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B,71×103kg/m3的汽油,【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八年级(上)期末试卷

    1. 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2. 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 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这里的“低”主要指的是(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4.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朝露晶莹
    C. 晚秋,霜打枝头 D. 严冬,滴水成冰
    5. 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m B.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C.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D.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kg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凭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
    B. 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D.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放热
    7. 下列对生活中的光现象及其应用的认识,合理的是( )
    A. 汽车的后视镜多是用凹面镜,它起到了扩大视野的作用
    B. 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
    C. 白浪河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
    D. 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投影仪投到幕布上的图像是因为光在幕布上发生了漫反射
    8. 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9. 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0. 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ρ=mV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 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1.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12. 某同学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3410

    660
    固态水银
    −39

    1535

    328
    固态甲苯
    −95

    1515

    232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177

    80.5
    固态氮
    −210

    1083
    海波
    48
    固态氧
    −218

    1064

    0
    固态氢
    −259
    A. 熔点表中所有物质都是晶体
    B. 从表中可以确定水银的凝固点是−39℃
    C. 熔点低于0℃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或气态
    D. 铝的熔点为660℃,温度为660℃的铝应为液态
    13.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 )
    A. 水中筷子被“折断”
    B. 自行车尾灯格外亮
    C.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D. 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1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图中光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光屏一定位于60∼70cm刻度之间
    D. 光屏一定位于70∼90cm刻度之间
    15. 如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
    B. 水在4℃∼10℃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
    C. 水在任何时候都只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D. 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16.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人们常把飞机比做银燕,其实,飞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
    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57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上天,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造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
    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的泡沫铝,只有178kg,而1m3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2)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有哪些优点?
    (3)泡沫铝的密度为多少?有哪些优点?







    17.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







    18.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做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
    (3)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是______;
    (4)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__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9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4
    97
    98
    99
    99
    99
    99
    (5)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20. 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
    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以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
    (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
    (4)请你例举一个平面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事例:______ .







    21.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进行实验时,小明手边有焦距为48cm、10cm的两个凸透镜,他认为选用焦距为48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不合理,请你说出不合理的理由______;
    (3)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此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生活中的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然后小明用手挡住了上半部分透镜,此时光屏上会______。
    A.只留下蜡烛上半部分的像
    B.只留下蜡烛下半部分的像
    C.呈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变暗
    D.出现小明手的像
    22. 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桥隧全长55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根据提供信息回答:某型号小轿车油箱的容积是60升,所用的燃料是密度为0.71×103kg/m3的汽油。
    (1)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下,求该车最快多少分钟能跑完全程。
    (2)该车在港珠澳大桥行驶时百公里油耗为8升,求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质量。








    24. 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490g,体积为40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银的密度是10.5×103kg/m3,求
    (1)王冠的密度;
    (2)判断该王冠是否为纯金所制,说明理由。







    25. 小华家有一堆玉米,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玉米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玉米,测得桶中的玉米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玉米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玉米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当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所以纸片会跳动;
    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
    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
    由这些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解: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许多男生在青春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变慢,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音调会降低。
    故选:C。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4.【答案】C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朝露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
    D、滴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答案】B

    【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0.2k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6.【答案】C

    【解析】解: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主观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故A不正确;
    B、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是在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故B不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吸热,故D不正确。
    故选:C。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必须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蒸发是发生在物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是温度却保持不变;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此题考查了温度的概念及测量的必要性、蒸发与沸腾的区别、晶体熔化特点和升华的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A错误;
    B、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人的眼睛。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B错误;
    C、白浪河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建筑物反射的光线经水面反射成像,不是光从空气进入了水,故C错误;
    D、投影仪的幕布表面粗糙,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我们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字迹,此时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1)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有光线或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
    (3)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
    (4)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本题考查面镜的应用以及光的反射,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⑤.故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对光现象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9.【答案】B

    【解析】解:拿走近视眼镜后,凸透镜就相当于近视眼的晶状体了,像成在了视网膜(光屏)的前方,所以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将视网膜(光屏)靠近透镜。
    故选:B。
    在有眼镜时能成清晰的像,可看做是近视眼已矫正了,拿走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10.【答案】C

