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读音,侧重强国,冉有求,侧重富民,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向虽各有侧重,曾皙点,¤为何“哂”子路,暮春咏归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大家觉得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毋 冉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 的整理编订家。
探究学习——孔子与《论语》
孔子,名 ___,字___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 __ ,政治上主张______ ,鼓励人们 ______ ,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_____ 体散文,是 ____ _ ______ 记录的 ____________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
子路(由):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名作动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子路: 侧重强国冉有: 侧重富民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魄力、自信;性格也较鲁莽、轻率
温文尔雅,洒脱高雅,从容洒脱
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求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赤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点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仪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二、孔子为什么“与点”?
理想生活和谐社会精神家园
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
要点小结 孔子问志——(解除顾虑—启发诱导) 子路—千乘之国(武力强国) 侍坐 弟子言志—— 冉有—治理小国(治国富民) 公西华—愿做小相(以礼治邦) 曾皙——沐浴酣歌(理想社会) 孔子评志—— 为国以礼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循循善诱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志”,言“志”,评“志”,孔子问志,子路仲由,冉有求,问题探究,公西华,为何与点,大同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题解,《论语》的内容,《论语》的体制和篇章,《论语》的语言特色,国家崛起,小民幸福,喟然而叹,其言不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文分析,二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