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精编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精编,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精编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 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 |
B |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 试管中CH4不纯 |
C | 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 无气体产生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变质 |
D |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 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
A.A B.B C.C D.D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CO2(CO)——点燃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
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3、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A.①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②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质量
C.③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D.④图中纵坐标可表示溶液质量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则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5、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 B.锌和稀硫酸 C.二氧化锰和水 D.石灰石和稀盐酸
6、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D.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
7、下列图象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
A.稀释NaOH溶液 B.镁在空气中燃烧
C.铁加入稀盐酸中 D.氧气的溶解度
8、下列关于酸或碱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铁架台除锈用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B.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
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变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应用和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图甲装置用来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滴管,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甲中,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图乙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b点所示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色
B.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比d点多
D.一段时间后,溶液pH会变为0
(4)图丙中,图像说明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下列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液体及物质的化学式。
现象 序号 | ①a处液面降低 | ②b处液面降低 |
液体 | ________ | ________ |
物质 | ________ | ________ |
3、某校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色。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_________(用化方程式表示)。
4、碱的通性
(1)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_。
(2)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__。
(3)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如:___________。
(4)酸+碱 → 盐+水;如:___________。
(5)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如:____________。
5、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 反应的现象 |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 ________ | _________ |
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________ | _________ |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
2、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和配制过氧乙酸不宜使用__(填“铁”“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
(2)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可得到过氧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X,则X的化学式为__。
(3)用质量分数为4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80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浸泡消毒,需要取水__mL(水的密度为1g/mL)。
3、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 | 硫酸溶液质量 | 洗涤后溶液的pH |
① | 30g | 110g | pH<7 |
② | 40g | 110g | pH=7 |
③ | 50g | 110g | pH>7 |
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进行计算。
(2)请计算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31.4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通过计算求出烧杯中溶液恰好是中性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5、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废水pH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列式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A点所得的溶液过滤,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该硫酸厂用熟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该工厂每消耗1吨熟石灰可以得到0.8吨硫酸钙,下表为处理废水的各项生产成本及产品的价格:
项目 | 单价(元/吨) |
熟石灰 | 400 |
硫酸钙 | 600 |
辅助费用(每吨) | 500 |
分析,如果该工厂每天要处理含硫酸9.8吨废水,是倒贴钱还是赚钱?___________,倒贴(或赚)了___________元。
6、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签如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6片。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
7、小明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称取10g赤铁矿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92.5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2.5g。试计算:
(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8、希溪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份含氧化铜的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也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于是她决定研究其成分质量各是多少进行如图实验。她向样品中先加入100g14.7%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8g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ag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又得到滤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知条件列出求解10g样品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3)a的质量是______。
(4)向最终所得的滤液中加入88g水,则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5)用98%的浓硫酸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
(6)若将20t上述样品完全反应,能得到含杂质的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
9、向10 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12+2NaOH=Mg(OH)2↓+2NaC1,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 溶液变红 | 溶液显酸性(含有H+) |
乙同学 |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锌粒 | 现象: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
丙同学 |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石灰石 | 现象: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三),
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
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____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②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 |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上图(图四)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3、在学习“酸和碱”后,小芳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
(提出疑问1)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实验)小芳同学将点燃的硫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提出疑问2)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
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小芳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的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你认为以下试剂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4、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 pH_____7(填“>”、“=”或“<”)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 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向稀硫酸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 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考试卷(精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试卷精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中复习试卷精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