    【解析】解:
    A、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密度不随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此选项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同种物质,不同物体,密度可能相同。此选项错误;
    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此选项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熟知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密度的改变。

    11.【答案】A

    【解析】解:A、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
    B、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严禁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

    12.【答案】ABC

    【解析】解:A、有熔点的物质一定是晶体,因此熔点表中所有物质都是晶体,故A正确;
    B、因为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因此熔点表中各物质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水银的凝固点是−39℃,故B正确;
    C、熔点低于0℃的物质,因为常温的温度高于其熔点,所以在常温下呈现液态或气态,故C正确;
    D、铝的熔点为660℃,温度为660℃的铝可以处于液态,可以处于固态,也可以处于液固共存状态,故D错误。
    故选:ABC。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处于三种状态。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晶体的熔点与在熔点下出于何种状态是关键。

    13.【答案】AD

    【解析】解: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__光的折射。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自行车尾灯有很多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无论从哪个方向射来的光都能被沿原路反射回去,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激光引导掘进机前进,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水中筷子被“折断”、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2)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利用光的反射将射来的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进入自行车后面的汽车司机或摩托车司机眼中,就可以看清自行车,从而避免交通事故;
    (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进行分析,如激光引导掘进方向等。
    本题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一道综合题。

    14.【答案】AC

    【解析】解:此时物距u=3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一定位于60∼70cm刻度之间,生活中照相机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15.【答案】AD

    【解析】
    【分析】
    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根据图象找出4℃∼10℃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此类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公式运用要正确,单位要统一;二是注意物质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这是物质的属性。
    【解答】
    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水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是逐渐变大的,体积就是逐渐变小的,所以是热缩冷胀,
    在4℃∼10℃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是逐渐变小的,体积就是逐渐变大的,所以是热胀冷缩。
    故AD正确、BC错。
    故选AD。  
    16.【答案】解:(1)铝的密度较小,体积相同,质量较小,常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
    (2)铝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发生形变,当制成硬铝后,就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
    (3)ρ=mV=178kg1m3=0.178×103kg/m3。
    答:(1)因为铝的密度小,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故铝被人们誉为“会飞的金属”;
    (2)硬铝的优点是既保持了铝的密度小,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
    (3)泡沫铝的密度为0.178×103kg/m3
    优点: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等。

    【解析】相比铁铜等金属,铝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较小;
    但是铝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发生形变,硬铝就克服了这种缺点;
    知道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计算。
    本题考查学生对铝的密度的认识,会用密度计算公式分析问题,相比其他金属,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铝的质量较小。

    17.【答案】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本题还可以作出A点的像A′,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A,OS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即可。

    18.【答案】解:图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因此入射角是90∘−30∘=60∘;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如下图所示:


    【解析】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9.【答案】④②③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97℃2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解:(1)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放置酒精灯,然后调整石棉网,放置装水的烧杯,最后调试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与玻璃泡充分接触,不与容器底和侧壁接触,即④②③①;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7℃,故此时的水温是97℃;
    (4)沸腾时温度不变,故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连线,如图所示:
    (5)分析图象知,从2分钟开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由下往上调试,确保一次调整到位;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出示数,进而得出此时的水温;
    (4)沸腾时温度不变;根据描点法作图,然后连线;
    (5)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本题研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考查器材的调试、温度计使用、描点法作图、沸腾的特点等知识。

    20.【答案】bcad;看是实像还是虚像;10:51;对镜梳头发

    【解析】解:(1)因为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因此合理的顺序是: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蜡烛A和B以及玻璃板的位置;
    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
    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2)因为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所以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看是实像还是虚像.
    (3)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12:01”与“10:51”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10:51.
    (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我们每天对镜梳头发等.
    故答案为:(1)bcad;(2)看是实像还是虚像;(3)10:51;(4)对镜梳头发.
    (1)根据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再点燃蜡烛做实验.
    (2)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
    (3)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来举例.
    本题主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

    21.【答案】10.0选择焦距为48cm透镜的焦距过大,有可能出现光具座的端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不了物距或者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个要求,导致不易观察物体在凸透镜中的各种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左  变小  C

