边三角形,则,故,则,故,则菱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得出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解题关键.4、6【解析】【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求解BE=2AF=12,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在矩形ABCD中,∠BAD=90°,∵F为BE的中点,AF=6,∴BE=2AF=12.∵G,H分别为BC,EC的中点,∴GH=BE=6,故答案为6.【点睛】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B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再根据中位线定理求出GH.5、(-2,-8)【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出,即,,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OB的长度.设,则,列等式,求出,则答案可解.【详解】 , 四边形ABCD为菱形,,,即,,,.设 则, ,即,,解得(舍去).在轴上,,即轴,则轴,.【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求出、、的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0cm【解析】【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BC=90°,AC=BD,OA=OC=AC,OB=OD=BD,推出OA=OB,求出等边三角形AOB,求出OA=OB=AB=5,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BOC=120°,∴∠AOB=180°﹣120°=60°,∵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AC=BD,OA=OC=AC,OB=OD=BD,∴OA=OB,∵∠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5cm,∴OA=OB=AB=5cm,∴AC=2AO=10cm,BD=AC=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OA、OB的长,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 (1)7(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可得∠EBF=∠CFB,再由∵FB平分,可得∠EFB=∠EBF,从而得到BE=EF=5,即可求解;(2)再CF上截取FN=FG,可得,从而得到∠BGF=∠BNF,再由∠GBF=∠EFD,可得到∠BFD=∠BNC,再根据BC⊥BD,∠BCD=45°,可得BC=BD,从而证得△BDF≌△BCN,进而得到NC=FD,即可求证.(1)解:在中,AB∥CD,AB=CD, ∴∠EBF=∠CFB,∵FB平分,∴∠EFB=∠CFB,∴∠EFB=∠EBF,∴BE=EF=5,∵AE=2,∴CD=AB=AE+BE=7;(2)证明:如图,再CF上截取FN=FG,∵,∴ ,∴∠BGF=∠BNF,∵ ,∠BFG+∠BGF+∠GBF=180°,∠GBF=∠EFD,∴∠BGF=∠BFN,∴∠BFN=∠BNF,∴∠BFD=∠BNC,∵BC⊥BD,∴∠CBD=90°,∵∠BCD=45°,∴∠BDC=∠BCD=45°,∴BC=BD,∴△BDF≌△BCN(AAS),∴NC=FD,∴CD=DF+FN+CN=2FD+FG,∵AB=CD,∴FG+2FD=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 (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证;(2)设,从而可得,先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的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得:,四边形是长方形,,,,.(2)解:四边形是长方形,,设,则,在中,,即,解得,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与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20条【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外角和是固定的360°,根据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等于720°,列方程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然后根据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得出此正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详解】解:设此正多边形为正n边形.由题意得:,解得n=8,∴此正多边形所有的对角线条数为:=20.答:这个正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有20条.【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边数与对角线条数,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以及对角线条数计算公式..5、150°【解析】【分析】先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DC的度数,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B的度数.【详解】解:∵∠ADE为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且∠ADE=125°,∴∠ADC=180°-∠ADE=55°,∵∠A+∠B+∠C+∠ADE=360°,∴∠B=360°-∠A-∠C-∠ADE=360°-80°-75°-55°=150°.【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定义,多边形的内角和,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练习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