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曹刿论战【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2.品析“论战”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曹刿(guì) 又何间(jiàn)焉 肉食者鄙(bǐ) 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登轼(shì)而望之 夫(fú)战,勇气也 吾视其辙(zhé)乱 望其旗靡(mǐ)2.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语调: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3.资料链接:小知识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秦晋崤之战前(633年)关于《左传》:代表先秦文学的最高成就。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关于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双目失明。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鲁国人,曾任鲁太史。著《左传》、《国语》。学习与研讨曹刿论战第一段的学习与研讨: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一、翻译下列重点文言字词(1)齐师伐我。 (2)公将战。 (3)曹刿请见。 (4)肉食者谋之 (5)又何间焉? (6)肉食者鄙 (7)未能远谋。 (8)衣食所安 (9)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0)小惠未遍 (11)民弗从也。 (12)牺牲玉帛 (13)弗敢加也 (14)必以信 (15)小信未孚 (16)神弗福也 (17)小大之狱 (18)虽不能察 (19)必以情 (20)可以一战 (21)战则请从 二、翻译重点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三、文段重点问题研讨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2.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3.就本文段分析概括曹刿的性格特点?本文段塑造曹刿的形象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段的学习研讨: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一、翻译下列重点文言字词(1)公将鼓之 (2)齐人三鼓 (3)公将驰之 (4)登轼而望之 (5)遂逐齐师。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齐人三鼓。 2.齐师败绩。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遂逐齐师。 三、问题研讨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3.分析本文段中曹刿的形象。 第三段的学习研讨: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一、翻译下列重点文言字词(1)既克 (2)公问其故 (3)夫战 (4)彼竭我盈 (5)惧有伏焉 (6)望其旗靡 (7)故逐之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问题研讨1.概括本文段的内容。 2.从本段的论战中分析曹刿的形象。 总结全文1.本文的写作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曹刿 鲁庄公3.全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学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