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课件46张
展开一、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1、取材自由广泛: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集中鲜明。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或(1)写景散文 (2)状物散文 (3)叙事散文 (4)说理散文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1、抓抒情议论句;2、抓过渡句;3、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
题型一: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行文结构、主题表达、写作技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 ②结构上
(2016·江苏省泰州中学质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14.简述第⑤段画线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内容上:插入中国人和麦子结下的情缘,突出表现人与麦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结构上:启下,引出下文人们对于麦子的情结。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2) 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 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二:引文的作用答题格式(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③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例: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在母语的屋檐下》
题型三: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1、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写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读者有什么感受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三种类型语句:1. 含蓄句2. 技巧句3. 结构句4. 主旨句
题型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 含蓄句(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句)
《歌德之勺》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相关语境: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
答: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器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或“去接通歌德那颗伟人的灵魂”也可)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找关键+巧分析+建答案)
分析句子找出句中关键词锁定区间
结合语境分析由表层义到情感义
按点组织答案,尽量用上下文中关键词语,忌完全照搬原文
(2015·北京卷第25题,文本《说起梅花》见第136页)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在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2. 技巧句(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
《时间怎样地行走》相关语境: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分析: 析修辞,比喻,本体是“白发”。 抓关键词,“刺痛”,表吃惊、哀叹之情。 结合语境,哀叹的是时间的流逝
答案: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根银白的头发的刺眼,形象地表现了白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惊叹岁月的流逝。
第一步 分析句子,确定手法第二步 “还原”手法,分析表达效果第三步 组织答案,答出作用+情感态度
答题模式:点明手法+(作用)+情感
答案: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根银白的头发的刺眼,形象地表现了白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惊叹岁月的流逝。
二、(2015·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考试第14题,文本《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见第142页)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答:选取村庄这个代表性事物,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的角度描写了村庄衰落的情景,表达了对村庄被遗弃的痛惜;句式灵动活泼,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
⑩在村里转转。我越发觉得老人的话富有深意。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就连那些鸡鸭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虫子们的叫声则如海啸般扑来。放眼四围,各种莫名的草正涌过来,是绿色的海洋,是碧绿的潮水,当然,这群野草丛中闪现着灯笼草的身影。
3. 结构句(在文章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答: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第一步 找准位置第二步 对应分析第三步 组织答案
(2016·江苏省泰州中学质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12.文章开头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它是全文的总领句,呼应题目,引出下文;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赞扬麦子和农民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4. 主旨句(文章的中心句或者主题句)
(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
答:①祖屋具有灵性,也经常思念过去的人和事。②祖屋的主人,对祖屋与故乡、亲人与亲情充满思念与不舍。③人与祖屋息息相通,对逝去的岁月与事物都充满思念。
第一步 理解字面意思第二步 概括文章主旨第三步 组织形成答案
(2016·江苏省苏北四市期末调研第15题,文本《人生树下》见第225页)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答:①我们没有了树,犹如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这四点概括了本文的主旨)
第一步 分析句子第二步 结合语境(上下文)一一对应解释第三步 组织答案
全面作答不漏点(分点作答)
(手法)+表层意+语境意(情感)
1.对语句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全文的阅读理解之上,要有“整体意识”,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2.任何内容都为中心服务,我们在做题时要始终保持一种“中心意识”,作者的情感或主旨就或多或少的成为了答案的一部分。3.重要句子往往不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把几种方法割裂开来,要综合运用。
语言特点赏析角度:1.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形象生动、亲切自然)2.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典雅 含蓄蕴藉 富有文采 质朴平实 严谨 精确准确 ) 地域特色 时代特色
3. 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音韵美 生动形象 简洁明快 句式活泼)4.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 ②.平和冲淡③.苍劲雄健 ④.绚丽浓艳 ⑤.清婉隽永 ⑥.形象含蓄 另如:准确简练、 生动形象、行云流水、幽默辛辣,含蓄隽永、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明快,典雅厚重 富有书卷气, 凝练传神……
题型六:关于题目的作用 提示(要点) ①概括内容作用, ②提示主旨作用, ③线索作用, ④修辞(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作用。 ⑤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标题的意蕴: 19.本文题目“寻声楚吟缓缓归”意蕴丰富。“楚吟”包含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6分)
19.“楚吟”含义:①屈原那些表达对纯粹美的追求的伟大楚辞。②乡人在祭奠仪式上追慕屈原,用楚音吟唱的诗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诗意,创作、吟唱的诗歌。③作者参加三闾骚坛诗会,找到心灵归宿后创作的仿楚辞习作。
表层意、比喻义、象征义、借代意、双关意、主旨意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作者感情或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结构思路
探究性性试题特点:①开放性 A、见解独到 B、观点深刻②限制性 A、关注显性信息(题干中明确规定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 ) B、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本文,结合实际)
探究性性试题回答要注意:(1)有明确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3)联系现实分析。(4)作结论。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粮食》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考情分析,散文阅读技巧初探,从散文特点说去,阅读技巧初探,散文阅读要点,形散神聚,散文特点,➡抒情,事物A,事件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的概念,散文的基本类型,要点探究,答题术语例说,答题宗旨与要求,五开头段的作用,六结尾段的作用,七中间段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课件30张: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课件30张,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的特点,一预想寻旨,二抓点连线,三寻象悟境,四品味语言,五鉴赏写法,答题技巧,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