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1页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2页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细胞工程 基础过关(解析版)练习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共12页。
    2 细胞工程基础过关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不用于大田生产【答案】C【解析】A→D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从繁殖原理上分析,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植株D是二倍体植株,植株G是单倍体植株,体内的染色体组数不同,B正确;E→G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D正确。                            2.如图为通过矮牵牛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B.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过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过程是脱分化过程,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B正确;过程再生细胞壁不需要秋水仙素诱导,C错误;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具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因此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3.下列属于微型繁殖的是  A.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B.胡萝卜根的形成层繁殖C.杨树的扦插繁殖 D.果树的嫁接繁殖【答案】B【解析】人们形象地把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叫作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ACD项所描述的均属于营养生殖,只有B项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微型繁殖。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主要是有机营养成分、无机营养成分、激素和琼脂【答案】D【解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离体、一定的营养条件、无菌、适宜的外界环境等,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完整的植株,也可能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相关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5.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  A.用胃蛋白酶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B.充入5%CO2以刺激细胞正常呼吸C.加入经高压蒸汽灭菌的血清以提供营养D.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答案】D【解析】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A错误;充入5%CO2是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加入血清为动物细胞提供营养,高压蒸汽灭菌会破坏血清中的活性成分,C错误;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D正确。6.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可表示干细胞的自我更新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D.abc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a过程可表示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干细胞,A正确;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可以分化出特定功能的细胞,B正确;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即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abc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D错误。7.动物细胞融合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之一,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B.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为单核或多核细胞C.常用的诱导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D.也称细胞杂交,可由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杂交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A错误;融合后形成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B错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属于化学诱导剂,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D正确。8.科学家以COVID19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了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诊断是否感染COVID19B.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针对COVID19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D.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答案】A【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之一就是用于病原体的鉴定,A正确;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不能增殖,因此无法直接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B错误;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可能是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瘤细胞与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与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抗体,这是早期制备抗体的方法,该过程中制备的抗体并非单克隆抗体,D错误。 9.草莓皱缩病毒SCV感染草莓时,会使其叶片扭曲皱缩,植株矮化,导致减产。为了能快速有效检测出该病毒,研究人员利用SCV的病毒粒子免疫健康小鼠,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免疫小鼠体内分离获得的B细胞可无限增殖B.在获得能分泌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C.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草莓是否感染SCV是利用了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D.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答案】A【解析】从免疫小鼠体内中分离获得的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A错误;在获得能分泌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草莓是否感染SCV是利用了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C正确;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正确。 10.下列不属于胚胎工程技术的是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C.杂交瘤技术  D.胚胎分割【答案】C【解析】胚胎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杂交瘤技术属于细胞工程技术。11.下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等结构  B.图中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C.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化开始于桑葚胚期  D.胚胎从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答案】C【解析】图中是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盘或胎膜,A正确;是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B正确;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C错误;是透明带,胚胎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D正确。12.体内受精、体外受精的共同点是  A.均需在输卵管完成受精 B.均需采集卵母细胞C.均需采集精液 D.受精前精子均需获能【答案】D【解析】体外受精在体外专门的受精溶液中进行,A错误;体内受精不需要采集卵母细胞,B错误;体内受精不需要采集精液,C错误;任何形式的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都需要获能,D正确。13.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B.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C.“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D.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答案】B【解析】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所以在胚胎移植中红安格斯牛应作为供体,供体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A正确;本地黄牛只是为优良胚胎的发育提供子宫环境,故不需要对其采取超数排卵技术,B错误;胚胎移植中供体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所以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动物个体的繁殖能力,C正确;对受体的选择,应选择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D正确。14.下图为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B.乙过程将采集到的卵子和精子混合完成受精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D.丁过程中必须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答案】A【解析】甲过程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A确;乙过程表示体外受精,需将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完成受精,B错误;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完成受精,而受精卵要移入发育培养液继续培养,C错误;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生理状态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D错误。1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B.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电融合法、PEG融合法、灭活的病毒诱导法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答案】D【解析】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但植物细胞不能直接融合,需先去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灭活的病毒诱导法只适用于动物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核移植克隆的动物,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愈伤组织是由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其分化程度通常比外植体要高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答案】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感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正确;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C正确;在诱导生根的过程中,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因此生根时,培养基中会含有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D正确;愈伤组织是未分化细胞,而外植体通常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外植体的分化程度通常比愈伤组织高,B错误。17.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答案】ABC【解析】限制获得更多早期胚胎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卵母细胞,所以应该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雌鼠超数排卵,A错误;细胞a和细胞b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所以两细胞的核基因应该是相同的,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囊胚期细胞b已经分化形成了滋养层细胞,所以全能性降低,B错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一段时间,消化了细胞间的蛋白质,从而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一般将动物细胞置于含95%空气加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D正确。18.