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微小的生命体》教案(精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2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五年级下册2 微小的生命体教案
展开2.微小的生命体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的第2课。
本课遵从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内容的,所不同的是认识的对象不一样,即:上一课从发现到认识多种形态的对象是细胞,而本课是微生物。
第一个部分,发现微生物,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制作“小水塘”,让微生物在水中大量繁殖,然后,安排学生在教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从而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个活动,介绍列文虎克与其发现微生物的的资料,了解科学家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和发现。
第二部分,观各类微生物的图片,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群体的认知,引导学生发现微生物不仅有多种形状,而且大小也有巨大差别。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字,说出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的分布极广。
2.能在比较图片中物体的形状中,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3.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
【教学准备】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传统显微镜,广口瓶,腐烂和新鲜的树叶、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杯富含微生物的水问:“烧杯里有什么?”
学生:水
2.那除了水还有什么呢?
3.教师谈话:如果说里面还有其他活着的生物你们信吗?
(二)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
2.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些土。
3.把瓶子放在有阳光德窗边。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三)用显微镜观察
1.观看显微镜使用的微视频
2.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什么发现
3.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显微镜使用规范
4.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画在记录单上。
5.讲解:微生物室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6.阅读关于列文虎克与微生物发现的相关资料,谈感受。
(四)观察与交流
1.讲解: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2.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五)总结
1.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把它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2.谈谈收获。
【教学后记】
小学科学2 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a href="/kx/tb_c40238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落实,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2 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2 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a>,共5页。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2381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入,学习新课,课堂总结,学生活动手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