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24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展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可制成飞机的部件
B.少量一氧化氮可防止血管栓塞
C.石灰石、纯碱、石英可作为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D.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不易形成致癌物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2.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在足量中燃烧生成,则在足量中燃烧生成
B.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则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与反应生成和,则与反应可能生成和
D.往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沉淀,则往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沉淀
3.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8NH3+3Cl2=N2+6NH4Cl
B.燃烧的Mg放入CO2中继续燃烧产生白色和黑色固体:2Mg+CO22MgO+C
C.铜生锈表面产生绿色物质:2Cu+O2+H2O+CO2=Cu2(OH)2CO3
D.鸡蛋清遇浓硝酸变黄:2HNO3+H2S=S↓+2NO2+2H2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附近的温泉因常常含有游离态硫而具有杀菌作用
B.氧化镁、氧化铝熔点高,都可用作耐火材料
C.某些硅酸盐具有多孔结构,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催化剂
D.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常用于人工降雨
5.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FeCl2Fe(OH)2
B.NaCl(aq)NaHCO3(s)Na2CO3(s)
C.N2NH3NH4Cl(aq)
D.Mg(OH)2(s) MgCl2(aq)Mg(s)
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然后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 一定没有Mg2+
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
7.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制取人们需要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从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提取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中加石灰乳,得到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后再加入盐酸变成MgCl2溶液;之后经结晶、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已知镁在热水中能反应生成氢气)。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MgCl2溶液即可得到金属镁
B.电解后得到的镁应在氮气氛围中冷却
C.上述从母液中提取镁的变化过程中不存在分解反应
D.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可以用来制备盐酸,循环使用
9.某实验小组欲从含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并制备。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溶”后过滤除去含硅杂质,“氧化”后萃取除去含铁杂质
B.“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两种
C.萃取过程需要先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D.向萃取后的水层中滴加过量溶液,过滤后洗涤,经低温干燥得产品
10.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m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至B点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1.07g
B.盐酸的浓度为0.6ml∙L-1
C.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镁铝合金溶于盐酸时一共产生448mLH2
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1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通过镁粉和空气中的氮气制备氮化镁(可与水发生反应),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③中盛放的分别是NaOH溶液和浓硫酸B.装置②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O2
C.实验开始时应先通空气再点燃酒精灯D.装置⑤中碱石灰可以替换为NaCl
13.利用菱镁矿MgCO3(含杂质Al2O3、FeCO3)制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时溶液中有电子转移B.“氧化”时用稀硝酸代替更好
C.沉淀混合物为Al(OH)3和Fe(OH)3D.电解MgCl2溶液可得到金属镁
14.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有Fe3+、Fe2+和Mn2+等离子,以它为原料按如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H2O2B.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Y可以是NaOH
C.步骤④中加入的试剂Z可以是Na2CO3D.沉淀物3是MgCO3
二、填空题(共6题)
15.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
将w g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折算为标准状况的体积。
〖问题讨论〗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______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NaOH溶液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 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滴定管中液面差为VmL,则w g该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16.镁与钠都是活泼的金属单质,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1)点燃一小段已擦去氧化膜的镁条,伸入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反应剧烈,发生了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金属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a.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b.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①步骤a中观察到生成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有白色物质产生。甲同学取适量该白色物质溶于水得到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推断出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主要是Na2CO3
