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 城镇化练习题第1页
    2.2 城镇化练习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阶段Ⅱ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 城镇化一、单选题1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2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用地规模 D城乡人均收入高低  如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阶段Ⅱ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A城镇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4下列引起阶段Ⅰ形成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 B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成都市实施“东进、南拓、西控、中优、北改”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市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下图为成都市域分区发展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成都市实施“西控”,即生态控制、产业控制、建设控制,其发展目标包含(   A大力引进第二产业 B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C新扩建商品住宅区 D打造国家级产业中心6成都市“南拓”的规划重点是拓展新兴功能,适合在该区域布局的是(   ①科技创新中心  ②行政政务服务中心  ③区域性总部基地  ④国际化工生产基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关于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城市化加速9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②地表水下渗减少③出现城市“热岛”现象④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为了有效防御城市化问题,该区域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限制人口迁入 B分散城市职能 C压缩工业规模 D提高商贸水平二、综合题11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______产业向第__产业转移,城市______不断扩大。(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水平_____、速度______(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现象。        参考答案1.C【详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2.A【详解】城市化标志有: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而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C    4.D【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低,只要能抓住图示两个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结合城市化的基本过程综合分析即可。从图中可知阶段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阶段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3.由图可知,阶段出现市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这是逆城市化。这主要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出现的。ABD错误,C正确,故选:C4.由图可知,阶段出现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郊区城市化现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会导致此现象的出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发展导致市区往来向郊区更加便利;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也会导致人口主要从市区向环境更好的郊区流动,ABC不符合题意。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比城市差,发展不会超过城市,D符合题意。故选:D5B    6A【分析】5.生态控制应该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B正确。大力引进第二产业、打造国家级产业中心不符合产业控制的目标,排除AD。新扩建商品住宅区不符合建设控制的目标,排除C。故选B6.拓展新兴功能,应着力于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等。科技创新中心 、行政政务服务中心 、区域性总部基地是新兴功能,①②③正确。国际化工生产基地属于传统工业,污染大、耗能多,不适合布局,排除。故选A7.C【详解】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ABD表述正确。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不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符合题意,故选C8A    9D    10B【分析】8.据图可知,⑤~⑥阶段该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市化水平较高; 而后城市化水平在下降说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正确。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加速都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BCD错误。故选A9.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地表水下渗减少,出现城市热岛等现象,综上所述,②③正确,即D正确。错误,ABC错误。故选D10.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问题是因城市规划不合理,人口和经济规模过大,城市职能过于集中等造成的,所以防御城市化问题,应当采取的措施有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分散城市职能,B正确。限制人口迁入、压缩工业规模,以此防御城市化问题不太现实,AC错误。提高商贸水平与防御城市化问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11.A    B                用地规模            逆城市化    【详解】1)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晚,发展快。则A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变化曲线,B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变化曲线。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B类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曲线,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水平低,速度快。4A曲线对应发达国家城市化变化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逆城市化现象。 

    相关试卷

    高中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