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精品)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精品),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精品)(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 B.石灰水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2、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值,其中酸性最强的是物质A.酸奶B.鸡蛋清C.牙膏D.肥皂水pH范围(常温)4-57-88-910-11A.A B.B C.C D.D3、下列有关酸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变色B.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可帮助消化食物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性质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在空气中灼烧B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C除去水中的空气将水煮沸D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汽将气体通过浓硫酸A.A B.B C.C D.D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CO2(CO)——点燃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6、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扇子扇炉火提高煤的着火点B用糯米酿制米酒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C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CaO与水反应吸收热量D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活性炭能吸附所有杂质A.A B.B C.C D.D7、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变质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为氢气A.A B.B C.C D.D8、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 B.锌和稀硫酸 C.二氧化锰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水的pH_______ (填“>”“<”或“=”)7。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时,若先用水润湿试纸,测得结果比实际氢氧化钠溶液的pH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白羊峪长城旅游。(1)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回家后,小明发现衣物上有油污,于是他用洗洁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_作用。3、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2)农村一些家庭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实验室软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4)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方程式___________。(5)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S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化学式)表示:(1)硅元素___________;(2)两个铜离子________________;(3)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4)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___________;(5)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__________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气体是_________;(8)食品袋中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__。5、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B图中盛水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2)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A、B)_______。(3)A图中玻璃棒进行搅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 反应;向右盘烧杯中投入 6.4 g 金属镁的样品(样品有杂质且杂质不含镁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 充分反应后天平再次平衡,则该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ω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2、向盛有10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6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66.7g。(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希溪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份含氧化铜的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也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于是她决定研究其成分质量各是多少进行如图实验。她向样品中先加入100g14.7%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8g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ag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又得到滤液。(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根据知条件列出求解10g样品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3)a的质量是______。(4)向最终所得的滤液中加入88g水,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5)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6)若将20t上述样品完全反应,能得到含杂质的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4、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 35%~48%),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1)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密度为1g•mL﹣1)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20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100g,判断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写出计算过程)5、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2 g石灰石样品开展实验探究,并精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该石灰石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当盐酸和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7、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____。(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8、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0.01%)。9、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20g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40g。(1)如图中a、b、c三溶液能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是______溶液,b溶液中微粒有 (写微粒符号)。(2)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下同)(3)求c点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木炭;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实验与结论)请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再设计两种方法来证明小明的猜想。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2、 “自热食品”是近年来食品界的网红,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组成,使用方法如图,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氢氧化铝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溶于NaOH溶液。(成分探究)(1)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_作用。(2)小吴同学取出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用磁铁靠近其中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3)小吴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样品A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B滴入酚酞试液,现象1是滤液变_____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向另一部分滤液B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C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______。②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由生成白色沉淀G可证明发热包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原理探究)(4)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查阅资料)研究发现,在保温阶段发热包“发热”的原理实际上是发生原电池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拓展活动)(5)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1)将适量NaOH固体放入刚停止沸腾的水中,观察到水重新沸腾,说明NaOH固体溶解时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取(1)中的溶液连入图1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液具有导电性,NaOH以_____(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3)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颜色刚好_____时,稀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4)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将H2O和NaOH溶液同时全部注入集气瓶中,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_____,说明CO2和NaOH可以发生反应。(5)探究NaOH溶液和FeSO4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1)该同学将NaOH溶液滴入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短时间内即变为红褐色。(查阅资料)FeSO4+2NaOH═Na2SO4+Fe(OH)2↓(白色);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提出问题)如何使白色沉淀长时间存在?(进行实验2)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观察到白色沉淀存在时间较长。(交流反思1)装置中煤油的作用是_____。(发现问题)上述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进行实验3)分析原因后,再次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打开止水夹K1、K2;一段时间后,关闭K1,具支试管B中出现白色沉淀,待液面稳定后关闭K2,所得白色沉淀能保持更长时间。(交流反思2)①具支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H2的作用有:a.排出装置中溶液上方的空气;b._____;c.将A中溶液压入B中。(归纳总结)NaOH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显碱性,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和盐等物质发生反应。4、某同学看到“制镁企业的消防器材不能使用灭火器”的说法,不知是否属实,于是和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Ⅰ、二氧化碳的制备分析:因实验室暂时缺少大理石,于是小组同学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择了两种来制取二氧化碳,他们选择的是______。A、碳酸钠固体 B、木炭 C、氯化钠固体 D、稀硫酸实验:小组同学根据所选试制,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制取了所需的二氧化碳。他们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写仪器接口的顺序)。探究Ⅱ、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的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结论:镁在二氧化碳中确实可以燃烧,“制镁企业的消防器材不能使用灭火器”的说法是正确的。(提出问题)镁与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作出猜想)小组同学根据元素守恒,判断白色固体是,黑色固体可能有种情况:(1)属于单质 (2)属于化合物(查阅资料)(1),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2)(3)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______黑色固体不是②取步骤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___白色固体是结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金属镁着火时,可以采用灭火方法是______。(填字母)A、用水浇灭 B、用CO2灭火 C、用沙子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