请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1是___________,溶液B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步骤b中观察到滤液为无色溶液,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乙同学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可推测该黑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
(3)金属钠在700℃时与CCl4生成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用C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7.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l: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适量的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
①乙醚是一种有机物,为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②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 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③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三乙醚合溴化镁)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N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骡2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
(5)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苯
C.加热不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笨 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
18.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MgCO3、Mg(OH)2、CaCO3、Al2O3、Fe2O3和SiO2]中Mg含量的基础上,按如图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
相关信息如下:
①700℃只发生MgCO3和Mg(OH)2的分解反应。
②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
③“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步骤Ⅰ,煅烧样品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
B.步骤Ⅲ,蒸氨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MgO的溶解量
C.步骤Ⅲ,可以将固液混合物C先过滤,再蒸氨
D.步骤Ⅳ,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2)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
①含有的杂质是__。
②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__。
(3)有同学采用盐酸代替步骤Ⅱ中的NH4Cl溶液处理固体B,然后除杂,制备MgCl2溶液。已知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从下列操作中选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复使用):___。
固体B→a→过滤→( )→( )→( )→( )→( )→( )→MgCl2溶液→产品。
a.用盐酸溶解 b.调pH=3.0 c.调pH=5.0 d.调pH=8.5 e.调pH=11.0 f.过滤 g.洗涤
19.镁及其化合物是实验设计的热点载体,查阅资料得:
(1)某学生利用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产生的N2来制备Mg3N2的装置如图所示:
该装置存在缺点,其改进方法是______,需要改进的原因是______。
(2)产物中Mg3N2含量的测定。将1.25 g B中产物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用水完全吸收,吸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取出25.00 mL稀释液,用0.2 ml·L-1盐酸进行滴定实验,平行滴定三次,消耗的盐酸体积分别为25.02 mL、24.98 mL、22.66 mL
①指示剂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a.酚酞溶液 b.甲基橙溶液 c.石蕊溶液
②产物中Mg3N2的含量为______%。
(3)该学生还发现Mg(OH)2在氯化铵溶液中全部溶解,为了探究其原因,他选择了氢氧化镁、蒸馏水、硝酸铵溶液、盐酸、醋酸铵溶液等试剂,并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I:氯化铵溶液呈酸性,H++OH-=H2O,促进Mg(OH)2溶解;
假设II:NH+OH-=NH3·H2O,促进Mg(OH)2溶解。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假设II的正确性:______。
20.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具有广泛的用途。用白云石(CaCO3·MgCO3)为主要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和无水氯化镁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灰浆”中除水和MgO外,主要成分还有___________。
(2)为探究所得的水合碱式碳酸镁[mMgCO3·nMg(OH)2·xH2O]的组成,某同学组装仪器如图所示:
A框中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装好试剂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1.60 g,C 处浓 H2SO4 增重 0.72 g,D 处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增重 1.32 g,此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镁铝合金硬度大、强度大、密度小、抗腐蚀能力强,适合于制成飞机的重要部件,A正确;
B.一氧化氮在人体内扮演着传递重要讯息和调节细胞功能的角度,能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少量一氧化氮可防止血管栓塞,B正确;
C.石灰石、纯碱、石英是生产玻璃的原料,而石灰石和黏土是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C不正确;
D.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呈+4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反应产物对人体具有安全性,不易形成致癌物质,所以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
A.在足量中燃烧生成,而在足量中燃烧生成SO2,故A错误;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因此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故B错误;
C.由于二氧化碳过量,钠的氧化物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与反应可能生成和,故C正确;
D.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的氨水,而氢氧化铜能够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Cu(NH3)4(OH)2溶液,沉淀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浓氨水被氯气氧化为氮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生成白烟,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若浓氨水靠近处出现白烟说明漏气,反应为8NH3+3Cl2═N2+6NH4Cl,故A正确;
B.Mg与二氧化碳反应,Mg作还原剂,反应为2Mg+CO22MgO+C,生成白色MgO和黑色固体C,故B正确;
C.铜表面生成的绿色固体为碱式碳酸铜,是由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故C正确;