    【解析】解:(1)凸透镜的焦距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
    (2)因为实验室的光具座的长度约为1m,选择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才能方便观察物距大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小于焦距时的各种成像的规律;选择焦距为48cm透镜的焦距过大,则有可能出现光具座的端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不了物距或者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个要求,导致不易观察物体在凸透镜中的各种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3)从图乙知,物距为50.0cm−10.0cm=40.0cm,大于2倍焦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
    (4)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用手挡住了上半部分透镜,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半被挡住,但另一半光线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上半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故选C。
    故答案为:(1)10.0;(2)选择焦距为48cm透镜的焦距过大,有可能出现光具座的端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不了物距或者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个要求,导致不易观察物体在凸透镜中的各种物距下的成像情况;(3)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左;变小;(4)C。
    (1)凸透镜的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2)选用凸透镜的依据是光具座的标尺刻度范围,若透镜的焦距过大,则有可能出现光具座的端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满足不了物距或者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个要求,导致不易观察物体在凸透镜中的各种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3)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小于物距;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4)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本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焦距的测量、注意事项、成像规律等知识。

    22.【答案】水平  没有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52202.6×103  偏大

    【解析】解:(1)在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则小矿石的质量:m=50g+2g=52g;
    (3)如图丙,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mL,矿石和水的总质量:V2=40mL,矿石的体积:V=V2−V1=40mL−20mL=20mL=20cm3,
    根据公式ρ=mV得,矿石的密度:;
    (4)小军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水和小矿石的总体积减小,求出小矿石的体积偏小,小矿石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所以小矿石密度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没有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52;(3)20;2.6×103;(4)偏大。
    (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水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矿石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小矿石的体积相等;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4)分析小矿石测量体积的大小,再分析小矿石密度测量值大小。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质量测量、体积测量、密度测量值的偏大偏小分析等。

    23.【答案】解:(1)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下,该车最快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sv=55km100km/h=0.55h=33min;
    (2)该车在港珠澳大桥行驶时百公里油耗为8升,则该车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体积V=8L/100km×55km=4.4L=4.4×10−3m3,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该车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质量m=ρV=0.71×103kg/m3×4.4×10−3m3=3.124kg。
    答:(1)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下,该车最快33分钟能跑完全程;
    (2)该车在港珠澳大桥行驶时百公里油耗为8升,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质量为3.124kg。

    【解析】(1)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下,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t=sv得出该车最快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该车在港珠澳大桥行驶时百公里油耗为8升,据此得出该车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可得出该车跑完全程消耗的汽油质量。
    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和密度公式的有关计算问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公式、

    24.【答案】解:(1)王冠的密度为:
    ρ=mV=490g40cm3=12.25g/cm3=12.25×103kg/m3;
    (2)纯金的密度19.3×103kg/m3,而王冠的密度是12.25×103kg/m3,所以王冠不是纯金的。
    答:(1)王冠的密度是12.25×103kg/m3;
    (2)王冠不是纯金的。

    【解析】(1)知道王冠的体积和质量,再利用公式ρ=mV可求出其密度的大小。
    (2)比较王冠与金的密度可知王冠是否为纯金所制。
    此题中主要以故事为背景,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基本应用,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25.【答案】解:
    (1)由题知,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
    由ρ=mV可得桶的容积:

    (2)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玉米时,玉米的体积:

    则玉米的密度:
    ρ=mV=10kg0.009m3≈1.11×103kg/m3;
    (3)这堆玉米的总质量:

    答:(1)桶的容积是0.009m3;
    (2)玉米的密度是1.11×103kg/m3;
    (3)这堆玉米的总质量约为5t。

    【解析】(1)知道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根据V=mρ求出水的体积即为桶的容积;
    (2)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玉米时,玉米的体积和桶的容积相等,又知道其质量,根据ρ=mV求出玉米的密度;
    (3)根据m=ρV求出这堆玉米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空桶平平的装满一桶稻谷时稻谷的体积就等于装满水水的体积。

    相关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事例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下列所做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事例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下列所做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