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7211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纳米Fe粉可治疗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H2+FeCO3Fe+H2O+CO2)制取纳米铁粉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部分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②中依次盛装盐酸、浓H2SO4B.反应开始时,点燃Y处的酒精灯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C.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⑤是尾气处理装置D.装置②和装置④可以互换位置2、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石灰做干燥剂 B.石墨做电极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干冰做制冷剂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量筒读数C.稀释浓硫酸 D.验满氧气4、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柠檬汁2.2~2.4;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柠橡汁C.番茄汁比柠檬汁的酸性强 D.以上数值是用pH试纸测量得出的5、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杂质B.用酚酞试液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用稀盐酸清洗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实验室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6、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 B.锌和稀硫酸 C.二氧化锰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7、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该装置可用于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B.锌和盐酸制取氢气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取氨气8、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A.硫酸 B.盐水 C.苹果醋 D.石灰水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______烧杯内酚酞的作用是______。玻璃棒的作用______。(2)实验二的目地是验证铁生锈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水要______。植物油的作用______。(3)实验三稀释浓硫酸时,先将______缓慢注入______,并用______不断搅拌。2、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而变质,变质所涉及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_____保存。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标号);(2)写出溶液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4、下列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液体及物质的化学式。现象序号①a处液面降低②b处液面降低液体________________物质________________ 5、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2)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5g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剩余的3.4克固体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向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中,加入14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0.2g。(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2)计算反应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3、某工厂化验室常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硫酸的含量。(1)若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 g,需称取NaOH的质量是________ g。(2)取该氢氧化钠溶液40 g恰好能将100 g废水中的H2SO4中和,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4、将一定质量的MgO和CaO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0.6g固体。(1)原混合物质量为_____。(2)与MgO和与CaO反应的HCl质量比为_____。5、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31.4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或<)。(2)通过计算求出烧杯中溶液恰好是中性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6、实验室有一包氧化铜与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氧化铜的含量,取5g该混合物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5g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7、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蓝色沉淀。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龙龙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①②③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固体混合物质量/g100100100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95.6291.2391.2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相似,请写岀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通过对比分析,烧杯______(选填“①”、“②”、“③”)中的SrCO3一定反应完全。(3)求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9、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铜在潮湿的环境中会一种绿色固体叫做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或铜锈,它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对三种氧化物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三种氧化物分别是CuO、H2O、CO2;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分别是CuO、H2O、CO(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变蓝;氧化铜能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进行实验)取铜锈若干克,低温环境下干燥后加入试管中加热,接着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如下装置中: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气体中有H2O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有______;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步骤2: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稍微加热。______说明黑色固体是CuO(实验小结)经过实验可知铜锈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是CuO、H2O、CO2,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评价反思)(1)步骤1的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2)步骤1装置中的A和B的位置能否调换?______(选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2、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常见的干燥剂,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②浓硫酸也是常见的干燥剂,能吸收水,但是不吸收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一步反应和吸收均进行完全。(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④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使碱式碳酸铜固体完全分解;⑤停止加热,同时打开活塞K,通入空气系恢复到室温;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装置C的质量/g装置D的质量/g步骤③mn步骤⑥xy(实验分析)(1)装置A的作用为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2)装置B内剩余固体为_____,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装置B内剩余固体的性质,查阅资料发现剩余固体可以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得到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和气体产物。(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猜想紫红色金属单质为铜,气体产物可能为含碳元素的氧化物。猜想1:产物为铜和一氧化碳;猜想2:产物为铜和二氧化碳;猜想3:产物为_______。(设计方案)两人查找了资料:CO的特征反应是CO能使某种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变蓝。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A中固体由_____②B中黄色试纸变篮③C中______①有Cu生成②有______生成③有CO2生成(反思与评价)①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胶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安全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3、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同学们将洁净的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于天平左盘,调节天平使之平衡。观察到铁钉表面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细心的同学发现,铁钉表面同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1、产生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A同学:氧气 B同学:二氧化硫 C同学:二氧化碳 D同学:氢气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C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错误。(2)B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则她的猜想也错误。(3)D同学将图Ⅰ中的a端导管与图Ⅱ中的_______端导管相连。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从图Ⅱ另一端导管出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得出结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探究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产生氢气?(查阅资料)有些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硫酸铜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正确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反思与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实验活动)(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猜想2:NaCl、NaOH;猜想3:NaCl、HCl。(交流讨论)小龙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龙取少许B中溶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经讨论,小江认为还可以用另外两种类别的物质代替碳酸钠证明猜想3成立,请你各举出两类物质______________。(反思与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验证溶液中溶质成分时,要求所选择的试剂能与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