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 复习专题10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0_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 复习专题10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练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断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练习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小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空乏其身 (3)所以动心忍性 (3)皆微为庶人 (4)及有小过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就时於负夏 至于负者歌于途 B.及有小过 及郡下
C.及有小过 人恒过 D.不可得 得之则生
4.断句(断两处)
舜 父 瞽 叟 盲 而 舜 母 死 瞽 叟 更 娶 妻 而 生 象
5.甲文中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炼他?磨炼的好处是什么?
6.结合两篇选文,概括说说舜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③,泫然不能自已也④。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⑤,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
(选自《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2)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
(3)泫然不能自已(________)
(4)增城楼为岳阳楼(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故 楼 之 观 得 水 而 壮 得 山 而 妍 也。
10.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①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②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③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④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选自袁宏道《西湖》)
①突兀:高耸的样子。②棹: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③酣:尽兴,痛快。④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民间传说曹植年幼时,曾受到哥哥曹丕的皇后甄氏的照料,曹植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她,就是著名《洛神赋》,而甄氏也因此被尊为洛神。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C.是金陵人,客此。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D.午刻入昭庆,茶毕。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13.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4.语段(一)(二)言简义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15.语段(一)笔墨精炼,表现力强,举例分析“一字传神”或者数量词运用的表达效果。
16.语段(一)“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个“痴”字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释)①晋鄙:战国时魏国将领。②卒然:猝然,突然,这里指“马上”。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17.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人之憎我也(_____________) (2)人之有德于我也(_____________)
(3)臣愿君之忘之也(__________) (4)此大德也(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B.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C.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D.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19.翻译下列句子。
(1)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2)无忌谨受教。
20.文中唐雎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劝说信陵君,其目的是什么?读过本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教益?请写出一点。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_______)(2)自恨不如远甚也(________)
2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23.翻译下列句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4.本文所展现了怎样的生活图景?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①,西走数十日,至大宛②。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③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④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⑤,抵康居。
(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
(注)①月氏:古代西域游牧民族。②大宛:西域古国。下文的“康居”“大夏”,都是西域古国。③通:与……交往。④道:给……带路。⑤译道:翻译和向导。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西走数十日 数:________________
(2)反汉 反:________________
2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大 宛 闻 汉 之 饶 财
27.翻译下列句子。
见骞,喜,问欲何之。
28.联系文章具体情节说说张骞是用什么办法劝服大宛国王得以通行的?
(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虽我之死_____________②一厝朔东_____________
3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以应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战?
3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2.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文后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一组是( )
A.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 B.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公将鼓之 陈胜佐之 D.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34.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成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词义,如“师出有名”中的“师”就是“齐师伐我”中“师”的意思。请根据这一现象,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彼竭我盈 (2)视其辙乱
35.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6.本文选自________,它的故事情节可以梳理为:请见→______→参战→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7.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 (2)弗敢加也(______________)
38.下列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忠之属也
C.何陋之有 D.一老河兵闻之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0.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使…穷困缺乏 使…惊动 地位低下 过错
2.舜侍奉父亲以及后母和弟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
3.B
4.舜 父 瞽 叟 盲 /而 舜 母 死/ 瞽 叟 更 娶 妻 而 生 象
5.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6.凡成大事者,必先经受磨难。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本题中,“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微”,古今异义,古义为地位低下,身份卑微;“过”,名词,过错。
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注意:
(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同“增”,增加。能:才干。
(2)事:动词,侍奉。日:副词,一天比一天。笃:忠诚。匪:表否定,不,没有。懈:懈怠。
3.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A.负:“负夏”是古地/名动词,背;
B.及:都解释为“到,等到”;
C.过:名词,过错/动词,犯错误;
D.得:能够/得到;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作进一步的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舜父瞽叟盲”“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句意独立,故停顿为: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
5.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相关语句可知,“必先苦其心志”是从心理上磨炼,“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从身体上磨炼,“空乏其身”是从生活境遇上磨炼。通过“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知,磨炼的是好处是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变得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6.
