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展开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单元 积累与运用(40分)
一、书法展示,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8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根据拼音写出同音词。(4分)
【gōng fu】他花了一整天的( )来劝说父母,才让父母同意他学习中国( )。
【qīng cuì】那棵大榕树的树叶十分( ),树上传来小鸟( )的鸣叫声。
三、选择题。(18分)
下面是金文“酌”字。根据“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左边表示( )。
“酌”的本义为斟酒,引申为饮酒、酒的代称。后还引申为斟酌、估量之义。 |
A. 酒杯 B. 酒瓶
C. 木棍 D. 舀酒工具——勺子
下列形声字中,左边是形符,右边是声符的是( )。
A. 梅 B. 攻 C. 颈 D. 期
“簏(lù)”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意思相近?( )
A. 草 B. 筐 C. 虎 D. 鹿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总是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级的家务。
B. 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驹一格降人材。
D. 在历史长河中,“李”姓人才倍出。
下列各项中,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半青半紫。(素) B. 格外大方。(回)
C. 十个兄弟力量大,什么困难都不怕。(克)
D.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四)
下列哪位书法家的楷书《千字文》最为闻名?( )
A. 南朝智永 B. 唐代怀素
C. 明代文征明 D. 晋代王羲之
在“遨游汉字王国”活动中,五(3)班进行了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同学们猜错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一举两得 B. ②口是心非
C. ③丢三落四 D. ④迫在眉睫
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该选谁,班长说:“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 这道题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 奶奶的医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呀!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 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B. 第一个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国子监的王懿荣。
C. 我国学术领域因甲骨文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叫“甲骨学”。
D. 甲骨文不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你的理解。(3分)
例:“男”字,就是以力托田,凭的就是一把力气,或心力,或智力,或体力;“吹”字,就是口欠修养才“吹”,那些全靠“吹”的人肯定没有真本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 )
在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五种最典型的字体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行书。 ( )
研究报告一般按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结论这几个步骤来完成。 ( )
小篆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0分)
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9分)
【材料一】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相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盛液体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戊”(wù),天干的第五位;“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兵器,武器,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_______;“口”指____________;“月”指_______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____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玉祥和阎锡山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但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多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根据材料一,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庭________ ________弱 ________卫
A. 壸 羸 戍 B. 壶 羸 戌
C. 壸 赢 戎 D. 壶 赢 戊
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①②
材料三中,导致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2分)
A. 选错决战地点 B. 联军内部不团结
C. 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 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11分)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选一选。(填字母,4分)
(1)枇杷是( ),琵琶是( )。
A. 一种水果 B. 一种乐器
(2)县官收到礼单后“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
A. 欣赏的笑 B. 开心的笑 C. 嘲讽的笑
请用“——”画出文中县官的话,并写出县官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拓展阅读。(10分)
广告中的语文
在日常生活中,广告是很常见的。但是你知道吗?有些广告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呢!
为了让人们记忆深刻,许多广告词引用了古人优美的诗句。有家售酒公司的广告词就曾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些广告词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像长虹彩电的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还有福特汽车的广告词“征服北极,横越沙漠”。这样的广告词念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让人记住了。
有些广告词则用问句的形式,加深了人们对它的印象。比如联想集团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还有些广告词巧妙利用反语,道出了产品的特色。如某牙刷的广告词“一毛不拔”。这样的广告词往往能给人更深的印象。
此外,有些广告词语句之间暗含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如“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怕上火,喝王老吉”等。有些广告词则巧妙地运用谐音或多义。比如中国移动通信的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爱立信手机的广告词“一切尽在掌握”等。还有些商家利用俗语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使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广告词产生深刻记忆。比如“人靠衣装,美靠亮荘(俗语: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等。
你看,形形色色的广告中包含着多少丰富的语文知识!
(有删改)
广告词包含了哪些语文知识?( )(多选,3分)
A. 引用古人优美的诗句 B. 运用对仗的手法
C. 用问句的形式 D. 巧妙利用反语
E. 巧妙地运用谐音或多义 F. 利用俗语
文中的广告词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词巧用成语、俗语固然好,但有些广告词随意篡改成语和俗语,破坏了语言的纯粹性,还容易对小学生产生误导。你能还原下面广告词中成语和俗语的本来面目吗?(4分)
摩托车:骑乐无穷( )
灭蚊药:默默无蚊( )
止咳药:咳不容缓( )
茶杯:有杯无患 ( )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九、口语交际。(5分)
据一项调查显示,98. 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 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受访者中仅38. 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 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 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
读材料,结合实际说说人们提笔忘字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才能避免出现材料中的情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展示。(25分)
汉字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谱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又像一支支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在你的心中,汉字是怎样的呢?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拟。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略。
二、1. 工夫 功夫
2. 青翠 清脆
三、1. D B 2. A 3. B 4. B 5. D 6. A
7. C 8. C 9. D
四、1.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
2. 示例:“愧”字,就是心中有鬼,坏事做多了心中必然有“愧”,可见做人要坦坦荡荡,时刻无“愧”于心。
五、1. √ 2. × 3. × 4. × 5. √
六、1. A 2. D 3. C
4. 示例: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字形十分相像,但是读音和意思千差万别,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
七、1. (1)A B (2)C
2.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县官批评那个人不认真学习,写错了字。
3. 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全城的箫管都能开花了。
4. 要理解同音不同字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八、1. ABCDEF
2. 示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原因:该广告词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人类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联想公司的产品,并用问句的方式加强语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3. 其乐无穷 默默无闻 刻不容缓 有备无患
九、1. 示例:由于科技的进步,电脑、手机打字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方式,大多数人不会经常手写汉字,或手写汉字的频率很低。
2. 示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手写汉字,少用电脑、手机打字。
十、思路点拨:充分发挥想象,可以把汉字想象成一个个小朋友,也可以把汉字想象成各种图画。注意想象要合理、有趣。 例文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一读,连一连,读拼音,选词语,我能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选字组词,我会选,照样子,连句子,读课文,并作答,读读,背背,写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游乐园,句子加工厂,课文直通车,口语交流台,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达标,教材回顾,阅读拓展,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