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4* 三月桃花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月桃花水一、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5个会读生字,8个会写的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意境,感受课文的整体美。3、 用心体会中文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和对偶句等句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4、 通过仔细理解文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潺潺的流水让我们看到了春姑娘正向我们走来,她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温暖,让我们看到了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的景象。三月桃花流水更是一番风景,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刘湛秋,一起走进《三月桃花开》,去感受一下那涓涓细流的一番情韵吧!(二)细读课文,引导疑惑。1、 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朗读得更流畅更有感情。2、 指名读第1自然段。(1)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2) 教师引导:“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3) 试着感受“小铃铛”般的流水声和“明洁的丝绸”般的光芒。3、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1) 思考:当你读这一自然段时,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2) 课件展示(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啊,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啊”,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了(拟人手法)。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漩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手法)(4) 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教师过渡:三月桃花水的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4、学习第3-6自然段。(1)有感情地依次朗读。(2)出示句子:“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什么是竖琴?你听过竖琴发出的声音吗?(多媒体播放)三月的桃花水都演奏出了什么声音呢?来读一读第3、4自然段,并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非常好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谁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A指名读B教师引读C 男女生分读。 出示两组句子的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妙用。(3)过渡: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那么又是什么光芒,像丝绸一样映照着蓝天呢?(4)那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悦之情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5)谁想把这种美得感受带给同学们,读给大家听一听?(6)这么美的景色,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7)听着同学们读的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一下,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第3、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与第一个疑问句相照应,回答了“是什么声音”这个问题。第5、6自然段用温柔、亲切、优美的语句写出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与第二个疑问句相照应,回答了“是什么光芒”这个问题。这珍贵的三月桃花水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赞美它吧!5、总结本节课所学过的修辞手法。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还可以感受到桃花水的美?6、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四、课堂小结是啊,三月桃花水,它是春天的竖琴,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乐曲,它是春天的明镜,让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春天的美景,用心来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用笔来描绘心中那一幅美丽的画卷吧!五、布置作业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小组相互交流。六、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 什么声音? 竖琴 沉醉 喜爱和赞美 什么光芒? 明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识桃花水,抓住关键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听声赏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三月桃花水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