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优秀综合训练题
展开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就能缩短河道长度.可以解释这一做法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线段比直线短
2、延长线段至点,分别取、的中点、.若,则的长度( )
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3、①线段,AB的中点为D,则;②射线;③OB是的平分线,,则;④把一个周角6等分,每份是60°.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已知,则∠A的补角等于( )
A. B. C. D.
5、如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BOC=20°,则∠AOD等于( )
A.160° B.140° C.130° D.110°
6、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传统智力玩具,由正方形分割成七块板组成(如图),则图中4号部分的小正方形面积是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7、如图,点A,B在线段EF上,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A:AB:BF=1:2:3,若MN=8cm,则线段EF的长为( )cm
A.10 B.11 C.12 D.13
8、校园中常常看到“在草坪上斜踩出一条小路”,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这一不文明现象,其原因为( )
A.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点之间的连线段有无数条 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9、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B.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
C.∠β+∠AOB=∠AOC
D.∠AOC也可用∠O来表示
10、若一个角为45°,则它的补角的度数为( )
A.55° B.45° C.135° D.1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线段AC,点D为AC的中点,B是直线AC的一点,且,,则______.
2、北京时间21点30分,此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度是____________.
3、在数轴上,点A(表示整数a)在原点O的左侧,点B(表示整数b)在原点O的右侧,若|a﹣b|=2022,且AO=2BO,则a+b的值为___.
4、在同一平面内.O为直线AB上一点.射线OE将平角∠AOB分成∠AOE、∠BOE两部分.已知∠BOE=α.OC为∠AOE的平分线.∠DOE=90°.则∠COD=______(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
5、如图,邮局在学校( )偏( )( )°方向上,距离学校是( )米.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已知线段AB=12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1)若AC=4cm,EF=___cm;
(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2、已知∠AOB是直角,∠AOC是锐角,OC在∠AOB的内部,OD平分∠AOC,OE平分∠BOC.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求出∠DOE的度数;
(3)若将条件“∠AOB是直角”改为“∠AOB为锐角,且∠AOB=n°”,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DOE的度数.
3、如图,点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C=6cm,BD=2cm.
(1)求线段AD的长;
(2)若点E在直线AD上,且EA=3cm,求线段BE的长.
4、点是直线上的一点,,平分.
(1)如图,若,求的度数.
(2)如图,若,求的度数.
5、已知:点C、D、E在直线AB上,且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DB的中点,若点C在线段EB上,且DB=6,CE=1,求线段AB的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由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就缩短了河道的长度,涉及的知识点与距离相关,从而可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析.
【详解】
解: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就能缩短河道长度.可以解释这一做法的数学原理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掌握“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生活现象”是解本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如图分两种情况讨论①②;用已知线段表示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知
①如图1
∵,
∴;
②如图2
∵,
∴;
综上所述,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找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3、B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中点的定义,射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周角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解:①线段,AB的中点为D,则,故原判断正确;
②射线没有长度,故原判断错误;
③OB是的平分线,,则,故原判断错误;
④把一个周角6等分,每份是60°,故原判断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点的定义,射线的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周角的定义等知识,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
【分析】
若两个角的和为 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根据互补的含义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A的补角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互补的含义,掌握“利用互补的含义,求解一个角的补角”是解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
【分析】
如图可以看出,∠BOC的度数正好是两直角相加减去∠AOD的度数,从而问题可解.
【详解】
解:∵∠AOB=∠COD=90°,∠BOC=20°,
∴∠AOD=∠AOB+∠COD-∠BOC=90°+90°-20°=160°.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发现几个角之间的关系.
6、C
【解析】
【分析】
把正方形进行分割,可分割成16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号是正方形,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详解】
解:把大正方形进行切割,如下图,
由图可知,正方形可分割成16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号正方形,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
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七巧板,正方形的性质,能够正确的识别图形,明确4号部分的正方形是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由于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那么线段MN可以用x表示,而MN=8cm,由此即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EF的长度.
【详解】
解:∵EA:AB:BF=1:2:3,
可以设EA=x,AB=2x,BF=3x,
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
∴MA=EA=x,NB=BFx,
∴MN=MA+AB+BN=x+2x+x=4x,
∵MN=16cm,
∴4x=8,
∴x=2,
∴EF=EA+AB+BF=6x=12,
∴EF的长为12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8、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原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
解:校园中常常看到“在草坪上斜踩出一条小路”, 其原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的表示方法表示各个角,再判断即可.
【详解】
解: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正确,故本选不符合题意;
C、∠β表示的是∠BOC,∠β+∠AOB=∠AO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OC不能用∠O表示,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角的表示方法的应用,主要检查学生能否正确表示角.