本题考查由故事得到的启示。甲文,作者认为要担当大任,就需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乙文,从“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及有小过,则受罪”等内容可知,舜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磨难。故两文告诉我们:凡成大事者,必先经受磨难。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于忧虑祸患中能使人生存发展,常处于安逸享乐中会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乙: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
舜,是冀州人。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7. 日光 有时 停止,这里指控制 扩大
8.(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2)时(不时)有(有)小舫(小船)往来(来来往往),如(像)蝇头细字,写在白色丝绢般的溪水上。
9.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10.①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②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③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④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政绩卓著至极)。
11.D
【解析】
【分析】
7.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1)句翻译为:如果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明媚。景,日光;
(2)句翻译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
(3)句翻译为: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已:停止,这里指控制;
(4)句翻译为: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岳阳楼。增:扩大。
8.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该题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1)浮光:浮动的光;璧:圆形的玉。(2)着:附着,写在;白溪练上:白色丝绢般的溪水上。
9.
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默读句子时,要在新路划分出词语的意义单位,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该句的意思是:所以楼的气势,有了水才雄壮,有了山才美丽。然后结合题干“断两处”可知,该句的断句应该是: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10.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文章,其次理清文章思路。文言文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的翻译出文章的内容。阅读文段可知,“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是作者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原因,再结合注释“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及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可明确,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原因:①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②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③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④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政绩卓著至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该项中“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故选D。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乙文)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条河流汇集而成。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早早晚晚,看尽它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这是岳阳楼奇特的地方。楼前面是君山,像一尊雀尾炉,劈开水面,正对着这座楼,山上的树木清晰可数。所以楼的气势,有了水才雄壮,有了山才美丽。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 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什么值得哭的呢?
12.B
13.他们(早到的两人和童子)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14.(一)作者描绘幽静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了托人生渺茫的慨叹。(二)作者点染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5.(1)“一字传神”
示例1:“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
示例2: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示例3: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2)数量词
示例1:“上下一白”之“一”字,概括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
示例2:“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描写人和物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示例3:“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撼动不得。
16.(1)借舟子点出“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2)舟子的俗人之见,反衬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绝:消失/与世隔绝;
一:都是“全、都”的意思;
客:客居/宾客;
毕:完/全部、所有;
故选B。
13.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大喜(非常高兴),焉得(哪能),更(还)”是句中的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14.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文段(一)作者在“大雪三日”“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描绘幽静广阔的西湖雪景图,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明帝的年号,“是金陵人”用明都的代称,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文段(二)作者用“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点染活画出西湖的独特之美,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渡净寺”“住僧房”“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5.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文章的主旨理解分析。(1)“一字传神”示例:一个“强”字,既写出了作者不善饮酒的无奈,又体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寂落寞的情怀。(2)数量词 示例:“大雪三日”之“三”字,写出了雪下得时间之长,天气之寒,又表现了西湖雪后迷蒙的景色,渲染了寂静凄清的氛围。
16.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分析能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分析。“痴”字是文眼,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以舟子的俗人之见,反衬作者不随流俗,遗世独立的闲情雅致,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雅趣,痴迷于故国之思,体现了作者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点睛】
参考译文(一):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参考译文(二):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即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温柔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17. 恨(憎恨) 恩德 希望 这
18.C
19.(1)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攻破(击败)了秦军,保存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
(2)无忌我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20.其目的是希望信陵君在赵王面前不要居功自傲,要谦虚低调。示例:①做出点成绩不能居功自傲。②虚心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建议。③对别人应知恩必报等等。(能写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7.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别人厌恨我。憎:恨,憎恨。
(2)句意:别人对我有恩德。德:恩德。
(3)句意: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愿:希望。
(4)句意: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此:这。
18.
本题考查句读。依照句意“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可断句为: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故选C。
19.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破:攻破。秦人:指的是秦兵,秦国的军队。存:保全。自:亲自。
(2)无忌:我。谨:恭谨地、恭敬地。受:领受,接受。
2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阅读启示。唐雎告诉信陵君:“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又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劝诫信陵君,在赵王面前,“臣愿君之忘之也”,把自己保全赵国的大恩大德忘了,也就是说,不要居功自傲,要谦虚低调。从唐雎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是:不要居功自傲,要谦虚;从信陵君“无忌谨受教”,即虚心接受唐雎的指教,可得出: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从赵王“自郊迎”我们还可以学到:对别人的恩德,我们要记在心上,要知恩图报。
【点睛】
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
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退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21. 正,正在 遗憾
2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23.男女老少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2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解析】
【分析】
21.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为:这家男主人正担粪给园子施肥。方:正。
(2)句意为:我惭愧自己远不如他们啊。恨:惭愧。
22.
