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3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3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3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有关酸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变色
B.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可帮助消化食物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O2的检验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CO2 D.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
3、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粒子,则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4、下列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蒸发食盐水
C.储存和运输浓盐酸的容器上贴的图标
D.禁止吸烟
5、下列清洗方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砂纸清除铁钉表面的锈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发水洗头 D.用盐酸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6、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B.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1=2FeCl3+3H2↑
C.检验二氧化碳:CO2 +Ca(OH)2=CaCO3 + H2O
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8、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生石灰做干燥剂 B.石墨做电极
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干冰做制冷剂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从二氧化硫、烧碱、生石灰、碳酸钙、熟石灰五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
(3)在空气中因吸水而潮解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作食物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2、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从组成上看,它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
3、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①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
②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③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
写出上述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4、自制酸碱指示剂,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常见物质酸碱性,并用pH试纸来测定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榴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
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______。
5、疫情期间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__________(填序号)。
A.作干燥剂 B.制氢氧化钙 C.加热食物
(2)某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请你补全化学方程式:_____
(3)盛装食品的锅一般是铝制的,铝能压成薄片制成铝锅,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某同学用浓度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图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10g 稀盐酸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请计算该种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某硫酸厂为了检验排放的酸性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00g,滴加5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加入废水样品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共用去废水样品200g。假设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只有硫酸。试计算废水样品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量分数,同学们向20g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该稀硫酸,他们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溶液的pH的关系如表所示,请计算:
加入的稀硫酸质量/g | 10 | 20 | 30 |
混合溶液的pH | 12 | 7 | 4 |
(1)加入稀硫酸30g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向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中,加入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0.2g。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
(2)计算反应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
5、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掌握科学的消毒方法。专家辟谣“熏醋”并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熏醋”主要使用的是食醋,食醋中的醋酸含量约为3.5%~5%,病毒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不变”或“偏大”或“偏小”)。
(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5.0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6、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144.5 | 164.5 | 179.6 | 189.8 | 200 | 220 |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 | 0 | m | n | 9.8 | 0 |
计算:
(1)上述表格中m=_______,n__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
7、向盛有10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6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66.7g。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盐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2)pH=7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9、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转化为碳酸钠。现称取一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样品20g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成100g溶液,现取100g的稀盐酸,分四次滴加到样品溶液中,产生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滴加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2.2 | 4.4 | 4.4 | 4.4 |
(1)第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反应比较感兴趣,在小组集体协作下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也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探究: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装置,球形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涤剂溶液),控制气体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肥皂泡脱离管口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推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进磁铁吸引 | 否 | 否 | 能 |
能否与盐酸反应 | 能 | 能 | 能 |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______ | ______ |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O、Fe2O3。
2、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和氢氧化钙。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 ______ | 固体中一定合有CaCO3。 |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_。
(2)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滤渣C(CaCO3)的质量为1.0 g,则滤液A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
(3)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 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 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以及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_。
3、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
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
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相似,已知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进行猜想:
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______。 | ______ | 有氧气生成 |
2、______ | 石灰水变浑浊 | ______ |
(3)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4、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 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火星 生成黑色固体 | 铁丝燃烧的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______。 |
实验2:取直径_____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生成较多黑色固体 |
活动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①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②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
(即: ;)
③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_______;
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 |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