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430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PPT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设计塔台模型,制订方案,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文字及图画设计,缺少文字和图画设计,分工合作,达到60厘米的高度,顶端称重,防风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也要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经历建造塔台的过程。让我们从设计塔台开始吧!
对于塔台的设计方案,学校给定了要求,我们能按照要求来设计这座塔台吗?
以小组为单位,用材料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底部不得粘在桌面上)。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看一看哪组设计的作品能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材料(每组)。
70根20厘米长的吸管、剪刀(1或2把)、胶带、尺子(1或2把)。
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但是说明较混乱、缺乏条理,没有用数字进行定量说明或者没有关键性的箭头指示等
合理地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条理清晰,对每部分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详细介绍
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统,或执行分工不彻底,或有未承担任务的成员
分工不明确,每个成员不知道各自应该做什么
有明确的分工且贯彻实施,为每个成员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并且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能有组织地执行
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
没有达到60厘米的高度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的中等水平
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小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
能抵御2级(中等风量)风吹
能抵御1级(小风量)风吹
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
能抵御2级(较强)震动
能抵御1级(轻微)震动
结构比较合理、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结构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
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
依据评价量表思考问题。
●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我们在设计时要注意节省材料,如有条件地选择和优化胶条的使用,以此实现坚固与成本的平衡;底座不能太大,否则材料会不够用。
●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通过观察塔或其他框架结构的图片,发现它们有很多三角形。
用食指分别从两种形状物体上部中点往下压,感受它们的承受力,观察它们形状的改变。
●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 ①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 ②上小下大的结构更稳固。 ③上轻下重的结构更稳定,底部加重。 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立柱等高,即每个面大小、长短要一致。
●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每个面的大小、长短不一致会导致塔台的倾斜角加大。
●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抗震方式: 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 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 ③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
底座不能太大,否则材料不够用啦!
底座要什么形状?要多大才能保证高塔的稳固?
塔台模型设计活动中的关键点: (1)塔台整体设计结构,决定着塔台的稳定、坚固和承重能力;决定了塔台整体形状结构、多面体样式、美观性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用三角形结构。 (2)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文字、标识等方式备注胶条的位置,有条件地选择和优化胶条的使用,保证接口处固定牢固,以此实现坚固与成本的平衡。 (3)要思考并权衡抗震、抗风、稳固的设计与控制材料成本的关系。
这个板块呈现了两张设计方案,分别代表不同方式的设计图纸。第一张以图画为主,将塔台拆分成为底面、上面、侧面、护栏、抗震系统等。其中标识四个侧面只制作两面,另外两面可以按照其样式进行拼装,在保证稳固的同时有利于节约成本。
第二张在此基础上加入大量文字说明,这种方式更加明确了设计意图。能够更加清晰地指导建造活动。两种设计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可自由选择符合自已水平的方式,尽可能地完整展现出自己的创意。
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1)高度、安全、承重。(2)底部能够移动、具有抗风抗震能力、坚固耐用。(3)成本、美观、设计方式、分工。
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各小组寻找自己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借鉴其他小组设计方案的优秀经验,小组研讨解决方案,制订调整计划,及时整改设计方案,填补出现的漏洞和问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塔台设计要求,塔台设计材料,剪刀1或2把,尺子1或2把,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设计活动,多用三角形结构,底座要什么形状,胶条要固定牢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4ppt、探索哪种结构更稳定mp4、探索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4.设计塔台模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4《设计塔台模型》课件教科版六下科学pptx、14《设计塔台模型》练习含答案教科版六下科学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