D.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是发生颜色反应,不是氧化硫化氢气体,故D错误;
答案为D。
4.D
【详解】
A.游离态的硫磺能破坏细菌表面的保护膜,具有杀菌作用,即火山附近的温泉因常常含有游离态硫而具有杀菌作用,故A正确;
B.氧化镁、氧化铝均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强,导致熔点高,可作为耐高温耐火材料,故B正确;
C.某些硅酸盐具有多孔结构,吸附性强,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等,故C正确;
D.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可用于照相底片感光,碘化银常用于人工降雨,故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
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
C.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生成氨气、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C正确;
D.电解氯化镁溶液得不到金属镁,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D错误;
故选C。
6.D
【分析】
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则不存在Fe3+,否则生成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由于红褐色可掩盖白色,则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则不存在Fe3+,否则生成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说明含有Fe2+,是亚铁离子的特征性质和反应现象,反应为: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由于红褐色可掩盖白色,则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
答案选D。
7.C
【详解】
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得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而不是与石灰水反应,选项A不符合;
B.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得到铁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得到氯化铁,选项B不符合;
C.氯气与溴化钠发生置换反应制得溴单质,溴与二氧化硫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选项C符合;
D.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应该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才能得到镁单质,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8.D
【详解】
A.电解熔融的MgCl2即可得到金属镁和氯气,电解其溶液不能得到镁,A说法错误;
B.镁在高温下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则电解后得到的镁不能在氮气氛围中冷却,B说法错误;
C.上述从母液中提取镁的变化过程中,电解氯化镁得到镁为分解反应,C说法错误;
D.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可以与氢气反应制备盐酸,在浓缩结晶中循环使用,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9.B
【分析】
用稀硫酸溶解硅酸跟离子转化为硅酸沉淀,过滤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硅酸,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利用有机溶剂萃取铁离子,得到水层中含有镁离子,最后转化为碳酸镁,据此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酸溶”后过滤除去含硅杂质即硅酸,“氧化”后萃取除去含铁杂质,即铁离子,A正确;
B.“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三种,即烧杯、漏斗和玻璃棒,B错误;
C.萃取时需要先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C正确;
D.向萃取后的水层中滴加过量溶液生成碳酸镁,过滤后洗涤,经低温干燥得产品,D正确;
答案选B。
10.A
【分析】
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1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Al后盐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继续滴加NaOH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由此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从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该阶段消耗氢氧化钠40mL,由氢氧根守恒可知3n[Al(OH)3]+2n[Mg(OH)2]=n(NaOH)=(0.06L-0.02L)×1ml/L=0.04ml,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0mL~60mL溶解氢氧化铝,该阶段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n[Al(OH)3]=(0.06L-0.05L)×1ml/L=0.01ml,代入上式计算n[Mg(OH)2]=0.005ml,再利用m=nM计算Mg(OH)2的质量为0.005ml×58g/ml=0.29g,m[Al(OH)3]=0.01ml×78g/ml=0.78g,所得沉淀的质量为0.29g +0.78g =1.07g,故A符合题意;
B.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元素守恒,n(NaCl)=n(NaOH)=1ml∙L-1×50mL=0.05ml,根据氯元素守恒得到n(HCl)=0.05ml,,再利用c===0.5ml∙L-1,故B不符合题意;
C.由A分析可知,n[Al(OH)3]=(0.06L-0.05L)×1ml/L=0.01ml,根据铝元素守恒,n(Al)=0.01ml,n[Mg(OH)2]=0.005ml,镁元素守恒,n(Mg)=0.005ml ,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1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Al后盐酸有剩余,由C项分析可知,n(Al)=0.01ml,n(Mg)=0.005ml,由2Al~3H2,Mg~H2,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l×+0.005=0.015ml+0.005=0.02ml,若处于标况下,n=,V=nVm=0.02ml×22.4L/ml=0.448L=448mL,由于没有指明反应是否在标准状况下发生,无法确定镁铝合金溶于盐酸时产生H2的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1.B
【详解】
A.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导致其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后来因为其漂白性又发生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铝可与盐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病,故B正确;
C.锂的密度小于煤油,锂通常密封在石蜡中,故C错误;
D.氧化镁熔点高,因此氧化镁可用于耐火材料,二者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镁可以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物氮化镁可以与水发生反应,故应先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再干燥气体,装置①中盛放NaOH溶液,装置③中装有浓硫酸,故A正确;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则先除去氧气,故B正确;