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ADSCs可在不同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定向分化为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另有研究发现注射ADSCs可显著减少某些疾病中的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分裂的ADSCs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B.ADSCs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C.ADSCs在诱导剂作用下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注射ADSCs能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实现的【答案】ABD【解析】在细胞周期中,间期占比为90%95%,故连续分裂的ADSCs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A正确;由题意可知:ADSCs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B正确;ADSCs在诱导剂作用下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故推测注射ADSCs能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实现的,D正确。 19.下列关于高产奶牛克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供体牛体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时,不可能发生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B.培养至M Ⅱ中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能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C.通过电刺激促进供体与去核受体细胞两两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D.胚胎移植时,应将重组细胞直接移入代孕母牛的子宫【答案】AD【解析】体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时,会发生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A错误;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含有能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B正确;通过电刺激可以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C正确;胚胎移植时,应先将重组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再把早期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子宫,D错误。 20.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外受精等技术可培育出与母本遗传物质相同的试管牛B.核移植等技术可培育具有亲本优良性状的克隆牛C.胚胎分割等技术可提高优良牛胚胎的利用率D.胚胎移植等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答案】BCD【解析】体外受精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故试管牛的遗传物质与母本不同,只含有母本一半的核基因,A错误;核移植属于无性繁殖,可培育具有亲本优良性状的克隆牛,B正确;胚胎分割可以把胚胎分为若干份,经移植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提高优良牛胚胎的利用率,C正确;胚胎移植中,供体母牛只需要提供有优良性状的胚胎,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可充分发挥优良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21.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如表进行预实验。品种B组织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生长素浓度μmol/L诱导形成愈伤组织m1n1诱导形成幼芽m2n2诱导生根m3n3据表回答:1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__阶段。3为确定品种A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μmol/L4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 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答案】1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2 3m11.0 4浸泡法长时间处理 沾蘸法短时间处理 5【解析】1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是因为其富含分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更容易。2阶段分别涉及脱分化、再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在这些阶段都发生了变化,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因为m1 μmol/L为品种B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中的细胞分裂素浓度,所以确定品种A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时,若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设置的浓度由低到高应依次为m11.0m10.5m1m10.5m11.0单位均为μmol/L4用浸泡法处理幼芽时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处理时间较长,用沾蘸法处理幼芽的时间较短,使用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二者均可以得到最佳生根效果。5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阶段中部分细胞可能已发生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故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两个阶段的材料,并非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会加倍;而阶段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都由已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分化程度较低,分裂能力较强,该阶段中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更容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22.现有甲、乙两个番茄品种染色体数2n24,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5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5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番茄品种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而形成的植株是________倍体。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___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融合后形成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4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大于5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能分化的细胞团的基因型是________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答案】1单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PEG 34再生出细胞壁 5愈伤组织 6AaBb 24【解析】1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植株是单倍体。2叶肉细胞有细胞壁,因此要制成原生质体时,先要把细胞壁分解掉,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3人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若只考虑两两结合的情况,会出现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甲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乙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及甲和乙细胞相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4原生质体长出了新的细胞壁,说明细胞融合成功。5细胞融合后形成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6大于5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隐性纯合基因aabb有致死作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存活,即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团存活。由杂种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24条。23.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____。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2取小鼠甲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单细胞悬液 3选择培养基 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 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4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解析】1实验前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其目的是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2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从健康动物体内取出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单细胞悬液。3图中筛选1采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才能生存。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就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24.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华华。回答下列问题:1中中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减半”“加倍不变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____大于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________相同不同,性染色体组合________相同不同【答案】1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 不变 2小于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3相同 不同【解析】1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与核供体相比,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2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所以,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明显低于体细胞核移植。3哺乳动物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分别以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为供体,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其性染色体组合不同。25.Leigh氏综合征是一种攻击神经系统的严重神经障碍,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中。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为患有Leigh氏综合征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授受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请根据男婴孕育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母亲的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的原因是________。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________、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等技术。2图示过程中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________“A”“B”。取卵之前,该母亲需要注射________激素。3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桑葚胚或________,再进行胚胎移植。4在胚胎孕育过程中医疗团队特意选择了男性胚胎移入子宫发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该母亲可能产生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卵细胞,而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 核移植 胚胎移植 2B 促性腺 3囊胚  4因为男性的线粒体不会遗传给后代【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中,该母亲可能产生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卵细胞,而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为了生育健康的孩子,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该母亲的卵细胞是提供细胞核的卵细胞,即图示中的B。取卵之前,该母亲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3进行胚胎移植,细胞必须要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4因为男性的线粒体不会遗传给后代,为使后代的后代尽可能不患病,在胚胎孕育过程中医疗团队特意选择了男性胚胎移入子宫发育。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