10、C
【解析】
【分析】
根据补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一个角为45°,
∴它的补角的度数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2cm或8cm##8cm或2cm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则不可能在的左侧,则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在线段上时,②当点在点的右侧时,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以及线段和差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①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
,,
即
解得
②当点在点的右侧时,如图,
,,
即
解得
综上所述,或
故答案为:2cm或8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和差的计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2、10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3、9点所在直线和6、12点所在直线垂直,通过角度的乘除和和差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
∵3、9点所在直线和6、12点所在直线垂直
∴北京时间21点30分时,分针和x的夹角为:
∴此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度是:
故答案为:10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度的乘除和和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3、-674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和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可求出OA,OB的长,进而确定a、b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a﹣b|=2022,即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A,与表示数b的点B之间的距离为2022,
∴ AB=2022,
∵且AO=2BO,
∴OB=674,OA=1348,
∵点A(表示整数a)在原点O的左侧,点B(表示整数b)在原点O的右侧,
∴a=﹣1348,b=674,
∴a+b=﹣1348+674=﹣674,
故答案为:﹣674.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表示数,代数式求值以及绝对值的定义,掌握数轴表示数的方法,绝对值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4、或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射线OD、OE在直线AB的同侧;射线OD、OE在直线AB的异侧;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互补、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①当射线OD、OE在直线AB的同侧时,如图所示
∵OC为∠AOE的平分线
∴∠1=∠2
∵∠AOE+∠BOE=180°,∠BOE=α
∴∠AOE=180°−α
∴
∴
②当射线OD、OE在直线AB的异侧时,如图所示
∵OC为∠AOE的平分线
∴∠1=∠2
∵∠AOE+∠BOE=180°,∠BOE=α
∴∠AOE=180°−α
∴
∴
综上所述,∠COD=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互补的定义,角的和差关系等知识,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注意分类讨论.
5、 北
东 45 1000
【解析】
【分析】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于是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
解:邮局在学校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学校 1000米.
故答案为:北,东,45,100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解答题
1、 (1)7
(2)不改变,EF=7cm.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线段BD,然后再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出AE,BF即可;
(2)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证明EF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
(1)
解:∵AB=12cm,CD=2cm,AC=4cm,
∴BD=AB-CD-AC=6(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2(cm),DF=BD=3(cm),
∴EF=CE+CD+DF=7(cm);
故答案为:7;
(2)
不改变,
理由:∵AB=12cm,CD=2cm,
∴AC+BD=AB-CD=10(cm),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CE=AC,DF=BD,
∴CE+DF=AC+BD=5(cm),
∴EF=CE+CD+DF=7(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距离,熟练掌握线段上两点间距离的求法,灵活应用中点的性质解题是关键.
2、 (1)见解析
(2)45°
(3)n°
【解析】
【分析】
(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
(3)利用(2)中,结论解决问题即可.
(1)
解:图形如图所示.
,
(2)
解:∵OD平分∠AOC,OE平分∠BOC,
∴∠DOC=∠AOC,∠EOC=∠BOC,
∴∠DOE=(∠AOC+∠BOC)=∠AOB,
∵∠AOB=90°,
∴∠DOE=45°;
(3)
解:当∠AOB为锐角,且∠AOB=n°时,由(2)可知∠DOE=n°.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1)
(2)BE=5或11
【解析】
【分析】
(1)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2)分当点E在点A的左侧时和当点E在点A的右侧时两种情况,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1)
解:因为点B为CD的中点,BD=2cm,
所以CD=2BD=4cm,
又因为AC=6cm,
所以AD=AC+CD=10cm;
(2)
解:当点E在点A的左侧时,如图所示:
则BE=EA+CA+BC,
因为点B为CD的中点,
所以BC=BD=2cm,
因为EA=3cm,CA=6cm,
所以BE=2+3+6=11(cm).
当点E在点A的右侧时,如图所示:
∵AC=6cm,EA=3cm,
∴BE=AB﹣AE=AC+BC﹣AE=6+2﹣3=5(cm).
综上,BE=5cm或11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4、(1)=25°;(2)
【解析】
【分析】
(1)结合题意,根据平角的性质,得,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设,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结合,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得;再通过角度和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是一个平角
∴
∴
∵
∴
∴;
(2)设,则
∵平分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角平分线、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余角、角度和差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
5、线段的长为10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 ,,,将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点E是线段的中点,且
∴
∵
∴
∵点D是线段的中点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线段的数量关系.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点C,下列各角中,为锐角的是,如图,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则∠A的补角等于,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A,如图所示,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