C.实验前先通空气,排尽装置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再点燃酒精灯,使镁与氮气反应,故C正确;
D.装置⑤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④中与产物反应,影响产物的纯度,不能用NaCl替换,故D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
A. “酸浸”时MgCO3、Al2O3、FeCO3与盐酸反应,所得产物有金属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化合价不变,无电子转移,A错误;
B.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若用稀硝酸,其还原产物为NO等,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B错误;
C. “沉淀”环节,通过条件pH产生Al(OH)3和Fe(OH)3沉淀混合物并过滤除去,C正确;
D. 电解MgCl2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D错误;
答案选C。
14.D
【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卤块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合适的氧化剂,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调节溶液pH为9.8,使溶液中铁离子和锰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过滤得到含有镁离子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镁离子转化为碳酸镁沉淀,然后加热煮沸沉淀物2,碳酸镁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灼烧氢氧化镁得到轻质氧化镁。
【详解】
A.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则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过氧化氢,故A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能增大溶液pH,可将氧化后的溶液pH调节为9.8,则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Y可以是NaOH,故B正确;
C.步骤④的目的是加入碳酸钠将镁离子转化为碳酸镁沉淀从溶液中沉淀出来,故C正确;
D.由流程可知,沉淀物2为碳酸镁,加热煮沸沉淀物2,碳酸镁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则沉淀物3是氢氧化镁,故D错误;
故选D。
15.EDG 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 ACD 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详解】
(1)①装置的组装顺序:合金与酸反应,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故连接顺序为:(A)接(E)(D)接(G);
②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导致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③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故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故选ACD;
(2)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滴定管的数值零刻度在上方,两次的体积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样品中Al的质量为,则Al的质量分数为m/w×100%=,则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16.2Mg+CO22MgO+C 溶液A呈现红色 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C
【详解】
(1)点燃条件下Mg和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镁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2)①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加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碳酸钠能和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钡或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溶液B可能是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②黑色物质不溶于水,根据元素守恒判断黑色固体成分为碳;
(3)金属钠和四氯化碳在700℃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C,该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4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
17.球形冷凝管 使挥发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 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MgO阻碍镁与溴反应 氮气的气流促进溴的挥发 反应过于剧烈,使反应过程难以控制 镁 AD
【分析】
Mg+Br2=MgBr2的反应比较剧烈,MgBr2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反应中用盛无水CaCl2的干燥管,防止水蒸气进入,Br2挥发性强,氧化性强,反应中用球形冷凝管不断冷凝,让它与Mg 充分接触。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提高溴的反应率;
(2) 0℃时,镁与氮气不反应,若换为空气,则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降低三乙醚合溴化镁的产量;
(3)液溴具有挥发性,干燥的氮气流促进液溴不断地挥发,慢慢进入三颈瓶中与镁反应;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镁与溴反应过于激烈,放出大量热,反应难以控制;
(4)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未反应的镁;
(5)A.95%的乙醇含有水,MgBr2能与水反应,则不能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A说法错误;
B.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苯,可减少产品的溶解,B说法正确;
C.加热的主要目的使MgBr2·3C2H5OC2H5分解,制备无水MgBr2,C说法错误;
D.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D说法正确;
答案为AD。
18.ABD 氢氧化镁或者碱式氯化镁 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c→f→e→f→g→a
【详解】
(1) A.煅烧固体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故A正确;
B.步骤Ⅲ,蒸氨可降低生成物的浓度,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MgO的溶解量,故B正确;
C.步骤Ⅲ,可以将固液混合物C先过滤,再蒸氨,则氧化镁的转化率较低,固体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镁,故C错误;
D.固体颗粒较大时,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2) ①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说明固体可含有氢氧化镁或者碱式氯化镁;
②生成氢氧化镁或者碱式氯化镁,原因是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3)固体B中含有氧化镁、碳酸钙、氧化铝、氧化铁和氧化硅等,有表中数据可知,固体溶解后,可先调节Ph=5.0,过滤、洗涤、可除去铁离子、铝离子,再调节pH=11.0,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洗涤,再加入盐酸,可生成氯化镁,则实验的顺序为B→a→过滤→( c )→( f )→( e )→( f )→( g )→( a )→MgCl2,
