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220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册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演示课件PPT+教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5、浮力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下册5、浮力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课件ppt、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5《浮力》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5.浮 力 【教材简析】教材中一共安排了四块的内容:感受浮力;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和解释上浮的原因。通过感受活动后,教科书给出了浮力的描述性定义,当物体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后两个观察活动是建立在第一个感受活动的基础上,且第三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思维上的递进。通过两个观察活动,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交流,知道物体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的体积大小有关,即:物体浸入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本课主要是学习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一课探究下沉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及原因,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学情分析】学生平时的经验中,已经有了浮力的感受,他们从平时的游泳中能感受到水对身体的浮力,从上几节课的实验中,感受到水对物体有浮力。第一课到第四课,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了构成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形状等对沉浮的影响,实际上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本课开始,学生将把注意力放在浮力上,来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当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推力,即浮力。漂浮的物体它们都受到水的浮力。如果向上的浮力大于向下的重力,物体将上浮。学生如果能够运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进行解释完全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松手后上浮,说明已经掌握浮力、重力和物体沉浮的关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3.能通过实验来收集数据,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科学态度目标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浮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教学重难点】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水槽、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秤、细线、滑轮、记录表。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一。小组实验三:弹簧秤一个,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二。[建议:如果可以准备溢水杯,可以更加准确测量水的体积。]【教学过程】一、感受浮力(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水槽、木块或泡沫塑料块]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大家先说生活中见到物体浮在水面的现象。2.感受活动。分组观察木块、泡沫塑料块在在水面的沉浮情况。用手轻压木块、泡沫塑料块,有什么感觉?3.学生交流感受。(手向下压,感觉木块、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4.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5. 师生共同分析浮在水面静止的木块受力情况。(当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除了受到浮力,还会受到重力。这时候浮力和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二、浮力的测量(预设25分钟)活动一:如何测量泡沫块受到水的浮力? 1.测量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一般只能测拉力,不能够测压力,怎么办?3.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实验方案的设计。(此处的实验设计比较难,学生难以想到课本设计的方法,教师可以出示实验材料,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将压力转化为拉力,再把拉力的方向通过滑轮进行改变,方便实验的进行。)4.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的讨论。(预设:物体的重力竖直向下,拉力也向下,那么受到的浮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和。)5.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材料: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实验活动前先明确记录单内容及操作注意事项。泡沫块自重测量一次就可以。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浸入水中后,刻度杯中水上升的体积。实验注意提示:(1)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浮力 = 重力 + 拉力)(2)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3)泡沫块浸入水中不同的量进行实验。分别是: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4)每次读数时弹簧称要尽量把线拉直。并且夹角尽量减小。(5)填好实验记录表。 (表一: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拉力(N) 浮力(N) 排开的水量(毫升) 6.讨论交流:(1)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2)重力、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预设: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活动二: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实验材料:弹簧秤一个,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1.提问讨论:不同大小的泡沫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样?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表二: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小木块中木块大木块重力(N) 拉力(N) 浮力(N) 排开的水量(毫升) 讨论交流:(1)在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预设: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三、解释应用(预设:5分钟)提问: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当把泡沫块压入水中时,浮力等于手的压力加上泡沫块的重力,显然浮力大于重力。当一松手时,少了手向下的压力,这时浮力又大于重力,此时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所以物体就会向上浮。当泡沫块浮在水面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不再上浮也不下沉。)四、拓展、练习(预设5分钟)思考: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板书设计】 5.浮力 水 面 上:浮力=重力 浸入水中:浮力=重力+压力(拉力)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作业设计】1.当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会 上浮 。2.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 越大 。3.两个体积相同但轻重不同的物体,都浮在水面上,那么( B )。A.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重的受到浮力大 C.轻的受到浮力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5.观察一瓶水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115观察一瓶水ppt、115观察一瓶水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5.做一个指南针背景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指南针的历史,四大发明,指南针的作用,水浮式指南针,灯草的用途是什么,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获得磁针的方法,指示方向,标注磁针的磁极,制作指南针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课件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ppt、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docx、在两条轨道上小球滚动mp4、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滚动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