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体的内能习题课件ppt
展开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容相同D.将一个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也必减半
请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三个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比热容比较小
(2020•莱芜区)如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低B.海水吸收热量比砂石吸收热量多C.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多D.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3,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2:3 D.4:1
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之比是5:1,质量之比是1:2,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则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5:3 B.3:5 C.15:4 D.15:1
质量为500 g的金属块,温度从100 ℃降低到20 ℃共放出了3.52×104 J的热量,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A.0.88×103 J/(kg•℃) B.0.44×103 J/(kg•℃)C.0.22×103 J/(kg•℃) D.0.11×103 J/(kg•℃)
原来温度相同的甲、乙两块铁,已知m甲=3m乙,对它们分别加热,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当它们接触时( )A.温度从乙传给甲 B.热量由甲传给乙C.热量由乙传给甲 D.甲、乙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2020•黑龙江)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汤的质量为2 kg,初始温度为20 ℃,将温度升高80 ℃,汤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 J/(kg•℃)]
【点拨】汤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103J/(kg•℃)×2 kg×80℃=6.4×105J。
在1标准大气压下,木炭燃烧时放出了4.5×106 J的热量,能使15千克30 ℃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点拨】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多少、物体的质量、物体变化的温度无关。这是针对物质状态没有变化时而言的,但由于学生不清楚,从而误认为物质的比热容不会由于状态变化而改变。事实上物质的比热容会随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多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
(中考•徐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________;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_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________。
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 500 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看出C点的内能________B点的内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像还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________CD段的比热容(第一空与第三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中考•宜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60 ℃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如图所示)。
(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 000 kg,进水温度为55 ℃,出水温度为40 ℃。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解:水释放的热量:Q=cm(t-t0)=4.2×103 J/(kg·℃)×1 000 kg×(55 ℃-40 ℃)=6.3×107 J。
(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请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利用这一特性。
解:由热量公式:Q=cmΔ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c较大,在温度变化量Δt一定时,相等质量的水释放的热量较多。
水从落差为75 m高的瀑布顶端落下,如果开始时水的势能的20%用来使水的温度升高,则水落下后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g取10 N/kg)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比热容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比热容习题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显示,习题链接,可再生,1×105J,×104,92×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裂聚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白细胞,血小板,细胞核,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蛋白质和铁,抗凝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