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3.4.3滑轮与滑轮组 习题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74495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浙教版第4节 简单机械习题课件ppt
展开(中考·梅州)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较大B.F3较大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如图,物体所受重力是160 N,不计摩擦及滑轮的重,当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力F为__________N,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若物体在10 s内被提高2 m,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___W。
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中考•桂林)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________(填“动”或“定”)滑轮,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施加的拉力F是________N。
(中考•荆门)滑轮在中世纪时就被应用于战场,如图所示,弓箭手用200 N的平均拉力通过滑轮组将弦拉满到弓上射击,若动滑轮移动了90 cm(不计滑轮和绳重、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滑轮组是为了省功,从而节省体能B.使用滑轮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方便用力C.使用滑轮组是为了省力D.使用滑轮组时弓箭手做的功为180 J
(中考•郴州)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 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A.70 N B.100 N C.105 N D.110 N
如图所示,G=200 N,滑轮重G′=40 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A.F=440 N,并向上移动4 mB.F=440 N,并向上移动1 mC.F=240 N,并向上移动4 mD.F=240 N,并向上移动1 m
【点拨】此题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正常使用时是将物体挂在轮轴上,拉绳子的一端。而特殊使用方法恰好相反。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不能省力但能够省一半的距离。由于动滑轮的摆放位置发生变化,学生对动滑轮的本质特征理解不清,无法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会误认为动滑轮在任何情况下都省力。因此只要能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就能作出判断。
(2020•凉山州)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
(2020•威海)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 kg,物体重1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不考虑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中考·包头)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2 N的力F1拉重为1 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以0.6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6 N B.拉力F2的大小为10 NC.拉力F2的功率为1. 2WD.拉力F1的功率为0.4 W
用滑轮按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方式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F2>F3 B.F2>F3>F1C.F2<F1<F3 D.F3<F1<F2
(中考•漳州)如图所示,站在小车上的男孩在绳子末端施加50 N的水平拉力F,物体M和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相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速度为0.2 m/s,小车速度为0.3 m/s,则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为______N,2 s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
(中考•汕尾)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
若要用10牛的拉力提起重40牛的物体,则可以应用( )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杠杆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 )
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定滑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考虑到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
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定滑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应该挂在绳子自由端,
其读数才是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值
可以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
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 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________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取10 N/kg)
【点拨】如图,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但整个装置不是由一股绳子缠绕而成,绳子上的力不相等,F3=F1+F2=2F2;由题知人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人和吊篮受力平衡,人和吊篮受到向上的拉力和重力为平衡力,所以F3+F1+F2=G,又知道人的质量和吊篮的质量,据此求拉力。
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通过滑轮组连接在电杆C上。
(1)配重D是n个混凝土圆盘(图中只画出3个),每个盘的质量是m。按图示的配置,钢缆在B端所受的拉力大约是多少?
(2)如果只考虑B端的牢固性,本来可以把它直接固定在电杆C上,也可以用一个很硬的大弹簧连接B和C,实际上却用滑轮组来连接,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解:机车运行中,拾电器会把输电线向上托起。如果使用两端固定的钢缆,悬线会因此松弛,输电线将左右摇摆,有可能脱离拾电器造成断电事故。使用滑轮组可以保证输电线的高度变化时钢缆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如果用弹簧代替滑轮组,情况好于两端固定的钢缆,但钢缆的张紧程度仍随弹簧的长度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不易确定钢缆的最佳长度。
(中考•广东)如图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配重、缆绳、滑轮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连接轿厢的两根缆绳非常靠近,轿厢空载时的重量是3 100 N,配重的重量是3 000 N,某次电梯载货量的重量是1 000 N,当电梯匀速上升15 m,所用的时间为10 s,不计缆绳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在此运动过程中,求:
(1)轿厢的速度大小。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W=Gh=3 000 N×15 m=4.5×104 J。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课件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习题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裂聚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白细胞,血小板,细胞核,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蛋白质和铁,抗凝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