本题考查句读。句意为:这家男主人正担粪给园子施肥。依照句意,结合短单句的首停顿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因此断句为: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23.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不能译错。俱:全,都。耘:耕种。于:在。注意把“于田间”的状语提到动词“耘”的前面翻译。
24.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从“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有万物得所之意”,可知作者描绘的是各得其所,怡然自乐、和谐安宁的生活。
【点睛】
译文:
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非常浓密,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原来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劳作;以此来看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劳作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多了。有时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担粪给园子施肥,女人从井里打水洗衣。门前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株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嬉戏欢笑,鸡鸣狗叫。我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认为这一家中的万物都怡然自得,我惭愧自己远不如他们啊!
25. 几,表虚数 反,同“返”,返回
26.大宛/闻/汉之饶财
27.(大宛)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想要到哪里去
28.张骞利用大宛国王想和汉朝交往的想法,答应他,如果顺利到达月氏,会给他许多财物,才得以顺利通行。
【解析】
【分析】
25.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向西跑了几十天。数:几。
(2)句意:返回汉朝。反:通“返”,返回。
26.
本题考查句读。句意为: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依照短单句的停顿规则,在主谓宾语之间进行停顿,因此断句为:大宛/闻/汉之饶财。
27.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喜:高兴。欲:想要。何之:之何,到什么地方去。
28.
本题考查故事情节分析。张骞抓住了大宛的“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的心理,许下条件“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从而得以通行。
【点睛】
译文 :
张骞留居匈奴西,张骞于是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与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问张骞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
29. ①即使 ②通“措”,放置。
30.D
31.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32.)能结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分析】
29.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能力。①句意:即使我死了。虽:即使。②句意:一座放在朔方东部。厝:通“措”,放置。
30.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凭借”。A项,“以”,连词,“来”。B项,“以”,动词,“认为”。C项,“以”,介词,因为。D项,“以”,介词,“凭借”。故选D。
3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穷匮:穷尽;苦:愁。句意: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相信他是“笨老头”呢?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
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句式上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准确、流畅、优美。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33.B
34.(1)示例:沸反盈天(“盈”在成语中的意思为“充满”可得分)(2)示例:南辕北辙(“辙”在成语中的意思为“车辙”可得分)
35.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一一过问,但一定会按照真实情况处理。
36. 《左传》 问战 论战。
【解析】
【分析】
33.
A.间:参与/隔开;
B.鄙:目光短浅;
C.之: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
D.焉:兼词,于此/哪里;
故选B。
34.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盈,充满。成语“热泪盈眶”,释义为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盈”的意思即为充满。
视其辙乱: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辙,车轮碾出的痕迹。成语“重蹈覆辙”,意思为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辙”的意思即为车轮碾出的痕迹。
35.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狱,古今异义,诉讼事件;察:明察;虽,虽然;情,诚心。
36.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概括文章内容。《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概括文章内容,以曹刿为中心人物,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顺序来梳理概括即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乃入见”写曹刿请见;“问:‘何以战?’……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写曹刿问战;第二段写曹刿参战;最后一段写曹刿论战。
【点睛】
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7. 参与 虚夸,夸大。
38.B
3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40.(1)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2)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
【解析】
【分析】
37.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间”,读jiàn,动词,参与;“加”,动词,虚报,夸大。注意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
38.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例句:“之”,结构助词,的。
A.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B.结构助词,的;
C.宾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D.代词,这件事;
故选B。
3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注意:“鼓”,动词,击鼓;“作”,振作;“再”,第二次;“三”,第三次;“竭”,枯竭。
4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关于战前准备,鲁庄公依次提出了贵族支持、鬼神保佑和察狱以情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后一条。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可见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一:政治上取信于民。在作战过程中,当齐军未动鲁庄公急于抢先攻击时,曹刿制止道:“未可。”直至齐军三鼓之后,军士勇气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鲁军一鼓作气挫败了齐军。在追击的问题上,曹刿确察虚实而后动,制止了庄公的鲁莽,待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的轨迹、登轼瞭望齐军“旗靡”之后,才果断地表示:“可矣。”此战鲁军大获全胜。可见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二: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
【点睛】
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_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 复习专题08古诗文默写知识点 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_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 复习专题04蹭辨析及修改一知识点 练习,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