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化学与能源开发(解析版)练习题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01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22化学与能源开发(解析版)练习题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01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22化学与能源开发(解析版)练习题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601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化学中考一轮过关讲练(鲁教版)
- 考点24化学与环境保护(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考点21化学与健康(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考点01化学真奇妙(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考点02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解析版)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考点03运动的水分子(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考点22化学与能源开发(解析版)练习题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2化学与能源开发(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源,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复习目标
1.知道常见新能源的种类,认识氢能源的优点;
2.知道氢能源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和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3.了解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知识梳理
一、能源
目前,社会常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此外还有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世界各国正在努力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二、清洁高效的氢能源
1.氢能源的优点:热值高、环境无污染、制取原料丰富。
2.用途:(1)做火箭、航天飞机、导弹和燃氢汽车的燃料;
(2)冶炼、焊接或切割金属;
(3)用作化工原料。
3.未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技术问题、运输技术问题等。
三、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有能量变化,这就是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化学能可转化为其他能量,如热能、电能等。化学电池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用的电池主要有:
①一次电池,如干电池;
②二次电池,如蓄电池、锂电池;
③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由多孔金属正、负电极和导电液等组成。工作时,把氢气通进负极室,正极室通入氧气。这类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太空站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除了向宇宙飞船提供电能外,发电后的产物——水还可作为宇航员的饮用水。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灭火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
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
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答案】B
【分析】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详解】
A、油锅起火,立即锅盖盖灭,油不溶于水,会浮在水表面,继续燃烧,错误;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了氧气,正确;
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错误;
D、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降低可燃气体浓度,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错误。
故选B。
2.(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实验设计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氯化钙和盐酸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
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出现水雾的是氢气,可以区分。
C、棉线灼烧有烧纸气味。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可以区分。
D、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几乎不溶解的是碳酸钙,可以区分。
故选A。
3.(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详解】
A、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如分子、中子,错误。
B、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中元素化合价不变,但是化合反应,错误。
C、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错误。
D、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4.(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B.电动公交车的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开发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助于实现农业良性发展
D.研究发现“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青少年应远离“电子烟”
【答案】C
【详解】
A、缺铁容易导致贫血,错误。
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错误。
C、开发与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助于实现农业良性发展,正确。
D、“电子烟”中不含尼古丁,但会导致不良习惯,青少年应远离“电子烟”。错误。
故选C。
5.(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答案】C
【详解】
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改变,不符合题意;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
C、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越充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可淡化海水
B.利用锰结核可获取多种金属
C.利用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可以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详解】
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选项正确;
B、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所以利用锰结核可获取多种金属,故选项正确;
C、石灰乳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含氢氧根离子,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选项正确;
D、可燃冰主要成分为水合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D。
7.(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的桔杆就地焚烧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
【答案】C
【详解】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主题。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合理重复利用资源,符合主题。
C、将农田中的桔杆就地焚烧会排放多种空气污染物,不符合主题。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符合主题。
故选C。
8.(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在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少、甚至会有浮渣产生,而在软水中则会产生丰富的泡沫;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灼烧羊毛后有烧焦的头发味,而灼烧涤纶后有烧纸味,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符合题意;
D、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钾肥使作物抗倒伏,不得“软骨病”;如果混合使用,氯化铵会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水,而氨水易分解、挥发,造成氮肥流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l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B
【详解】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防止引起爆炸,正确;
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区域内严禁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错误;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正确;
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正确。
故选B。
10.(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使面包松软
B.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
【答案】D
【详解】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使面包松软,不符合题意;
B、高楼失火时,容易断电,乘坐电梯逃生,会引发更大的危险,故禁止乘坐电梯,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不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答案】B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
故选B。
12.(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
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
【答案】B
【详解】
A、光子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能生成新物质,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物理变化也能获得能量,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答案】B
【详解】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溶于水和水反应,通过对比实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得更扁,说明CO2与NaOH能发生反应,正确;
B、硝酸钾和水不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干棉球燃烧;湿润的棉球中水蒸发使温度降低棉球不燃烧;对比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装置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能验证,正确。
故选B。
14.(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D.
【答案】D
【详解】
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C、C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
故选D。
15.(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B.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C.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D.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答案】A
【详解】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但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不正确;
B、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蒸馏可得到纯水,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D、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水汽化时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酸雨的pH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04原子的构成(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的的发现,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7碱及其性质(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3燃烧与灭火(解析版)练习题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