故答案为:c→f→e→f→g→a。
19.在A、B装置中间和B装置后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防止Mg3N2与水反应 b 80 取少量Mg(OH)2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醋酸铵溶液,若白色固体溶解,则表明假设II正确,若白色固体不溶解,则表明假设II错误
【分析】
利用装置A制取N2,生成的N2进入装置B中与镁粉反应制得Mg3N2,Mg3N2能与水反应,因此要保证装置B中的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Mg3N2与浓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将产生的NH3用水完全吸收,稀释后取25.00mL,用盐酸滴定,滴定时发生的化学反因为:,滴定产物为NH4Cl,滴定结束后溶液呈弱酸性,因此要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详解】
(1)Mg3N2能与水反应,因此在制备Mg3N2的过程中不能有水,所以要在在A、B装置中间和B装置后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防止Mg3N2与水反应而被消耗;
(2)①滴定产物为NH4Cl,溶液显若酸性,因此要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②在整个滴定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可得关系式:,消耗盐酸体积的第三组数据误差过大,应舍去,所以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为,由此计算25 .00mL稀释液中Mg3N2的物质的量为,稀释液总体积为100 mL,25 .00mL稀释液中含0.0025 ml Mg3N2,所以生成的Mg3N2的总物质的量为,其含量为;
(3)常温下,NH3·H2O、CH3COOH的电离常数都等于1.8×10-5 ml·L-1,所以醋酸铵溶液显中性,取少量Mg(OH)2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醋酸铵溶液,若白色固体溶解,则表明假设II正确,若白色固体不溶解,则表明假设II错误。
20.Ca(OH)2 除去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和水蒸气,以减少误差 打开K1,关闭K2,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2,关闭K1 3MgCO3·Mg(OH)2·3H2O
【分析】
煅烧白云石(CaCO3·MgCO3)得CaO、MgO,加水后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MgO与水不反应,通过系列操作得到MgO,MgO加盐酸反应得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镁晶体,将氯化镁晶体进行适当操作得无水氯化镁;MgO、H2O和CO2反应得三水合碳酸镁,三水合碳酸镁受热分解产生水合碱式碳酸镁;
用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用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然后利用无水蒸气、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空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将碱式碳酸镁[mMgCO3·nMg(OH)2·xH2O]放于B中进行加热,碱式碳酸镁在B处分解产生MgO、H2O和CO2,C中浓硫酸吸收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的H2O,C中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H2O的质量,D中碱石灰吸收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D中碱石灰增加的质量即为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C原子守恒计算碳酸镁的物质的量,根据水的质量和H原子列出n和x的关系式,根据氧化镁的质量和Mg原子守恒列出m和n的关系式,继而计算m、n、x的比值,从而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E中碱石灰用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去D中增大实验误差。
【详解】
(1)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MgO与水不反应,因此“灰浆”中除水和MgO外,主要成分还有Ca(OH)2;
(2)结合分析可知A框中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和水蒸气,以减少误差;
为排除装置内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水蒸气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实验开始前,应先通入足量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水蒸气的空气,尽可能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水蒸气,具体操作为打开K1,关闭K2,通入足量空气后,再打开K2,关闭K1;
(3)设实验所用水合碱式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yml(y≠0),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1.60 g,则分解产生的MgO的质量为1.60g,物质的量为=0.04ml,则m+n=;C处浓H2SO4增重0.72 g,则分解产生的H2O的质量为0.72g,物质的量为=0.04ml,则根据H原子守恒有n+x=;D处碱石灰增重1.32 g,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物质的量为=0.03ml,则m=;
综上所述,可解得m=,n=,x=,m:n:x=3:1:3,所以此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3MgCO3·Mg(OH)2·3H2O。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色,后褪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错,Ⅱ对,有
B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病
氢氧化铝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C
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常温下,金属锂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锂
Ⅰ对,Ⅱ错,有
D
氧化镁可用于耐火材料
氧化镁熔点高
Ⅰ对,Ⅱ对,无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1
现象2:有白色沉淀生成
金属离子
pH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Al3+
3.0
4.7
Fe3+
1.1
2.8
Ca2+
11.3
-
Mg2+
8.4
10.9
I
Mg3N2能与水反应
Ⅱ
常温下,NH3·H2O、CH3COOH的电离常数都等于1.8×10-5 ml·L-1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1沉淀的转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1沉淀的转化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表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53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53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47盐类水解的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47盐类水解的规律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以下为探究铝片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